APP下载

中国鹅的特征特性及养殖场的设施建设

2017-12-18曲庆海于国堂吉林省农安县动物检疫站吉林长春1302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7年9期
关键词:雏鹅运动场围栏

●曲庆海 于国堂(吉林省农安县动物检疫站 吉林 长春 130200)

●郭文场 蔡 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中国鹅的特征特性及养殖场的设施建设

●曲庆海 于国堂(吉林省农安县动物检疫站 吉林 长春 130200)

●郭文场 蔡 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鹅是草食水禽。饲养家鹅具有耗粮少、投入低、周期短、市场大、综合开发能力强、产品优质、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也是广大农民勤劳致富的传统养殖项目,从而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的重视,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规模孵化、规模养殖、规模加工以及适合现代化企业经营的“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养鹅业的发展。广东省清远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州塔城地区额敏县、江西省赣州地区兴国县、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湖南省武岗市、浙江省江山市、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什花道乡等分别被命名为“中国乌鬃鹅之乡、“中国飞鹅之乡、“中国灰鹅之乡”、“中国豁鹅之乡”、“中国铜鹅之乡”、“中国白鹅之乡”、“中国白鹅之乡”、“中国白鹅之乡”、“中国养鹅之乡”等称号。其中“中国白鹅之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在全县范围内选好户,饲养“绿色大鹅”,并在政策、资金、技术上扶持基地,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在省里的支持下,依安县还组织成立了集大鹅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年加工能力达150万只,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得“绿色大鹅”加工步入了生产系列化、品种多样化的良性发展轨道。而“中国铜鹅之乡”湖南省武岗县饲养的铜鹅以肉嫩、香脆闻名于世。其卤制品远销深圳、北京、香港、澳门等地。武岗铜鹅早在清嘉靖年间就被誉为“世之名鹅”,列为贡品。1990年以来,铜鹅先后被列入国家农业部“丰收计划”、湖南省科委“星火计划”、湖南省外经委“铜鹅”基地县。另外,“中国白鹅之乡”四川省南溪县的四川白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选育,经过20多年的选育和产业化开发,南溪四川白鹅基本形成了从资源保护、规模养殖到集约加工一条龙产业发展链条,成为南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托起了全县农民增收的大梁。2005年,南溪县发展种鹅37.5万只,出栏商品鹅700万只,实现白鹅现价 1.75亿元,占该县畜牧业总产值的28.5%。

据联合国粮油组织(FAO)统计数据,中国2005年鹅存栏量26781.9万只,屠宰量543160只,鹅肉产量21725万吨,鹅的存栏量、屠宰量、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几年来,全国年出栏商品鹅6亿只左右,吃鹅的习惯也由南向北扩展,鹅的多种加工产品在东北地区餐馆已成为新宠。

据考古研究,中国家鹅驯养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6 000年以前。从春秋战国的《管子》、《周礼》到西汉的《礼记》、《盐铁论》(有“今富者春鹅秋雏”的论述)、《隋书.经籍志》、《齐民要术》,再到明朝的《本草纲目》,直至清朝的《三农记》等都有养鹅、食鹅、用鹅的文字记载。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中国已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家鹅品种。河南省安阳市出土了3种玉鹅,说明鹅在商代已驯养成功。鹅是从野雁驯化而来的,在先秦古籍中鹅被称作“舒雁”。《尔雅·释鸟》:“野曰雁,家曰鹅。”“鹅”字首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宋公子与华氏战于赭丘,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

1 特征和性能

1.1 特征

鹅属于卵生动物,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全靠受精卵所含的蛋黄作为营养。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用种蛋进行人工孵化。鹅全身被覆羽毛,耐寒性强,无汗腺,耐热性差,在夏季饲养过程中,注意舍内通风降温,并确保水上运动场位置充足;无飞翔能力(除伊犁鹅),骨细易伤,无齿和嗉囊。

1.2 特性

鹅喜水怕湿、怕潮;趾上有蹼,体内具有气囊,气囊内充满气体,在水上轻浮如梭,并在水中浮游、觅食、嬉戏、求偶和交配。但是鹅喜欢干燥。人们常说“养鹅无巧,窝干食饱”。鹅为草食性禽类,除莎草科苔草属及有毒、有特殊气味的青草外,均可采食。尤喜食嫩青草,如稗、甜玉米秸等。因此,人们又常说“养鹅要青”,“青草换肥鹅”。合群性,喜群居,如有个别离群独处,群鹅则会高声“呱呱”鸣叫,孤鹅便会循声归群。这种合群性使鹅适于大群放牧饲养和圈养。因此,饲养时要保持群体的相对稳定,不要频繁调整群体,以免扰乱原有的等级序列,影响鹅群生产性能的发挥。耐寒、怕热,在0℃左右条件下,仍能在水中活动,在10℃条件下,可保持较高的产蛋率。敏感性:性急,胆小,容易受到惊扰而互相挤压践踏,应保持鹅群安静,防止其他动物进入舍内,避免突发性声音或突然的光照刺激。生活节律性: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每天的活动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因此,不要随意改变。夜间产蛋,这一特性为种鹅的白天放牧提供了方便。种鹅舍内一定要配备充足的产蛋窝位,勤换垫草,以便种母鹅产蛋。

2 场址选择、建筑和生产设备

2.1 选址

场址宜选在高且干燥的地方,不宜选在低洼湿地,远离沼泽地带。要求向阳避风,确保地区小气候状况相对稳定。地面平坦,但稍有坡度,以利排水,防止积水和泥泞。陆上运动场连接水面运动场的地面应有超过25°的坡度,并自然倾斜深入池塘,方便鹅在陆地和水面自由活动。

2.1.1 地形 开阔整齐,便于场内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场地阳光充足,棚舍坐北朝南,开放的一面方向朝南或南偏东一些。棚舍四周植树。

2.1.2 土壤 沙壤,以便雨水迅速下渗,不积水,保证多雨季节不出现潮湿和泥泞。

2.1.3 鹅场 建筑在河流、沟渠、水塘和湖泊边上,同时,在场内合适的地方设置地下水蓄水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取用方便,设备投资少,处理技术简单易行。

2.1.4 交通 场区距离主要公路在1 000m以上,同时,修筑专用道路应与主要公路连接。靠近输电线路,要求电力安装方便,保证24小时电力供应,必要时自备发电机,以保证电力供应。

2.1.5 场区 位置选择在距离居民点1 000m以上的下风处,绝不能选在化工厂、屠宰场、制革厂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附近。地势低于居民点,远离居民点污水排出口。为了保证青绿饲料的供应或足够的放牧草地,鹅场的建设地必须有广阔的草场,应注意分区放牧,或改放牧为刈割饲喂,对缺乏天然草地的养鹅场需人工种植牧草。

2.1.6 布局 一个完整的规模化鹅场,包括下列区划:

2.1.6.1 生活区 包括职工宿舍、食堂及其他生活服务设施和场所等。

2.1.6.2 行政区 包括办公室、资料室、会议室和门卫值班室、供电发电室等。

2.1.6.3 生产区 包括鹅舍、育雏舍、育成舍、产蛋舍、蛋库、孵化室、饲料库、更衣室(洗澡间和消毒间)等。

2.1.6.4 粪污处理区 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病死鹅焚烧炉和粪污处理池等。

2.2 建筑

不同的鹅场应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使用年限选择不同材料来建筑棚舍,可用竹、木结构或水泥结构,也可用砖瓦顶或砖墙水泥瓦顶结构。无论何种棚舍,建筑时一定要做到冬暖夏凉、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干燥防潮和经济耐用。

2.2.1 育雏舍 用于饲养30日龄以内的雏鹅。以保暖、干燥、通风但无邪风为原则。每栋育雏舍以容纳500~1000只雏鹅为宜。舍内利用活动隔离栅栏分隔成几个圈栏,每个围栏面积12~14m2,可容纳雏鹅100只。育雏舍地面用沙土或黏土铺平夯实,也可用方砖铺地或铺上水泥地面。舍内地面应比舍外地面高20~30cm,以保持舍内干燥。育雏舍应有一定的采光面积,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为1:10~15,栏高2m。由于10日龄以上的雏鹅在夏季天晴时可在舍外活动,所以舍外应设陆地运动场,场地宜平坦且向外倾斜。运动场长度与育雏舍等长,宽3~6m。运动场外紧接水池,池底不宜太深,且有一定的坡度,便于雏鹅在运动场及水池间自由活动。

2.2.2 育肥舍 用于饲养5~10周龄的肉用仔鹅。在气候较温暖的地区和季节,可利用普通旧房舍或用竹、木搭成能遮风、避雨的简易棚舍即可。用毛竹做立柱、横梁,上盖石棉瓦或水泥瓦。朝向东南,前高后低,为敞棚单坡式,前檐高2m,后檐高0.5m。规模化的肉用仔鹅生产多采用完全舍饲的方式,分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

按育肥舍的跨度大小设单列式或双列式。用竹条围成栅栏,围栏高0.6m,每列再隔出若干小栏,每小栏面积15m2,可容纳育肥鹅70~90只。采用网上平养时,棚架离地面0.6~0.7m。竹围栏外南北两面分设高 15cm、宽 20cm的水槽和高 25cm、上宽30cm、下宽25cm的料槽。双列式围栏应在两列间留出通道,料槽则在通道两边。育肥舍的窗户可小些,采光系数为1:15。

2.2.3 育成舍 用于饲养5~30周龄的后备种鹅。每栋育成舍以容纳后备种鹅 500~1 000只为宜。舍外设陆地运动场(兼作喂料场),面积是育成舍的1.5~2倍,坡度为20~30°。陆地运动场与水上运动场直接相连,水上运动场可利用天然无污染水域,也可建造人工水池,水上运动场面积为育成舍的1.5~2倍,水深1~1.5m。陆地运动场与水上运动场周围需有围栏或围网,围高1m。

2.2.4 种鹅舍 以饲养500~800只种鹅为宜。舍檐高1.8~2m。南面设窗,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为1:10~15。舍内地面为砖、水泥或三合土地,舍内地面应比舍外地面高15~20cm,以保持舍内干燥。舍内一角设产蛋间,产蛋间用60高竹围围成,地面铺以厚的柔软稻草。竹围上有2~3个门,供母鹅进出产蛋之用。舍外四周围上铅丝网,以防敌害如鼠等偷蛋或造成惊扰。种鹅舍周围种树遮阳,或在运动场上方以遮阳网搭建凉棚。

2.3 生产设备

2.3.1 自温育雏设备 有自温育雏箩筐和自温育雏栏。

2.3.1.1 自温育雏箩筐 分两层套筐和单层竹筐两种。两层套筐是由竹片编织而成的筐盖,小筐和大筐拼合而成。筐盖直径60cm、高20cm,做保温和喂料用。大筐直径50~55cm、高40~43cm,小筐直径18~20cm,套在大筐之内作为上层。大、小筐底铺垫草,筐壁周围用草纸或棉布保温。每层可容纳雏鹅10只左右,以后随着日龄增长而酌情减少只数。另一种是用单层竹筐,筐底和四周垫草保温,上面覆盖其他保温物,在筐内育雏。由于需要在喂料前后提取雏鹅出入和进行清洁,此法工作较繁琐。

2.3.1.2 自温育雏栏 在育雏舍内用50cm高的竹片编成可挡风的若干小栏,每个小栏容纳雏鹅100只,以后随着日龄增长而酌情扩大围栏面积。围栏内铺垫草,围栏上架以竹条,盖上覆盖物保温。此法较筐内育雏方便。

2.3.2 给温育雏设备 多采用火炉和电力发热给温,有电热育雏伞、煤炉、散热器(暖气片)、红外灯和灯泡等。适用于寒冷季节规模化育雏。

2.3.3 料槽和饮水器 其规格和形式要因地制宜。既可购置专用料槽、饮水器,也可用木盆、瓦盆或水泥槽代替。

2.3.4 软竹围和围栏 软竹围可圈围1月龄以下的雏鹅。竹围高40~60cm,圈围时,用竹夹紧固定。1月龄以上的鹅改用围栏,围栏高60cm,长度依需要而定。

2.3.5 垫料 要求干燥、吸水性好且无灰尘及霉菌,可用稻草、锯木屑和秸秆,也可用玉米芯或碎报纸。

2.3.6 产蛋巢 采用开放式产蛋巢,即在鹅舍一角,用围栏隔开,地上铺以垫草,让母鹅自由产蛋。

2.3.7 孵蛋巢 用于种鹅生产中,有两种。一种为高型孵巢,上径40~43cm、下径20~25cm、高40cm,适用于中小型品种鹅。另一种为低型孵巢,上、下径均为50~55cm,高30~35cm,适用于大型品种鹅。每100只母鹅备有25~35个孵巢。孵巢内围和底部用稻草和麦秸作垫物。在孵化舍内将若干个孵巢连接排列一起,用砖和木板或竹条垫高,距离地面7~10cm,并加以固定,防止翻倒。每个孵巢间用竹片编成隔围隔开,避免抱巢母鹅互相干扰。孵巢排列方式视孵化舍的形状、大小而定,力求充分利用,操作方便。

2.3.8 运输笼 铁笼或竹笼均可,每只笼可容纳雏鹅8~10只。笼顶开一小盖,盖的直径为35cm,笼的直径为75cm,高40cm。

猜你喜欢

雏鹅运动场围栏
TBS围栏灭鼠技术
大美运动场
雏鹅痛风“三步五防”更有效
围栏
动物园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
洗澡围栏
家有运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