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诗歌儒释道思想阐微
2017-12-18郝苏彤
郝苏彤,倪 超
(1.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武汉 430074;2.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北京 100872)
王阳明诗歌儒释道思想阐微
郝苏彤1,倪 超2
(1.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武汉 430074;2.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北京 100872)
王阳明兼具哲学家和诗人的双重气质。其诗歌以“龙场悟道”为界分为两个时期,蕴含着丰富的儒、释、道三教思想。阳明诗歌中的儒家思想主要体现为重视内在的道德修养,强调“以诗为教”来承续儒家的诗学传统;著名的“四句教”中又融汇了禅宗心法,透露出禅思的智慧;阳明诗歌中也充满对道教仙境的迷恋,更多流溢的是诗人对洒脱自在的道家情怀的向往,其“龙场悟道”“吏隐”等人生经历也与道家情思渊源颇深。王阳明诗歌中的三教思想相互交融,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教思想;阳明诗歌;安邦治国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山人、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谥文成。祖籍浙江余姚,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精妙充盈的心灵世界,使他兼具哲学家和诗人的双重气质。他超脱非凡的文思才情和惊艳绝伦的诗作能力,更是为其军、政、文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故而明代穆敬甫有赞:“王公功业学术振耀千古,故不必论其诗,而诗亦秀拔不可掩。”[1]清代纪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2]相较于对阳明语录、书信中之哲学思想的关注而言,目前学界对王阳明诗歌的研究显得相对滞后。
那么,从诗歌入手来研究王阳明思想有何独特性和作用呢?
首先,诗歌这种体裁相对于其他文体更能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便于读者从中体会诗人人生经历和哲学思考的心路历程。诗言志,诗歌往往是诗人内心最幽微真切的情思的抒发,通过诗歌能够更真切地体会到阳明的真情实意。其次,在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中,除却事功方面,革新教育、传习圣学是他所坚守的传道方式,而在面对不同人群的教学中,运用诗歌来辅助“致良知”之教,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是他弘扬心学的重要途径。
关于阳明诗歌及其散佚诗汇编收辑的情况,本文以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王阳明全集》及学界近年辑录为据,共计约663首。其中已经编年的有《王阳明全集》卷十九外集一、卷二十外集二收录的诗歌560首,未经编年的有卷二十九续编四收录的38首、卷三十二补录收录的11首以及卷三十三年谱一收录的阳明少时诗作2首。此即阳明高足钱德洪《王文成公全书》所收录之600首及今人补录之11首。华建新在《王阳明诗歌研究》一书中谈到近年来学者所辑录阳明散佚诗歌52首:即梁颂成之《王守仁在常德的诗歌创作》从地方文献中辑出的散佚诗3首、钱明在《王阳明散佚诗汇编及考释》文中汇集的33首、吴艳玲在《一代心学大师的思想起点和精神归宿——解读〈王阳明全集〉失收诗二首》文中从地方文献新辑出的散佚诗1首、钱明在《新收集的十六篇王阳明佚诗文考释》中汇集的散佚诗10首,以及计文渊在《吉光片羽弥足珍——新发现王阳明诗文墨迹十种》一文中汇集的散佚诗5首。此外另有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所藏孤本《阳明先生诗录》等,亦是研究阳明诗歌的珍贵史料[3]。
在本文中,笔者以王阳明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蕴含的儒、释、道三教思想及其关系做一研究。
一、王阳明诗歌的前后分期
关于王阳明思想历程分期的论述,学界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钱德洪在《刻文录叙说》中所述:“先生之学凡三变,其为教也亦三变:少之时,驰骋于词章;已而出入二氏;继乃居夷处困,豁然有得于圣贤之旨,是三变而至道也。居贵阳时,首与学者为‘知行合一’之说;自滁阳后,多教学者静坐;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是教亦三变也。”[4]其说视自“知行合一”到“静坐”再到“致良知”为一脉。另一说是黄宗羲《明儒学案》所载:“……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后,又有此三变也。”[5]在本文中,笔者将沿前人思路,以钱德洪《年谱》、湛若水《阳明先生墓志铭》和黄绾《阳明先生行状》为依据,对阳明诗歌思想做一前后分期。
阳明诗歌的前期当自成化十八年(1482)至正德三年(1508)初,即诗人11岁至37岁这段时期。阳明诗名早成,11岁时就以《金山寺诗》和《蔽月山房》两首为人所称颂。弘治十二年(1499),王阳明登进士第,观政工部。在京师交谊复古派文人的经历,激发了阳明诗歌创作的激情和对诗歌创作技巧的把握。弘治十五年(1502)八月,阳明告病归越,筑室会稽山阳明洞研习道术。之后又再次振起儒家入世精神,于弘治十七年(1504)秋奉命主考山东乡试,不久改授兵部武选司主事。武宗正德元年(1506),阳明因上疏罹祸,被下锦衣狱,随后赴谪贵州龙场。此阶段阳明所作诗歌共计约154首,分别是五古四十、七古二、五律十六、七律四十五、五绝十二、七绝二十六、其他十三[6]。这一时期阳明的诗歌主要有三个特点:首先,在创作题材方面,王诗除了唱酬赠答、题咏山水等贯穿其一生创作的题材外,还多有表现壮志难酬时惆怅、焦灼与激愤等的作品以及反映牢狱生活的诗歌。比如在主试山东时所作的《登泰山五首》,集中反映了诗人“我才不救时,匡扶志空大”的惆怅与焦灼。阳明在狱中所作的《狱中诗十四首》,也体现出“幽室烟烟生,不寐知夜永”的幽恨。其次,在写作技巧方面,阳明此阶段多有刻意求奇之作。例如《化城寺六首》(其三)和《游牛峰寺四首》(其一)中的“月明猿听偈,风静鹤参禅”“猛虎踞崖如出押,断璃蟠顶讶悬钟”及“香细云岚杂,窗高峰影遮”等句,尽显阳明在奇险意象选择上的别出心裁,但也不免有刻意求奇而缺欠稳妥之病。再次,从抒发情感方面而言,阳明致力于在物象的点染中表现主观心性与情感,读之无不使人觉得处处有灵窍。综上可见,王诗前期整体的艺术风格以奔放、豪迈为主,想象丰富奇特且变幻莫测,言辞蕴含理趣而又诗意灵动,流露出千里奔腾的浩然气势,自有浓烈的主观抒情色彩贯穿其间。
阳明后期诗歌创作于正德三年(1508)春至明嘉靖七年(1528)十月,即诗人37岁至57岁之间。正德三年(1508)三月,王阳明历经磨难抵达贵州龙场。正德五年(1510)初,王阳明离开贵州。同年三月,升任庐陵县知县。八月刘瑾伏诛,王阳明被提升为京官。十一月,他入京馆于大兴隆寺,与黄绾结识为友,又和湛若水终日共学。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平叛宁王之乱,却被张忠、许泰恣意诬陷,无奈退避九华山。此阶段诗歌共计约476首,分别是五古六十、七古五、五律四十六、七律二百六十五、五绝十一、七绝五十四、其他三十五[6]。这一时期的阳明诗歌与前期的区别主要有四点:一是选作题材方面,王诗此阶段的描写重点转移到了对清新质朴的田园诗、反映哲学思想的理趣诗和注重反映时事政治、民生疾苦等的主题描写上来。如《村南》之“田翁开野教新犊,溪女分流浴种蚕”及《观稼》中的“即是参赞功,毋为轻稼穑”。二是文才诗艺方面,此阶段阳明诗歌已摆脱了前期刻意求工求奇的痕迹,哲学思想的成熟催生了诗句辞藻间的烂漫与天然之情,阳明诗歌的创作由此进入了越发自由自得的境界。恰如《诸生来》中“月榭坐鸣琴,云窗卧披卷”与《诸生夜坐》之“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三是创作风格方面,王诗兼具豪放与平淡之情,出入自如,不落窠臼,想象奇特且充满着真情实感,如《龙潭夜坐》之“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与《杖锡道中用张宪使韵》中之“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四是阳明重视在物象的点染中表现主观心性与情感之特点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充分显现了阳明诗歌或洒落、或豪放、或秀逸的独特所在。如《观稼》一首中,阳明由田蚕农事中提炼出“物理既可玩,化机还默识”的事理之句等。
二、阳明诗歌中的儒家思想
据笔者统计,在本文作为研究底本的663首阳明诗歌及其散佚诗中,集中体现出儒家思想的诗作有近330首,约占51%。
王阳明诗歌中的儒家思想,主要体现在重视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强调“以诗为教”来承续儒家诗学传统。王阳明成圣道路上由外在“穷理”向内在“致良知”的转变,落实在对诗歌创作本体论的影响上,便是非常重视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王阳明认为,只有内心有着深厚的道德修养工夫,写出的诗文才能呈现平和的风格——这种内在要求实际上是对儒家诗学所提倡的“中和之美”的诗歌风格的延续,又同时道出了创作主体的内在道德修养在诗歌创作中的决定作用,同时触及到了诗歌创作中的主体内涵和重要地位。
除了重视创作主体内在的道德修养之外,王阳明还在诗歌的功能上继承了儒家的诗学传统,强调并切身践行了“以诗为教”的观点。儒家诗学将《诗经》设为六经之一,正是鉴于诗歌艺术潜移默化的社会教化作用。《论语》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正是对此的揭示。《毛诗序》则更强调诗的政治教化功用:“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后世儒家的文论也主要强调文学的“经世致用”功能。与之相应,儒家一向重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故诗教、乐教都为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接受了儒家这种诗学教化的传统,并自觉地在明道讲学、往来应酬等活动中切身践行。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说道:“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以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4]王阳明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应引导他们吟咏诗歌,通过沉潜经典,吟唱诗歌,运用这种形象化、沉浸式、活泼泼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经典的含义。由此,进一步培养学生“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意识,塑造学生的道德人格。王阳明这种“以诗为教”的思想正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于彼时教育问题的一个现实运用。
除此之外,王阳明以“致良知”为心法,贯通到他的整个教育教学中来,这在他的诗歌中也有所体现。他说:“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握手临歧更何语?殷勤莫愧别离筵!”(《别诸生》)可见,王阳明的这套学问是从浅近处讲起,不离人伦日用,以“良知”为统摄,上贯天道,下接人事,具有本体和工夫的意义。从道德本体的维度而言,“良知”作为一种道德本体和道德价值,古今贯通,并不因为时间、空间乃至个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所谓“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之一)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工夫而言,从“致良知”入手,反身自省,破除烦恼,在事上磨练,简易而有效果,所谓“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之二)
王阳明秉持了《周易》中“崇德而广业”的精神,这使得他一生的轨迹也不同于之前的儒家学者。对此,他在自己的诗作中亦有所表露:“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月夜》之二)可见,在阳明心中,对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追求和愿望十分强烈,即使像朱熹、郑玄这样的大学者在他心中也尚未能达登峰造极之境。
在传统儒家的观念中,能够实现人生三不朽是士人所追求的目标和境界,王阳明表现得尤其明显。一方面,与历代许多优秀的儒家士君子相同,王阳明以自我德行完善为目标,以成圣成贤为志向,经历各种磨难和打击,仍然能够挺立起道德的主体性,临危不惧,泰然处之,在困境面前岿然不动,保持乐观的心态。据记载,王阳明因救官员戴铣而上书朝廷,得罪了宦官刘瑾,从而被牵连下狱,廷杖三十。在狱中,他写下了不少诗歌佳作[7]。比如,“囚居亦何事,省愆惧安饱。瞑坐玩羲易,洗心见微奥。乃知先天翁,画画有至教。包蒙戒为寇,童牿事宜早;蹇蹇匪为节,虩虩未违道。《遁》四获我心,《蛊》上庸自保。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读易》)通过读易,王阳明获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这正是他后来不断战胜各种磨难,取得事业上成功的重要精神资源。当他被贬贵州龙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却能聊以自慰,苦中寻乐:“我闻莞尔笑,周虑愧尔言。上古处巢窟,抔饮皆污樽。互极阳内伏,古穴多冬暄。豹隐文始泽,龙蛰身乃存。岂无数尽榱,轻裘吾不温。邈矣箪瓢子,此心期与论。”(《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之三)这正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孔颜之乐”,这种“乐”并不因外在环境、个人遭遇的好坏而有所改变,这是一种源于对儒家圣贤境界的通达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精神境界。
另一方面,与历代很多儒家知识分子不同的是,王阳明不仅“崇文”,而且“尚武”。这种“尚武”的精神使得王阳明对于安定社会、建立军功有着极大的兴趣。而这也在他的诗歌中有所体现。据记载,王阳明在15岁独自一人考察居庸关返回北京的夜里,梦见自己拜谒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庙,并为此赋诗一首:“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4]可见,汲汲于“事功”正是王阳明毕生的追求。而正因为如此,王阳明一生在平定叛乱、剿灭匪患、稳定社会等方面树立了卓越的功勋。当王阳明接受朝廷派遣,历经千山万水来到江西庐陵时,一股豪情壮志在胸中涌动:“万死投荒不拟回,生还且复荷栽培。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身可益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正愁不是中流砥,千尺狂澜岂易摧!”(《游瑞华》之二)可见,尽管王阳明遭受了“百死千难”的打击,但这并不影响他保有这种安邦定国、兼济天下的志向。
三、阳明诗歌中的佛教思想
据笔者统计,在本文作为研究底本的663首阳明诗歌及其散佚诗中,集中体现出佛教思想的诗作有近118首,约占19%。
众所周知,阳明心学与禅宗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历来学者对此都有论及。日本学者忽滑谷快天曾高度评价:“王守仁之学是孔门大乘,说心外无物,彻顶彻底,一元能贯通。当时禅者皆杂学,西来之一枝遂坠地矣。然而王氏之子,却得达摩之真意,可谓伟也。”[8]陈荣捷也敏锐地指出阳明深受禅宗影响,“每用禅语,又引禅口故事”甚至“又用禅家方术”,此则为宋代理学家所未曾有[9]。这种紧密的联系也同样体现在王阳明的诗歌创作中,现存王阳明全部诗作之内容与佛教直接相关者即逾80首,又涉及寺庙逾20座。其间禅学韵味浓厚而深远,透露出禅思的智慧。
王阳明在龙场贬谪期间,不但阅读佛经,而且与僧人的交往日渐频繁,在“居夷诗”中就有不少反映他与僧侣来往的诗文[10]。如“渌水西头泗洲寺,经过转眼又三年。老僧熟认直呼姓,笑我清癯只似前。每有客来看宿处,诗留佛壁作灯传。开轩扫榻还相慰,惭愧维摩世外缘。”(《泗州寺》)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于佛教的态度是比较亲近的,无疑,通过与佛教僧人的接触以及自身学习佛法,他吸取了佛教里面不少思想资源。王阳明认为,通过静坐来修习“定”的工夫,能够克服内心的浮躁和妄动。他说:“雨霁僧堂钟磬清,春溪月色特分明。沙边宿鹭寒无影,洞口流云夜有声。静后始知群动妄,闲来还觉道心惊。问津久已惭沮溺,归向东皋学耦耕。”(《霁夜》)同时,王阳明的诗歌中有不少禅机,这在他与师友、学生往来唱和的诗作中有所体现。如“岩头有石人,为我下嶙峋。脚踏破履五十两,身披旧衲四十斤。任重致远香象力,餐霜坐雪金刚身。夜寒双虎与温足,雨后秃龙来伴宿。手握顽砖镜未光,舌底流泉梅未熟。夜来拾得遇寒山,翠竹黄花好共看。同来问我安心法,还解将心与汝安。”(《无题》)这里,王阳明引用了“香象”“金刚”“顽砖”等佛教用语,并化用了寒山、拾得的典故,以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禅学思想。
王阳明悟道后,开示弟子的诗歌很多都表现出了禅宗思想,甚至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钱德洪录》)中的“绝对心”亦与禅宗有所关联。禅宗是教外别传的宗派,佛法的要义则包含在禅学里,而禅学的要义即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句。禅宗认为心就是禅体。换言之,心的本体境界就是禅。无论是参、是悟、是证,始终不离一个“绝对心”。“绝对心”是超认识存在的,不能以分别心去把握,也无法用文字加以形容。只有实参与亲验才能够亲识本心、自见本性。《坛经·行由品第一》有载:“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11]此句意为菩提自性是人人所原有的智慧觉性,本自清净。因众生一念不觉,缘虑望境,沾染尘垢,遂致蒙蔽觉性,妄执分别,因而不见自性的本来面目,不能证得如来智慧德性。由此可见,众生与佛的不同只在一心:心若背觉合尘即是众生,心若背尘合觉即是佛。王阳明融会了神秀和慧能的禅宗心法,其意在于人心本明澈。神秀禅师与六祖之意是人心本无尘埃,每个人都具备佛性——二者之意有相同相通之处。四句教第四句所说的“为善去恶”的格物工夫,即“致良知”的工夫,也明显是借鉴了禅宗悟修并重的思想,强调知行合一。
再看阳明的《致良知四首示诸生》:“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王阳明在这首诗中所体现的儒家本心论思想和佛教“观心”说如出一辙。“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即指每个人都有佛性,万事诸物变化的根源唯人心所想、所作。这首诗与佛偈“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我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众生都有真如妙心,依此真心来修行,将来功行圆满,立地成佛。这个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之意,是佛教根本的道理。依此看来,众生的一念心就是佛,所以修行就是要修心,修心即可成佛。《坛经》所谓“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之句也与王阳明此处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四、阳明诗歌中的道家思想
据笔者统计,在本文作为研究底本的663首阳明诗歌及其散佚诗中,集中体现出道家思想的诗作有近215首,约占30%。
在对阳明诗歌的分期研究中可以明显见得,阳明一生中曾数次出入于道家思想,静坐等道教修行方法帮助王阳明度过了一次次的人生磨难,在其“龙场悟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至于其很多诗歌明显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阳明诗歌中固有对道教仙境的迷恋,但更多流溢的是诗人对洒脱自在的道家情怀的向往。
九华山是佛道圣地,王阳明曾两次流连忘返,诗兴盎然。31岁初游九华山,阳明作《九华山赋》:“扣云门而望天柱,列仙舞于晴昊。俨双椒之闭门,真人驾阳云而独路。翠盖平临乎石照,绮霞掩映乎天姥。二神升于翠微,九子邻于积稻……砖鹏翼于北溟,钓三石之巨鳌。道昆仑而息驾,听王母之云傲。呼浮丘于子晋,招句曲之三茅。长遨游于碧落,共太虚而逍遥。乱曰: 蓬壶之藐藐兮,列仙之所逃兮;九华之娇矫兮,吾将于此巢兮。”此间洋溢着对仙道的追慕之情,非参悟道教之人难以写出如此上乘的道教大赋!写于此游的仙道诗佳作还有:“灵峭九万丈,参差生晓寒。仙人招我去,挥手青云端”(《列仙峰》)、“仙骨自怜何日化,尘缘翻觉此生浮。夜深忽起蓬莱兴,飞上青天十二楼”(《化城寺》其二)亦充满了道家情思。两年后,王阳明担任山东乡试主考而有机会登泰山。泰山的雄奇磅礴再次激发了诗人对仙道的思慕之情,作《登泰山五首》:“藐矣鹤山仙,秦皇岂堪求?金砂费日月,颓颜竟难留。吾意在庞古,冷然驭凉飕。相期广成子,太虚显遨游。枯槁向岩谷,黄绮不足俦。”(其二)以及 “尘网苦羁縻,富贵真露草! 不如骑白鹿,东游入蓬岛……掷我玉虚篇,读之殊未了。傍有长眉翁,一一能指道。从此炼金砂,人间迹如扫。”(其四)
阳明一生思想性格和行为深处,又一直充满着“进”与“退”“仕”与“隐”“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与困惑。如果说“三不朽”是王阳明形象的正面,那么一生未曾淡薄的道家隐逸情结则是王阳明的一个鲜明的侧影,构成了王阳明立体的、丰富的、真实的、辩证的人生。王阳明一生中曾有一段两年多的隐逸时光,即被王阳明自嘲为“吏隐”的贬谪龙场时期。虽是被迫在偏僻荒凉之地艰难“归隐”,但阳明还是很快在隐逸中重拾了自我。如《居夷诗·龙冈漫兴五首》:“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心在夷居何有陋?身虽吏隐未忘忧。春山卉服时相问,雪寨蓝舆每独游。拟把犁锄从许子,谩将弦诵止言游。”(其一)正因为有了道家超脱自如的心态,才有了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可能,隐逸之心使诗人的生命得到了升华与解脱。
王阳明兼具哲学家与诗人的双重气质。就其诗歌创作来看,他融理学情怀与诗人性灵为一体,既是前七子复古诗风的代表,又足开晚明性灵一派,故而展开论述阳明诗歌有着深刻的学术意义。就诗学思想而言,王阳明虽不以诗论家名世,却有诸多精彩的诗学观点,不仅在当日诗界独标一格,而且对后来的诗歌解放思潮亦有深刻的影响;从其创立的阳明心学来看,它昭示着一股崭新的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的到来。随着明中期朝政的进一步恶化,文士的生存环境日益险恶,中兴的理想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复古运动渐趋沉寂。心学被越来越多的文人尤其是徐渭、李蛰和公安三袁等革新派文人所接受和采纳,最终演化成了明代后期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的核心内涵。至此,明代文学正式进入了率真得近乎狂放、斑斓得令人目眩的晚明时期。
五、阳明诗歌中三教思想的内在关系
在阳明漫长的人生轨迹中,他曾多次受到儒释道三教思想的深刻影响,这均在他的诗文作品中有所体现。阳明早年时期曾对佛老思想十分迷恋,这一点在他的诗作中常有所流露:“我爱龙泉山,寺僧颇疏野。”(《忆龙泉山》)仕途不顺时,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更加强烈:“世外烟霞亦许时,至今风致后人思。却怀刘项当年事,不及山中一盘棋。”(《题四老围棋图》)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正处在青年锐意进取大好时机的阳明,为何如此向往佛道仙侣般的生活呢?
首先,王阳明一生深受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影响,这为他的诗歌创作融合三教思想提供了可能性。其次,从王阳明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他自幼体弱多病,故往往寄望于通过学习道教的养生之术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10]。据考证,弘治元年(1488)王阳明17岁时,奉旨到江西南昌完婚,在新婚之夜偶遇一位道士,因与之谈论养生之道而耽误了婚期,次日才返回[7]。由此可见,在王阳明早年汲汲于追求养生的过程中,道教为他的这一诉求提供了深厚的理论资源。因此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广泛蕴含着道教思想,也便不足为奇了。最后,在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佛道两家的思想曾一度给予了他心灵深处极大的慰藉,并不断促使他加深对人生的反思,龙场时期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10]。经历了研读佛教经典及与僧人的往来渐密后,王阳明对于佛教产生了更多的认同感,也积极吸取其中的观念作为自己学问构建的思想资源。
“和合共生,三教兼容”可以说是王阳明思想的一大特点。儒释道三教从不同侧面铸就了王阳明丰富、鲜明的个性特点,三教之间的相互融汇吸收为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思想资源。
那么,这三家之间的内在关系怎么样呢?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佛道思想对于王阳明心学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王阳明学问的主体在于佛道二家。从王阳明一生的学术趋向来看,他始终“以儒为体,以佛道为用”,这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也深有体现。比如,王阳明在被贬贵州龙场后,虽然处境潦倒,心情悲凉,但在经历过一番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之后,他却振作起来,钻研《易》理,分析命运,自得“玩易窝”,“羊肠亦坦道,太虚何阴晴?灯窗玩古《易》,欣然获我情。起舞还再拜,圣训垂明明;拜舞讵逾节?顿忘乐所形。”(《杂诗》之三)王阳明在贵州贬谪期间,受当时的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之托,主讲贵阳书院,对推动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7]。在与学生重游阳明小洞天时,他写出了这样的诗句:“古洞闲来日日游,山中宰相胜封侯。绝粮每自嗟尼父,愠见还时有仲由。云里高崖微入暑,石间寒溜已含秋。他年故国怀诸友,魂梦还须到水头。”(《夏日游阳明小洞天喜诸生偕集偶用唐韵》)可见,封侯拜相,比肩孔孟,这仍是他的志向所在。
从某种角度上说,安邦定国、经世济民始终是王阳明的志向,这也正是儒家所倡导的“修齐治平”的理想。王阳明一生正是沿着儒家的这种理想而积极入世、建功立业,致力于实现“人生三不朽”的事业。王阳明在事功方面颇有成效,在教育讲学方面亦培养了不少优秀弟子,使心学的发展薪火相传。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常常化用佛道两家的话语来阐发自己的思想,始终出入佛老而归本于儒,谈佛论道终究渗透到了传儒上来,所以他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乾坤是易原非画,心性何形得有尘?莫道先生学禅语,此言端的为君陈。”(《示诸生三首》之一)概而言之,王阳明诗歌中的三教思想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究其根本仍是以儒家为立脚点,这正是王阳明一生为学与事功的真实呈现。
[1] 朱彝尊.明诗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629.
[2]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531.
[3] 华建新.王阳明诗歌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2.
[4]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574,95-96,833.
[5] 黄宗羲.姚江学案[M]//明儒学案(卷十). 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181.
[6] 李月杰.王阳明诗歌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14,19.
[7] 方志远.王阳明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48-51,18-19,78-79.
[8] 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M].杨曾文,朱谦之,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54-759.
[9] 陈荣捷.王阳明与禅[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73-82.
[10] 刘聪.阳明学与佛道关系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9:64,24,63.
[11] 尚荣,译注.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1.
[责任编辑、校对:梁春燕]
ElucidationoftheConfucianism,BuddhismandTaoisminWangYangming′sPoetry
HAOSu-tong1,NIChao2
(1.School of Philosophy,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4,China;2.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Wang Yangming has the double temperaments of philosopher and poet.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with the "The Enlightenment of Longchang" as the boundary,his poems contain the rich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Taoism.The Confucianism in Yangming′s poems mainly is embodied in the importance of inner moral cultivation and the emphasis of "poetry as teaching" to inherit the Confucian poetictradition;the famous "four-sentence teaching" is incorporated with the Zen-Mind,revealing the wisdom of Zen;his poems were full of the obsession with Taoist Wonderland,showing his longing for the free mood of Taoism."The Enlightenment of Longchang","official hidden"thought,and his life experiences could be connected with Taoism.In a word,the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Taoism blended together in Wang Yangming′s poems to constitute an indivisible whole.
thoughts of the three religions;Yangming′spoems;governing the state
2017-10-15
郝苏彤(1993-),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哲学研究。
B248.2;I206
A
1008-9233(2017)06-00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