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学探讨
2017-12-18彭雪华崔发展
彭雪华,崔发展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500)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学探讨
彭雪华,崔发展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500)
十八大以来,不少高校致力于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为有效提升融入工作的亲和力与实效性,借鉴哲学解释学于前见、对话和视域融合等理念,总结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理念、融入方法与融入路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成因在于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博弈、主客二元思维范式下的权柄意识、工具理性对价值性的消解、IRE教育模式的独白等方面,并提出培养合理前见、倡导对话辩证法及注重视域融合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解释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非常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重大工程,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而哲学解释学作为一门关于理解的学问,旨在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以及文化怎样在理解过程中不断创新的理论,为人文科学的接受研究提供了哲学层面的理论指导,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关于“人与人、人与文化的理解和沟通”的教育。基于此,本文期望借鉴哲学解释学的方法来寻求解决办法。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融入理念形式化:文化自觉的淡漠
融入理念形式化是指表面上看来各高校都在大张旗鼓地推行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给人一种“传统文化热”的感觉,但实际上更多是在形式上“热”,并没有从内心深处认可传统文化。融入理念的形式化主要表现为文化自觉的淡漠。文化自觉是指文化主体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觉醒和觉悟,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并自觉承担起文化责任。可见,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和大学生在文化自觉方面是比较淡漠的,主要表现在: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足、相关教育活动较为形式化,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教育机制;不少大学生则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到位,缺乏亲近感和自豪感。
(二)融入内容的符号化:总体设计的缺乏
融入内容符号化是指在融入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当作符号生硬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只知字面意思,不能领悟其精神本质,且整个融入工作缺乏整体布局。首先,融入的内容较少。众所周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主要由五门核心课程组成,然而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涉及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只是为讲授爱国主义引申出来的一点内容,其他几门思政课均没有集中出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其次,融入的内容和方式都较为枯燥,教师在教授相关内容时还是按照传统模式,甚至重复中学的内容,缺乏深度和新意,这就使学生感觉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套、陈旧。最后,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大都作为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即使有学生选修,其课程要求和考核形式也都较为简单。
(三)融入方法的单向性:教育手段的固化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由于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交流,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无法全身心参与到教学中。目前各高校互动式教育模式效果也差强人意,因为对话往往是由教师发起,学生只是被动参与,且讨论内容往往要迎合教师预设的标准,否则,教师就会通过暗示引导学生与其一致。不得不说这种对话交流带有隐性灌输的痕迹,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学,这种灌输式教育方法很难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难免会使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无用的、枯燥的、无趣的理论知识。
二、传统文化难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学原因
(一)文化自信的迷失: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博弈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但是当前普遍存在文化自信迷失的现象,国人对传统文化不够自信,有的甚至怀疑传统文化的价值。究其原因,文化自信的迷失与当今的时代背景有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各种思潮纷纷涌入国内,冲击着国人固有的价值观念,也动摇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很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迷惑,从而动摇自己的理想信念。当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滋生,这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家国情怀、仁义至上、艰苦朴素观念格格不入,文化自信在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博弈中逐渐迷失。
(二)主体性的滥觞:主客二元思维范式下的权威意识
“主—客”二元思维方式将世界分为主体和客体,以“对象化”的观点看待世界,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控制、占有和利用,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对立。目前,“主—客”二元思维方式也泛滥到思想政治教育,受此影响,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呈现出一种命令与服从、主导与被动的教育关系,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地位,控制着教育过程,学生则成为被主宰和改造的客体。在这种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把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作为客观真理灌输给学生,如果学生的回应超出预设的标准,教师就利用其管理者的角色,使学生“回归正途”,而学生却丧失了话语权,只是被动地接受灌输和改造。
(三)功利主义的盛行: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消解
工具理性是指人在依靠理性达到自己期望的目的时,只受功利的驱使,以效果最大化为导向,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的一种思维倾向[3]。价值理性是指人关注自身的行为所表现和体现的价值,即是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荣誉、忠诚等[4]。人类依靠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同时,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开始对科学盲目崇拜,认为其无所不能,直接导致了功利主义的盛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难逃其影响。目前,有些高校过分强调能给学生带来直观利益的专业理论知识,忽视给学生以潜移默化影响的人文知识,导致传统文化课程开设非常有限。即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涉及到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讲解时也不够重视。学生则迫于就业压力,在选择课程时也存在功利主义倾向,青睐实用知识。至此,功利主义之风蔓延,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消解了价值理性的地位和作用。
(四)对话教学的异化:IRE教育模式的独白
在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大多采用IRE(Initiation-Response-Evaluation)教育模式,这是由美国学者卡兹登提出的一种关于课堂交流的话语结构,I是指教师主动发起提问,R是指学生的被动应答,E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5]。于是,不少教师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对话就是对话教学,IRE教育模式就是对话教学。然而,IRE教育模式里的“对话”实质上一种“伪对话”,是对话教学的异化。这种模式下的教学,一般都是由教师提问,学生只是被动回答,更不敢质疑教师。其实教师在提问之前心中已预设标准答案,然后依据心中的预设答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且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也会设法“诱导”学生往预设的答案靠拢,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荒疏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学探讨
哲学解释学相关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可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一)融入理念:摈弃不合理前见,培育合理前见
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一种解释学的处境是由我们自己带来的各种前见所规定的。就此而言,这些前见构成了某个现在的视域,因为它们表现了那种我们不能超出其去观看的东西。”[6]伽达默尔认为前见是客观存在的,不仅不能消除,反而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每个人的阅历和处境不同,前见也各不相同,有合理的“生产性的前见”,也有不合理的“阻碍理解并导致误解的前见”。同样,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教育主体也有自己的前见,即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知、情感和理解等。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解释是基于自身的前见来实现的,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并非以“白板”似的头脑去思考和理解,而是带着自身的前见与教师的观点进行融合贯通,所以,前见是理解的基础,那么如何培育合理前见呢?
1.从二元对立转向一体融通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二元对立的融入思维,强调主体对客体的征服、控制和利用,具体表现为: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当成两个独立的内容,在教学中要么侧重于传统文化,要么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等重要,不分主客,两者的融入不是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层面。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应在几门核心思政课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其次,应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讲座,或者利用传统节假日,结合当今形势重温经典。最后,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适当地引用传统典故和圣人语录,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感染大学生。
2.从权威意识转向本真倾听
传统教育模式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师身份和话语权的权威性,认为教师在理论知识、人生阅历、判断能力等方面都超过学生,逐渐形成一种“教师说学生听”的顺从式教育模式。解释学认为“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6],因此,我们应重视师生双方的前见,一方面教师应认识到自身前见的局限性,自己并不是真理代言人。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前见,学生的观点也有其可取之处,甚至有超越教师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搁置“权威”,放低自己,以平等的姿态来倾听学生的声音。伽达默尔认为“谁想听取什么,谁就是彻底开放的。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彼此的开放性,就不能有真正的人类联系。”[6]本真倾听意味着教师消除权威意识,以真实的自我来倾听学生的声音,构建师生平等的“我-你”关系,彼此尊重和欣赏,真切地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3.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
目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工具理性取向明显,表现为:过分强调内容的现实需求性,教育者往往把传统文化当做客观知识来传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枯燥乏味、不亲切。另一方面,大学生则过于注重学习的实用性,不少人学习目的即为通过考试,获得学分,因此不愿意花时间在传统文化上面。哲学解释学从本体论的角度,认为价值理性比工具理性更根本,只有价值理性才能解决人存在的意义,重塑人的尊严。教育者应当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具有思想、情怀和价值的人文知识,价值理性才应该是终极目标。因此,当前的融入取向只有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才有助于加强对教育对象生存境遇的人文关怀,更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融入方法:解构独白式教育,倡导对话辩证法
由于受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主要还是教师说、学生听的独白式教育,师生之间缺乏对话。“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7]同时,“对话”也是哲学解释学的核心理念,在教育上就是强调师生之间沟通对话、共同发展的生命互动过程。
1.从绝对的主体性转向包容的主体间性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采取的是“我讲你听”的传统教育模式,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从而衍生出“我—它”这种主客体间的控制关系。这种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简化为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单向度活动,要么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要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割裂了师生之间的交互关系。而主体间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中体现出的相关性,是对主体性的发展和超越。”[8]可见,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更加注重师生间的交互关系。哲学解释学的对话辩证法注重多主体的交互作用,强调平等的“你—我”对话关系,为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应采取“你—我”的对话关系,倡导包容的主体间性。
2.从单向度的独白转向交互式的对话
由于教师身份的固化使得教师成了“知识和真理的占有者”,因此,在教学中的对话往往由教师来设计、主导和评价,而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被动的,这样的对话实则是由教师主导的单向度的对话,即角色性(教师)的独白。伽达默尔认为,“对话就是理解,是一种交往关系,表现为解蔽、敞开,以求达到视域的融合。”[6]哲学解释学强调在教育领域“去独白”,建立起师生间平等的“我—你”关系,进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式对话。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只有由单向度的独白转向交互式的对话,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之间才能以“真正的我”进行对话。
3.从缺席的旁观者转向在场的参与者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文本(教材的创建者)三者在进行对话时,有时是一种“旁观”的态度,并没有以本真的“我”参与到对话中来,使得对话效果大打折扣。伽达默尔认为“对话就是对话双方在一起相互参与着以获得真理。”[6]哲学解释学强调对话主体的共同参与,不允许以旁观者的身份置身事外。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各方必须同时在场并积极参与,各教育主体间没有话语霸权、思想强迫,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积极参与对话过程,从而不断扩大彼此的前见。
(三)融入内容:摈弃两个中心论,注重视域融合
所谓两个中心论,分别指“读者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前者主张以读者为中心,尊重读者的多元化理解;后者则主张以作者为中心,强调文本作者的原意,两个中心论各执一端。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6]因此,理解实际上就是理解者和文本从各自的视域出发不断进行对话、融合,直至相互理解。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摈弃两个中心论,注重视域融合。
1.“读者中心论”批判:从任意解读转向严肃理解
“读者中心论”即重视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倡导文本的意义只有在理解过程中才能产生,是文本和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动态变化的,而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作者原意。因此,文本只有通过读者的解读,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否则只是一堆词汇的堆积,没有任何价值。受此影响,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倾向鼓励学生对教育文本(教材、教参等)进行多元化解读和创造性理解,但容易偏离文本主旨,最后演变成任意解读。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是对文本的无限演绎,应受到作者和作品的制约。根据哲学解释学的观点,对文本的理解应是通过对话,达到读者和文本的视域融合,这样的理解既尊重读者的个人理解,又符合文本的基本准则,是一种严肃解读。
2.“作者中心论”批判:从涵义复制转向意义重构
“作者中心论”认为,理解一个文本,就是要理解文本作者寄予文本的原意,作者决定了其作品的思想和意义。德国著名哲学家施莱尔马赫提倡用“心理移情”的方法对作品的原意进行重构和再现,以便尽可能地接近文本作者的原意。受此影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强调追寻作者的原意,这里有两个作者,一个是文本作者,另一个是“潜在的作者”教师,因为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会结合自己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对文本进行了“再创作”,成为了文本的第二作者。但“作者中心论”容易导致教师“照本宣科”,以及把自己的讲解当成绝对的权威。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不在于简单的涵义复制,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生成,是创造性重构文本的意义。
[1]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EB/OL].(2014-10-16)[2017-03-09].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16/c164113-25845591.html.
[2] 罗宗毅.坚定文化自信要处理好四个关系[EB/OL].(2017-01-16)[2017-03-09].http://theory.gmw.cn/2017-01/16/content_23481006.htm.
[3] 梁茜.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英语学科教学理念与范式转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91-95.
[4] 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9.
[5] 张光陆.解释学视域下的对话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
[6]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349,469,157,154,46.
[7] 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
[8] 邵庆祥.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J].中国青年研究,2009(3):96-99.
[责任编辑、校对:王国成]
HermeneuticDiscussionofIntegratingTraditionalCultureinto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
PENGXue-hua,CUIFa-zhan
(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610500,China)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 good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devoted to integra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made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formalism of integrating ideas,symbolization of integrating contents,and unidirectionality of integrating method.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include game playing of national character and epochal character,authority awareness under the dualistic thought paradigm of subject and object,deconstruction of value rationality by tool rationality,and monologue of IRE education mode.The paper,based on concepts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like preconception,dialog,and fusion of horizons,tries to elaborate on the idea,method,and path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affin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2017-09-12
西南石油大学人文专项基金项目(2014RW003);西南石油大学人文社科专项(2015RW042)
彭雪华(1981-),女,四川渠县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1008-9233(2017)06-0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