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7-12-16陈秋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新课程小学数学

陈秋莲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全面实行,要求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教学,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教学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改革方向。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相关教育同仁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58-02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积极意义。由于小学生思维发育尚未成熟,不能理解数学学科的重要性,而在传统固化而枯燥的教学模式下,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和厌烦的心理,对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带来不利影响。实现教学生活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知识概念,并且在具体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一、实现小学教学生活化的积极意义

1.锻炼小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也具有密切联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知识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同时,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科学性,对激发学生学习以及思维潜能具有关键作用。实现教学生活化,以生活化的方式探究以及学习知识,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其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2.培养小学生正确习惯

正确以及科学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和质量的基础,如果学生缺乏正确的习惯,不仅对数学学习带来影响,同时也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十分不利。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将生活与教育充分结合,在丰富学生数学思维体系的同时,从生活中体验和掌握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习惯具有积极意义。

3.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具有密切联系,在农村小学生的世界里,数学元素随处可见,例如分配零用钱、计算时间以及买东西等,都涉及到基本的计算知识。因此,实现教学生活化,在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从生活的角度去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1]。

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相关途径分析

1.在教学中应用生活素材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环境、人文地理以及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对生活素材进行整合、加工和收集,进而形成具有较强生动性和生活性的课堂风格,在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下,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进而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学中。

例如在学习“方向与路线”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由于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我国地图,并且引导学生指出父母务工城市的方向,通过生活化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辨别方向的知识。

2.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内容

在实现教学生活中,教师要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引入生活内容,教师要注重生活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现实,要尽量简单易懂,如果生活内容过于繁琐或者脱离实际,不仅不会优化课堂效果,还可能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带来影响。教师要把握教学切入点,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内容有机融合。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師要将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素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实物或者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例如农村地区学生经常看到的田地、钟表、桌子、磨盘以及水井等实物,对其形状进行分析和讲解,加强学生对图形的掌握和认识。教师通过生活实物的方式引入知识,要比单纯的知识讲解更具效果,在促进教学实现生活化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2]。

3.在课堂中开展生活讲解

教师在课堂中开展生活化讲解,对促进学生掌握以及理解数学知识具有关键意义和作用,通过生活化的方式传授或者讲解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理解,缩短与知识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同时,赋予数学知识生活化,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实践和运用能力,对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例如在学习“观察与测量”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知识点开展生活化的剖析,并且举例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见和接触的物体。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的课桌大约多少厘米?我们的教室长和宽大约多少厘米?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观察,利用直尺对课桌进行测量。同时,在测量教室长和宽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如何通过有效、简单以及创新的方式完成测量,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效率。通过生活化的讲解,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创新能力[3]。

4.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生的生活要以家庭和学校为中心,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开展教学。

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在讲解时针、分针以及秒针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对钟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数学是其基础以及关键学科,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以及思维特点,实现教学生活化,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良好而端正的学习态度,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88.

[2]黄昭芳.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92.

[3]黄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中华少年,2017,(22):170-171.

猜你喜欢

教学生活化新课程小学数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分析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