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2017-12-16侯晓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渗透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对于数学学习的需求。其中教学思想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精要所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处于基本的地位。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材需求和教学方案进行引导,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在促进其独立思考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262-01

简单来讲,数学思想就是给予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入内涵,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探索意识的想法。数学思想是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对于数学知识在原理或者拓展层面的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着很强的启发与引导意义,使得学生在深入理解课程知识的同时,能够具有探索意识。

一、数学思想渗透时的基本主要原则

1.重复性

学生真正领悟数学思想,都要经历一个感性到理性、具象到抽象的认识过程,需要多次启发引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当中不断将数学思想重复渗透,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想变得更加扎实,深深的刻画在头脑中,融入到自我意识中。教師要对讲解过的知识定期进行复习巩固,在传授新知识时将已讲知识也整合到新知识中,让学生及复习了原有知识,又学习了新的知识,加深学生数学思想,更加明确具体题型所对应的解题思路。

2.归纳性

在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将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总结归纳出来,让学生了解具体的题型基本的方法与切入点,以便于学生充分掌握详细的方法,促使学生领会到数学思想,最终确认数学思想具体的运用方法,为学生日后优秀的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坚持归纳性的原则,在教学当中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

3.促进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其最大的目的就是不断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这也就体现了数学思想促进性的特点。数学思想具有促进性的特点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层面:首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思想的渗透,能够使得学生不断地产生对于学习的思考,能够自主地探究知识,这对于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升是显著的;另一个方面,数学思想促进性还体现在对于整体教学发展的层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培养以及理解能力的养成共同发展。数学思想的渗透就是学生探究与理解能力的培养方法,可见数学思想对于教学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策略

1.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数学思想,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要做到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教学方法的丰富可以是多媒体教学法,将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出来,更加的直观形象;也可以是创设情境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模拟不同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还可以是合作学习教学法,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具体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内容,要贴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发挥其的优点,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课堂的导入,在教学的开始为学生播放一段团体操表演,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然后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回答跳交谊舞需要派多少人,进而引出倍数的相关知识,这样通过对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集合的数学思想。

2.保证渗透的全面性

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还有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要保证数学思想渗透的全面性。所谓渗透的全面性,就是要将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全过程中进行全面多角度的渗透,只有进行全面多角度的渗透,才能有效的发挥出数学思想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较为宽泛,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课堂知识教学以及习题练习两个方面,在课堂知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得数学思想在教学中渗透,对于学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数学习题练习的层面,要选取合适的习题题目,题目要具有创新性,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对于数学课程学习的热情。总的来说,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一定要全面多角度地进行,才能发挥数学思想对于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3.在反复回顾中渗透思想

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和课下作业中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但是要想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就需要教师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反复练习进行思维强化,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段反复练习中,教师需要明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给予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制定适合学生当前阶段的练习目标和题目。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利用数学思想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对以往形成的数学思想进行漏洞修补加以完善,从而使其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技巧。

4.利用实际的数学活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大多数都是较为抽象的,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增加一些实践内容,不仅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学习的规律,从而提升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最基本的思维能力的养成。例如在讲到“规律的认识”时,可以列举:中秋节就要到了,学校买了很多盆花,其中有月季花,有牡丹花,同学们可以看一下,这些花摆放的位置有什么特点?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学生发现花盆摆放的位置是按照三乘三的特点摆放的,学生发现规律以后,可以将其利用在日后的生活中,对日常的生活发出疑问,从而促进发散性思维模式的养成。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渗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而通过强调知识过程、强化知识思考以及加强知识巩固练习,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归纳数学思想、总结数学思想,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解题经验,从而对具体数学知识定义、公式等更加了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充分并深刻意识到数学思想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熊姗.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J].新课程(中),2017,(05):74.

[2]蔡英黎.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探微[J].考试周刊,2017,(24):74-75.

作者简介:侯晓芳,女,1986年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中石油希望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渗透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