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五个环节,提高作文兴趣教学质量
2017-12-16陈琰松
陈琰松
【摘要】要解决学生讨厌作文、怕写作文的问题,作文教学就必须改变教学理念,运用“高质轻负”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方法正是在“高质轻负”理念下的一种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质轻负;小组合作;作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10-02
一、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切合“高质轻负”的教学理念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然而,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遭遇的尴尬局面是: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特别讨厌作文、怕写作文。这的确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究其原因,传统的作文教学,是学生绞尽脑汁“闭门造车”,教师则呕心沥血,拼命修改。有些学校甚至要求学生每周都要写一篇作文,教师隔周要全批全改一篇,结果吃力不讨好,不但收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而且严重束缚了师生的创造性思维。长期这样,作文便成了师生的一种沉重负担,何来兴趣可言?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作文教学就必须改变教学理念,运用“高质轻负”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高质轻负教学模式”就是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目标为核心,以高质为目标,以追求师生的共同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師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间性,通过选择科学的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方式,改革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被动学习的强度,使他们在轻松的心境下学习,构建和谐而又充满生命张力的课堂,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化,促使学生在原有发展基础上获得提高、有所发展。
《语文新课程标准》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其四条基本理念的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现语文教育目的的策略,多年来,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运用这一理念,对“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和探索。
二、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步骤
写作训练的有意合作,能带来资源共享,带来智慧共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和选材的空间。《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议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强调组内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小组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激发写作兴趣、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创造人格,提高创造能力。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步骤:
1.分组讨论,写出初稿:把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三个小组组成一个大组。写作之前各组成员把自己的写作思路和积累或想象出来的材料在四人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教师引导各组学生在审题立意上可以多元选择,把各自积累的材料筛选分类,理清楚作文的结构思路;学生根据小组同学的意见写出初稿,对写作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可以由优生写出文章的重点部分,困难学生写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完初稿,四人共同修订。
2.互批互改,共同提高:各小组写出作文初稿后,全班互评互改,共同提高。首先,教师把评改作文的符号教给学生,引导学生明确评改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对作文的字、词、句、篇以及中心、表现手法、修辞等全面评改,每个学生都要批改四人学习小组内其他三人的作文或者是本大组内其他小组的作文,并写出评语。
3.反馈交流,修改定稿:四人学习小组或大组对本组同学的作文逐一讨论,指出优缺点,原作者可以针对批改的内容和评语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不同意见、争执不决的可邀请老师参与讨论,大家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原作者据此修改定稿。
4.评选佳作,推荐发表:让四人学习小组一起登台,个人读出自己的执笔部分,或让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一篇最佳作文在全班朗读,让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一起来评析、批改、完善,最后由教师归纳点评。综合大家意见选出优秀习作张贴在教室的“作文园地”或投稿到校刊、校园报、《中学语文学习》报、《中学生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三、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效果
1.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否具备及强弱已成为现代社会衡量新一代人才的重要标准,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团队之间的竞争,在作文形式上成为有别于“教师一言堂”专制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推荐到班上交流,希望自己小组推荐的文章能在班上交流中获得好评,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在亲密的人际交往中,师生敞开心扉,情意相通,不同见解的交叉,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坦荡而真诚。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
2.有助于因材施教
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可以弥补一名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目标。
按照构建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写同一个题目的作文,由于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写出来的内容往往是千差万别,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合作交流意义的建构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基础,以调整学生群体间的交往行为开展合作学习为重点,着力营造引起学生心理共鸣、思维共振的‘交往场,在‘交往场中,教师是学生的同伴和朋友,问题的解决须是在个体能力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群体协作配合才能完成。”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在写作时通过小组内外的交流合作,扩大了阅读范围,拓展了写作思路,在批改、讨论、交流、评议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贯穿始终,通过阅读和欣赏,了解了同学作文的思路,并且使自己的作文思路更清晰,从而起到了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3.增强了作文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作文的修改和讲评是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个角度讲,甚至重于写作训练,因为它是学生重新认识、重新发现,甚至是重新创造的过程。“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往往由语文教师个人包办批改作文,代替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著名特级教师欧阳代娜一直反对这种做法,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批改的做法”。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把以前教师的专一评价改为由“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在平等、民主基础上的沟通、协商,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互评互改,共同参与讲评,也增强了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因为教师受自身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思维习惯的影响,在评改作文时也难免存在片面性,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评议,可以避免作文评价片面的弊端。
4.有利于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民主、融洽、和諧的学习氛围
建构主义理论给我们实施新课程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课程实施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学生在自身的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师生互动,而且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中的合作,不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包含了师生之间合作,清除了长期统治教坛的“师道尊严”的无形屏障,将传统的作文教学改造为“平等、民主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创生的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敢于争辩、敢于力排众议,独树一帜,这就避免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丧失了写作的主体性,成为教师命题意图的揣摩者和体现者的局限性,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学生的可持性发展
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有学生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主动的自我展现,使作文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识和训练的过程,同时还是口语交际、人际交往思维碰撞、情感影响和审美的过程,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也发挥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和习惯,可以受益终身。
四、实施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值得注意的问题
1.太多的“合作”可能会带来学生作文材料的雷同,构思上的趋同。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作文教学中,我大力提倡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写自己感触最深的东西,最感兴趣的东西;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并不断地给“创新作文”、“个性作文”提供展示和交流的舞台。
2.小组合作的方式要多样化,除了老师指定的题目外,小组成员之间或者小组之间也可以互相命题,展开竞争,或者一起合作出手抄报、黑板报、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其他形式。
3.小组合作的成员相对固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作出调整,以扩大小组合作的普遍性,使学生养成小组合作作文的习惯。
4.评改方式避免单一化。单一的作文评改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探求灵活多变的评改方式和方法,例如典型评析、对比评析等,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让每个人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有所成就。
参考文献
[1]陈静.论如何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入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9):78.
[2]杨心盛.小组合作与作文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8):66.
[3]王廷利.小组合作学习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尝试[J].学苑教育,2017,(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