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 唤化不足

2017-12-16曹荣春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转化分层教学学困生

曹荣春

摘要: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变成今天的说法就是分层教学,其目的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学困生是素质发展某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助于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提高九年义务素质教育的整体效果。

關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分层教学

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可以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主要表现在听、说、读、拼写、思考等方面表现出本领不足的情形。相对于其他的学生,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知识。分层教学能很好地解决后进生的问题,因为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那么我们要如何通过分层教学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呢?

一、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分层备课。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学困生也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案,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的“十分详细”,尤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把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想,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作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二、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在分层教学中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学困生朗读,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又如教学《三个儿子》同学们阅读后,对课文中老爷爷:“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在讨论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说:“老爷爷可能眼花了。”有的说:“老爷爷可能是视线被某个妈妈挡住了。”还有的说:“老爷爷是不是说瞎话呢?”在讨论老爷爷究竟看到了哪个孩子,他那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时,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看法。充分流露出不同层面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理解。但经过热烈的讨论,不同层面学生的交融与撞击,最终达成了共识。即三个母亲都称赞自己的孩子,可在他们提水有困难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跑过去帮妈妈提水,值得称赞的只有这一个孩子。所以怪不得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孩子。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享学生自己的成果的目的。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适合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

三、因人而异,分层评价

每个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文化知识方面各自都有不同之处,学困生便是如此产生的。因此,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形式和标准。对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因此,我们要注意他们的闪光点。有一次在语文课上,我有意请一位学困生到讲台上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他一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心头一颤,一下子脸都红了。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他才不得不走上了讲台。他不是复述课文,而是断断续续地把课文读了一遍。当他读完后,同学们似乎都用冷漠的目光看着他,这时我立即举起了双手鼓起掌来,教室里立刻想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然后我很真诚地说:“XX同学从来没上过讲台,今天他能够勇敢地走上讲台为同学们朗读课文,虽然有点慌张,但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我们相信他下一次一定会很从容的。”就这么几句话说得他瞪着眼睛望着直点头。他竟然站起来说:“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后来再经过几次的练习,如今他能较为自如地为同学们演讲了。又如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面,也要分层次。有的同学写作能力比较强,要鼓励他们更加开拓视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指出他们努力的方向;而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更不应该批评指责,要引导他们多观察周边的事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如在评语写上“某某句写得非常好”,“这次作文比上一次进步多了”;当然对有不足之处也要指出来,但一定注意学生的层次差别,要用恰如其分婉转的口气给予指出,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总之,我们对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评价绝对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正如毛主席所说的:“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得到发展。”

学困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分层教学我们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让他们的成绩能够得到很大提高。分层教学,唤化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教育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张春莉 .<<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M]. (<<教育研究>>2015年第7期)

[2]李治.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语文天地.2016.

猜你喜欢

转化分层教学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