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2017-12-16谢芳枝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树叶作文生活

谢芳枝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重在语文教学的结果,最后都体现在读和写上;难在教师尽力地讲,学生费神地听,结果却不尽人意。我国古代文人曾有“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之说,并这样来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读书如销铜,聚铜火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而看我们小学生的作文现状,恐怕不是“全不费力”,而是“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学生“怕作文”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每当老师布置作文时,总能听取“哇”声一片。小学生写作文时“字数不够,啊字来凑”、抄套话、写空话、编瞎话,“上车让位子、路上捡票子、途中扶孩子、帮忙推车子、街上领瞎子”,五子登科,千篇一律、千文一面、众口一词,变得结构模式化,语言成品化,“为赋新词强说愁”。思考其中缘由,不难知道,这是传统的“封闭式”作文教学带来的后果。教师只顾把作文题目一布置就让学生做作文,使学生费尽心思,半天难以下笔,其结果是学生越来越怕写作文,越来越厌烦写作文。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中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有饥饿感”“有食欲”,乐于表达,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把新课标的新理念渗透到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地学习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由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他们有一颗童稚的真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他们的作文不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老师更不要去苛求深刻。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作文不深刻才是规律。因此,我们努力为学生创造比较丰富的生活,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获得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要让他们用自由的形式表达自由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一、让“作文”回归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从组织儿童感兴趣的观察活动入手,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指导学生用眼睛细看,用耳朵谛听,用手细摸,用鼻子嗅,用心灵感悟,引导学生用全部感官和心灵去触觉情境美的存在。教师首先必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寻找一切时机,鼓励学生去观察,去寻找写作的素材。在交流活动中,创设生活化的作文情境,让学生自然进入“作文生活”。我平时比较重视学生写一些小练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一些自己身边的事、景、人、物等等。如:秋初之际,我让学生出去寻找秋天,感受秋天与众不同的美。学生们走进校园,走进公园、走进树林,走进大自然……一个个喜气洋洋,满载而归:“秋天到了,树叶落了,有黄的,有红的,有绿的,真好看。”“秋天到了,天气变冷了,人们穿上了厚衣服。”“马路上可多树叶了,清洁工人把叶子扫成一堆。”“秋天到了,我们可以捡树叶作成书签,还可以拔老根玩呢。”“秋天到了,果子熟了,可以吃好多好多水果啦。” ……学生们还能学以致用,把课文里描写秋天的优美的词语、句子融进自己的作文里,这次的作文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觉已秋末,我继续秋天的话题。一个课间,突然刮起了大风,校园中落叶漫天飞舞,我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我连忙让学生到室外去感受秋天。学生们疯狂地冲出教室,在风中奔跑、喊叫,追逐、嬉戏,不时地把树叶洒向天空,把落叶当作地毯,在上面滚来滚去,不亦乐乎。回到教室,我趁热打铁,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已的见闻、感受。学生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你一言,我一语:“秋风吹得落叶在空中飘,像一只只蝴蝶在跳舞。”“地上一层树叶,像一块金色的地毯。”“秋风吹在脸上,凉凉的。”“风把树叶吹到脸上,痒痒的。”“踩在厚厚的树叶上,咯吱咯吱响,真好听。”“把树叶扔到天空中,像下雨一样,落在头上、身上,真好玩。” …… 我趁机指导学生整理自己的语言,把眼前的秋天写出来。于是,一篇篇精美的佳作诞生了。

二、还“作文”内容以真实。叶圣陶先生说:“要敢言天下真,这也是做人的根本。”真实是作文的灵魂,要求学生说心理话,抒发真情。让学生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思”。如:学生们在写《我的同学》这篇作文时,两三名学生同时写到了一位学生,写出了他的优点“聪明”,也指出了他的缺点,上课随便说话影响大家学习,爱打架,做作业边写边玩等等,希望他今后能改正缺点,做一个好学生。这位学生虚心接受,正在一点点的改正。

三、训练内容取于生活。如:手工作品《美丽的秋天》,让学生提前收集各种样子、各种颜色的树叶,让学生先介绍叶子的名称、与其他叶子的不同、你对叶子的使用等,再介绍制作作品的各种材料,开展手工作品赛,作品有的独立完成,有的几个人合作完成,完成后,再用一句话描述一下自己的杰作,最后来一个作品展览,互相交流经验。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充分享受制作过程中的快乐,做得生动有趣,写得自然逼真。

四、“教学”融于日常交际。学生可以写学习、写活动、写劳动、写见闻……涉猎广泛;可以在观察中写,在想象中写,在表演中写,在交际中写……形式多样。比如:

(一)你来演,我来猜。学生演一演“课间十分钟”,让别人猜猜是谁?在做什么游戏?在猜的同时要说明理由。看看像不像?在这像与不像之间,学生明白了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二)想一想,说一说。老师出几个词语,学生想一想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把他编成一个小故事。如:“毛病 乱写乱画 阻止 明白 知错能改”。学生思维活跃,并且还对照自己,找出不足,及时改正。

(三)续写寓言故事。例如《坐井观天》。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想象丰富,非常精彩。

学生的作文素材来自生活中最熟悉的人或事,学生毫无拘束之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作文內容体现了童心、童趣、童真。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以作文教学为载体,做到“千教万教叫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起来,写出自己的、自然的作文。

猜你喜欢

树叶作文生活
树叶的不同称呼
生活感悟
一片树叶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