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初探

2017-12-16陈树杰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设计小学数学

陈树杰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通过课堂导入、游戏活动组织、教学优化设计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思维,不断提高其数学核心素養。

关键词:小学数学;设计;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数学核心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关注。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性地设计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注重生活经验和动手操作,发展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在操作感知和建立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的抽象思维需要具体的形象作为支撑。因此,引导学生以生活经验为认知起点,建立清晰的表象,经历从表象到抽象的过程,是数学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1.以生活经验为认知起点,建立清晰的表象

小学生对世界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因此,在引入数学新概念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认知起点,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

2.通过动手操作和反思实践,引导学生抽象数学要素

在学生对圆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可有层次地设计系列数学活动,让学生进行“数学抽象”。如可按照“引入圆—自主尝试画圆―交流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各部分的名称”的顺序展开教学。其中,把“交流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脚尖”以及“两脚间的距离”这两个关键点,观察和思考其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圆规总是一个脚尖始终不动,另一个脚尖绕着它转动,并且两脚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学习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便容易许多。在上述操作、反思与交流活动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抓住与圆有关的数学要素(定点和定长),帮助学生从本质上把握圆的特征。这种有效的抽象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抽象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发展。

二、开发课堂游戏活动,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之一。游戏活动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过程,探索出数学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应开发课堂游戏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游戏活动的目标导向性和沉浸感很强,数学课堂中的游戏活动应充分体现这两个特性。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设计游戏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游戏活动可分别采取组内竞争、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组间合作等方式进行,或者多种方式交替进行。以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掷一掷”一课为例,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分析观念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二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三是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数据分析观念是什么、有哪些内涵很清楚,但只停留在记忆和理解的层面上,并不知道怎样在教学中落实,更找不到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落脚点。而通过设计游戏活动可以落实以上目标。

三、优化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符号进行推理的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使学生感受和拥有使用符号的能力”,强调“无论在哪个学段,都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是发展学生符号感的决定因素”。“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运用,是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前提。数学符号是具有简洁性和抽象性的规范语言,它准确、清晰,具有简化思维、提高效率、便于交流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对促进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运用符号进行推理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1.从运用图像进行形象思维到运用符号进行表象维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但这种思维是无序且杂乱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图像进行思维,通过引导和探索,渐进地过渡到符号运算。以“搭配问题”为例,通过对该课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可以在教学中落实符号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四个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

(1)运用图像或实物进行形象思维服装搭配—摆一摆。

提出问题:如果 1 件上衣只能搭配 1 条裤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学具袋中的衣服卡片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搭配方法,并在集体交流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搭配方法,使学生掌握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有序搭配方法。

(2)运用文字或符号进行表象思维

服装搭配—记一记。提问:能否用简单的方法把上述搭配方法记录下来呢?学生借助图片、文字、图形、数字、字母等进行思考,其思维由具体到抽象,在有序思考的基础上学生体验了个性化、简洁化的搭配方法,符号意识得到强化,同时体会到引入符号的必要性:数学符号的引入,可简洁地表示和反映数量关系与空间观念中最本质的属性,数学符号的运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连线方法的反复运用和展示让学生体会到该方法的便捷和实用,感受到“有序”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2.设计多种变式情境,强化学生运用符号进行抽象数学运算的能力

服装搭配—算一算。通过对上述几种变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找出其共同之处,从而得到搭配问题的乘法规律。上述的教学设计遵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适时引出乘法算式,合情推理出解决搭配问题的方法,体现了数学教学螺旋式上升的过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设计小学数学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