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推进德育工作,培养教育新型技能人才

2017-12-16黄一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中职德育渗透

【摘要】受中职学校和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现状并不乐人满意。全面推进德育工作,就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适时地渗透德育内容,使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收到“润物细为声”的效果。具体实践中,主要有分组合作法、挖掘导入法、实践锻炼法、与企业共同做好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等五种途径。

【关键词】中职德育;渗透;方法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90-02

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技能型人才,但是由于传统的人才观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学生生源质量差,知识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都不尽如人意。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全面推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愈加显得重要。教育部2014年12月22日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因此,职业学校应该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在此,笔者结合自身体会,谈一谈对“德育为先、技能为重”的认识。

一、现状分析

尽管德育工作是中职学校的重要内容,但是受中职学校和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现状并不乐人满意。由于生源所限,中职学校在招生时几乎不设门槛,多数中职学学习基础差、思想道德素质低,到中职学校就读是他们无奈之选。笔者对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组进行了调查,在85名学生当中因为父母的要求才到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有61人,所占比例为71.8%;自己主动要求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有17人,所占比例为20.0%;因为其他原因才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有7人,所占比例为8.2%。从这一结果来看,在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家长已经开始理性地对待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问题,但是由于中职学生年龄小、思想幼稚、对待问题不理性,多数仍是迫于父母的压力才到中职学校就读,仍认为自己是在为父母学习、为老师学习。非但如此,大多数中职学生尚未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对待生活和学习懵懵懂懂、浑浑噩噩,甚至有个别个学自暴自弃,厌学、逃学、玩手机、打架等现象层出不宛转。对于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来说,思想躁动,逆反心理强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给中职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因此,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已经成为中职学校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对于前述问题,中职学校仍未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分工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为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知识技能的传授。但是仅仅依靠有限的德育课和班主任难在满足德育工作的需要。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将德育贯穿到专业课教学当中,使丢弃渗透到学生专业成长的各个环节当中,使专业课的德育工作与班主任工作、德育课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全面的德育工作。

二、将德育到专业技能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中职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还应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将德育作为专业技能课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

将德育工作渗透到专业技能学习当中具有特殊的优势。与德育课枯燥的讲解、学生“坐不下,听不进”相比,专业课教学更容易得到学生的青睐。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当前中职学校都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专业课教学开始走“理实一体化”的道路。在专业技能学习当中,学生拥有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更容易发挥其才智和能力,拥有更为充分和成熟的德育可行性。

三、全面推进德育工作的

在专业课的教学当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专业知识,并非所的的专业课内容都可以渗透德育内容。如果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只是生硬地灌输德育内容,学生容易形成反感心理,事与愿违,不利于学生思想认识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因此,全面推进德育工作,就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适时地渗透德育内容,使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收到“润物细为声”的效果。具体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五种途径:

1.分组合作法

分组合作法就是采用分组讨论、分组实践、分组合作的方式来组织专业课教学。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教学中分成几个小组,在校园网上建立本地特色产品的市场分析、网络销售和跟踪服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妈既有明确的分工,又能充分地合作,每一道教学工序都要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础,不管哪个环节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产品滞销,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电子采购、销售、服务的演练,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经营能力,而且使学生对电子商务各个环节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意识到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个工作岗位的必要性。在专业课上应用分组合作法,教师要突出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品格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电子销售合同、单位商业机密等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

2.挖掘导入法

在专业技能教学中,教师需要深挖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和知识点,挖掘技能实践中的关键性职业因素,分析专业技能中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完成德育渗透。如电子电工专业课教学中涉及到电功、电功率时,可以以低碳环何的理念导入,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化发展的理念,体会节约能源、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在市场营销课程当中,可以以三大电信运营商和手机经销商的竞争和合作为例,进而引入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等概念。

3.實践锻炼法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顶岗实习是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全面进步的良好契机。例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中,可以参与企业网络布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通过露天作业来得到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而且通过与领导和同事关系的处理来举一反三地实现综合道德素【摘要】受中职学校和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现状并不乐人满意。全面推进德育工作,就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适时地渗透德育内容,使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收到“润物细为声”的效果。具体实践中,主要有分组合作法、挖掘导入法、实践锻炼法、与企业共同做好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等五种途径。endprint

【关键词】中职德育;渗透;方法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90-02质的培养。教师要对实践锻炼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如团结合作、尊敬师长、吃苦耐劳、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等,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4.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作为教育者,教师自身的榜样示范往往会收到其他德育手段不能比拟的影响。教师对待生活的态度、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会影响到他所接触的每一个学生。甚至可以说,教师本身就是鲜活的德育教材。教师是否认真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实际上就是在通过行动告诉学生怎样工作和生活,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己若不正,何以正人?”“身教”本身就是一種形象的展示,就是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楷模,就是用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学生成长。从教学实践来看,不少学生喜欢某一门课、喜欢听从某个老师的意见或建议,都是因为他喜欢那个老师,而喜欢那个老师的原因就是老师在平时工作中的身体力行。因此,所有的老师,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身修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努力做学生效仿的楷模。

5.与企业共同做好德育工作

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校的学生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有较长的时间在企业中参加实践活动。在学生顶岗实习时,切不可认为学生走进了企业,学校就没有了任何责任,学生的一切就都由企业负责。相反,这个时期学校更应该重视德育工作。因为在顶岗实习时,学生的第一个就是终于走出了学校,可以获得久违的“自由”了,犹如脱缰的野马一样,所有的不良想法和不良行为都迸发出来。因此,学校应该选派德育能力强的实习教师带队,积极配合实习单位,共同推进学生德育工作,让学生与工人师傅同吃、同住、同工作,体验职场环境,增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企业生产规范的讲习、学生实习活动的分析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与此同时,实习指导教师还应该及时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对学生的考核结果,掌握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言行举止,进而及时发现不良苗头,提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将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想法消灭在萌芽状态。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中职教育的重点任务。德育工作的深入推进需要全员参与、全程管理、整体推进才能收到实效。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还要注意挖掘德育的内容,积极创新德育新模式,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社会的幸福,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中职特色的德育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刘富.深化职业道德教育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模式[J].辽宁教育,2017(16):24-26.

[2]杨前,高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5(11):75-78.

[3]陈钢华,陈丽娟,李婷.学校、企业、家庭联动提高德育实效性——中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环节学生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6):88-89.

[4]赵红光.职业教育既要重视专业的教育,更要重视道德教育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7(17):98.

[5]刘勇求.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中去[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6(5):69-71.

作者简介:黄一明学历:大学本科职称:电子商务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德育与就业任职单位:广东省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德育渗透
中职德育工作的四个创新
中职德育课程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提高中职德育管理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