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机构编制档案管理初探

2017-12-16马涛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职数机构编制评估

马涛

摘要:在新时期如何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优化配置执政资源,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是机构编制管理部门面临的挑战和新的课题。

关键词: 档案管理;机构编制;

一、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规范性管理

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应深入研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加快制定出台一部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设立配备具体法规,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在法律层面上加以约束和规范。同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每年机构编制部门都要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内的执行情况和法人登记、年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进行一次机构编制核查和清理整顿工作;通过监督检查和集中年检,全面掌握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及人员情况;进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深入了解掌握事业单位职责履行情况和业务开展情况,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等,作为事业单位机构撤、并、留和编制销、增、减的重要依据。

二、做好政务公开,强化编制意识

在机构编制系统加强政务公开,是指通过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并将不涉密的机构编制内容向社会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部门和单位,职责是什么,内设机构是哪几个,编制和领导职数是多少,实有人员是哪些,以便接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还要利用各种媒体多层面、多方位、多角度大力宣传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重要文件及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帮助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机构编制意识,确立依法、依纪、依规管理机构编制的理念,使机构编制理念根植于各级领导干部的心中,提高认识,了解内涵,严格按程序办事。

三、开展执行评估,实行跟踪管理

执行评估是机构编制部门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办法、指标体系,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论证和评价。

评估主要有以下三个内容:

一是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通过评估,检查机关事业单位贯彻执行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的情况,不断增强执行能力,确保政策法规的实施。

二是职能履行情况。通过评估,检查机关、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是否越位、缺位、错位等情况,及时调整职能、落实责任,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实行权责一致,提高效能。

三是机构编制管理情况。通过评估,检查机关、事业单位是否存在擅自设立机构、超职数配备干部、超编进人和条条干预等现象,整改存在的问题,从而严肃机构编制纪律、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促进机构编制工作新发展。

四、]强化程序意识,树立部门权威

(一)机构编制管理是内部行政行为。

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是具体工作的承担者,必须坚持按原则办事,按政策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把好入口、疏通出口,才能树立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权威,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作用,并与有关部门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建立机构编制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机制,真正把机构编制管住管好。

(二)严格执行集中统一管理的程序。

凡涉及职能调整和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增减的,统一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按程序报批,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决定机构编制事项;对有关部门和单位无专题申报、违反审批程序和制度的机构编制送审事项,机构编制部门不予受理;对未经编委、编办研究的重大机构编制问题,党委、政府不得将其列入会议议题。

五、加强监督检查,查处违规行为

监督检查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抓手。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编制意识越来越强。但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反规定擅自增设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机构设置和编制配置等现象,对已经发生的机构编制方面的违法事项,应当及时查处,以防止同类事项的蔓延,所以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势在必行。

及时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法规的人和事进行严肃查处。凡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超设机构、超编进人和超职配备领导干部的,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及时查处、限期纠正,落实责任追究。要在中央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监督检查各项规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实体性、具有可操作性的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和处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行政责任,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做到责任追究要有法可依、便于操作、能够落实到位。

六、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继续坚持机构编制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和“一支笔”审批制度,坚决从严控制机构编制,大力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创新。要特别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努力营造基层体制机制创新的良好环境。

(一)建立编制宏观管理的机制。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机构编制“零增长”的要求,研究探索新形勢下控制编制总量、调整人员结构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立管政策、管总量、管结构的机构编制管理新机制。根据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环境变化和财政能力状况,综合考虑各地人口、面积、行政区划、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研究确定全省各级行政编制总量和公共服务规模。

(二)建立编制动态管理的机制。

在控制好编制总规模的同时,开源节流,弹性调控,有减有增,动态调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职能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机制。

强化机构编制部门的督查职能,建立和完善督查制度。跟踪重大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重点督查新增机构编制的有效运作。加大对机构编制规定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探索领导干部机构编制离任审计办法,建立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责任追究制度。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新变化,就需要档案工作者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种种挑战中应对自如。

参考文献:

[1]洪秋.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J].华章.2010(18).

[2]郭未艾.高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建议[J].科技信息.2008(29).

[3]张敏英.改革创新是推动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必由之路[J].华章.201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数机构编制评估
国务院6部门核减数百个编制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超配”干部如何消化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