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策略研究
2017-12-16任辉军
任辉军
【摘要】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认知经验不足,还处于人生观的初步建立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能很好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利用学生对生活的经验,在结合真实情感的基础上,感悟做人的道理,加强学生“知与行”的和谐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本文主要就是根据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去分析生活化的课堂带来的实际效果,确保小学生能够在起跑线上打下基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未来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69-01
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培育主要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而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必须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之一,也是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基本方法。通过学生应该具备的这些素养以及这门学科的素材基础进行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做人的正确观念,成为自觉自律身心共同发展的未来栋梁。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为了能够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就需要老师去思考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如何更好地贴近生活,要努力地去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和实际的生活内容紧密的联系起来,并且给到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还原生活化的场景,让他们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但品德与素质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的去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积极地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本身就是生活化的学科,而且小学生这个阶段,虽然培养习慣以及吸收知识的速度比较快,但是对于社会与基本的品德认知是缺乏足够的经验,因此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能够加强他们在这方面能力的提高,比如说三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中,首先第一部分是夸夸我自己,教师可以针对这个教学内容去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优势,并且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并且积极的引导他们去通过学习或者互帮互助来弥补自己身上的不足,实现全面发展。第二部分的温暖的家,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给到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家庭的温馨,理解爸妈对他们的关爱,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通过发言的方式培养学生敢于把爱家人表达出来。第三部分的我爱我们的学校,第四部分家乡的山山水水等等,都是比较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基础的框架去逐步的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感受到自己生活的环境多么美好,使得知足常乐、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够陪伴他们一生。所以这门课程展现出来的生活化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小学生最正确的理解身边的人或事,以此来提高他们除了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外的能力与认知。
二、课堂活动生活化
创设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并营造合理的生活化场景,两者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真理,加强自身的理解认知,更好地帮助他们吸收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活动生活化的设计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利用现有的学习素材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和观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比较正确的思维方式,该如何处事做人,通过教学活动去发现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乐趣,让他们意识到家人无微不至的爱,感受学校培育的努力,培养感恩之心,欣赏他人,保家卫国的价值观。所以像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方式,能够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都能够有深刻的印象。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就需要我们在最初的教育中去培养爱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比如品德与社会第三部分我爱我们的学校,教师就可以设置生活化的课堂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认真地观察学校的风景,去感受文化的气息,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明白,美好的环境是人人都要努力去维护的,不能因为不方便或是其他种种原因而将垃圾随意的扔在地上,这样就会破坏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这种资源的教材内容,通过户外活动的体验方式,也是小学生比较青睐的一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另外也能加强他们对于做人做事方面的认知与感受。
三、教学情境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素质的人才,而这并非其他专业课程所能代替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提升,可以培养学生的素养以及身心,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素质的未来栋梁。所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在生活中去展现最贴近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情境,才能帮助学生感受到素质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其中的乐趣。所以生活场景再现的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教师要运用生活的场景作为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到特定的现场,让他们主动去思考社会上、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去感受父母是如何爱护自己的孩子,感受有素质的人在做人处事方面是如何表现的等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好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去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样能够还原英语的生活化场景,去让学生发现英语的魅力,感受外国文化的气息。因此每个学科的生活化情境创设都能够为小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而社会与品德中的学科通过教学情境生活化,比如教材中温暖的家这一堂课,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表达自己的父母平时是如何照顾自己,生病的时候多么的焦虑不安,能够认可自己每种想法与做法,成功的喜悦会跟你一起分享,失败的伤感也会陪伴自己一起度过等等,将一系列生活化的细节在课堂上表达出来,既能推动教师的教学流程,也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无限的爱,从而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恩,学会理解,要孝顺,长大之后要报答父母,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具备的认知,培养的正确情感表达。所以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意义也是不容小觑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已经成了教育的重中之重,未来的人才也需要综合能力强、素质高,所以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做一个好人,有素质的人,生活化的教学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理解教材内容,更好的成为有素养的人。
参考文献
[1]王瑞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36).
[2]王子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6(36).
[3]孙兴贤.小学思品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科学故事博览,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