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7-12-16包春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摘要】通过高中数学教育,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系统的鍛炼和加强,这不仅为后续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等高深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也至关重要,必须得到充分重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巧用数学工具、开展“数学建模”活动以及构建开放课堂教学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53-01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所必须借助的一种工具。通过高中数学教育,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系统的锻炼和加强,这不仅为后续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等高深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也至关重要,必须得到充分重视。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参与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希望对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一、巧用教学工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新颖的数学应用软件来制作图片式、阅读型以及程式化的课件,还能制作出在教学现场就可以灵活变化的,并能按照教材要求进行灵活计算、推理和作图的课件,将传统的讲授式课堂转变为研究型教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效。

例如,在讲授“切线长定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自主画一个圆O,并在圆外任意确定一点C,最后再让他们过点C向O作切线。学生在进行上述操作的过程中知道过点C可行成两条切线CE和CF,并且两条切线分别与O都各有一个交点E和F,如图1所示。通过让学生对切线进行自主观察和猜想,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CE和CF相等的现象;然后再借助几何画板中的度量工具,直接得到CE=CF。此时,不需要教师再进行引导和提示,学生自主就进入了寻找证明的思路,比如利用切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关系,很快就证明了切线长定理。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深入探究,比如判断OC和EF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OC垂直平分EF。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将切线长定理的教学转化为了一个对几何图形内涵数学原理的推导,这样比单纯地讲授更能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也多角度、快节奏地探索出了数学知识,既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培养了他们对待实际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数学归纳能力。

二、通过“数学建模”的活动和教学,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数学建模”是最重要的一种数学能力,同时也是高中数学课程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为了落实这一点,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模型化”,促进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形成。

现实中,开展数学建模教学要注意先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数据,将现实或题目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在模型的指导下帮助他们进行正确思考。例如在讲授“排列组合”时,教师就可以将现实中的彩票中奖问题引入,让学生就这一问题的数学建模过程进行探究。福利彩票中有一种“双色球”玩法,就是购买者先从33个红球里选择6个红球,然后在从16个蓝球中选择一个,最后与开奖彩票进行对比。其中,一等奖为红球和蓝球全部选中,即“6+1”;二等奖是红球全部选中但未选中蓝球,即“6+0”;三等奖为选中5个红球和一个蓝球,即“5+1”。学生通过对中奖概率问题的建模探索,就成功地抓住了排列组合的重难点。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上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借助模型进行探索和求解。

三、开放课堂教学机制,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所以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自主探究来积极思考,进而达到收获数学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目的。这样的教学目标就要求必须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构造出“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的开放课堂教学机制。与讲授式教学模式相比,开放课堂教学机制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开放模式还利于开展外显型学习活动,进而帮助学生实现从表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教学活动中要尽量避免由少数学生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这也是开放课堂教学中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只有让全体学生都亲自动口和动手,甚至对部分“困难”学生创造一个倾斜政策,才能真正发挥这种教学机制的作用。

例如,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难点,学生不易掌握,此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班级学生划分为A、B、C三层,针对不同层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互动参与程度。针对A层学生,要求其必须掌握椭圆、抛物线以及双曲线等基础知识,而且要积极主动的带动周围学生共同参与开放课堂的互动;针对B层学生,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将一些中等难度的知识点思考和发言机会留给他们;对于C层学生,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较差,要引导他们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思考和探索,将课本中题目的解题思路发言机会留给他们。这样以来,全班学生都共同参与到了课堂互动和发言,即使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不会感觉到学习的难度。

四、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求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巧用数学工具、开展“数学建模”活动以及构建开放课堂教学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江志伟.简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意义及策略[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2):93.

[2]满泽刚,冉苒.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32):162.

[3]石军.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4,(11):3.

[4]唐赛娟.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17.

作者简介:包春芳(1982—),女,汉族,本科,高中数学教师,宁夏青铜峡市人,工作单位: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主要方向:高中数学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