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性人才培养

2017-12-16谢淇霖谢宛芸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创新性人才培养

谢淇霖 谢宛芸

【摘要】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急需大批具有真正实力的创新性人才,而各高校正是为国家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的地方。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数量扩张的高速发展,但当前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却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改变原来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材和实践教育,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高校教育;改革;创新性;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35-01

知识经济的今天,应试教育的高分低能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进行教育改革、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培养出有强烈创新意识和极强创新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就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性人才培养,作了探讨、得出了以下总结。

一、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大背景

在当代的大学教育中,功利主义、追逐名利现象严重,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创新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到达深处,部分学生机械化地上课下课,缺乏思考希望期末考试能够通过就好。更有大学生将大学考试成绩、学分和排名当作是学习的唯一目的,“唯分是图”而不择手段、盲目攀比而陷入非理性的状态,现实功利,死记硬背、不动脑子、不会创新。

高校教育中,教材和教学内容及方法不能与时俱进,教程和知识的实用性差,致使学不能致用,与实际脱轨。有些大学生在校园里成绩优秀,走上工作岗位或步入社会后却发现教材上的内容与实际相去甚远,甚至不知如何下手去学习新知识和适应工作。“高才低能”的现象令人心痛也倍感惋惜,教育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实践经历,着力培养有学识、有能力、有创新意识的大学毕业生。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增大,近年来,随着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持续升高,加之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市场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如何让高校毕业生能够快速地适应市场的强竞争性、并保持相应的人才优势是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如今国内高级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国内高校的办学能力同国际上高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液不够重视,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同整个市场的需求形成了断层。实行高校教育改革,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高校毕业生市场竞争优势,满足市场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

1.加大对高校教材研究和建设力度

教材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才培养服务,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与课程结构体系相协调,强化顶层设计,组建学术造诣深、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足的编写队伍,注重吸引行业人士参与教材建设,积极与其他高校、企业及研究所联合编写,加强协同创新,强化教材和学科特色。内容选择上,反映教学需求及社会需求,尽可能向多层次发展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同时注重教学设计一体化,增强教材的系统性。在编写思路上,抛弃教条化的编写方式与内容,不盲目追求“绝对真理”与“标准答案”,强化对学生兴趣、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面对知识、技术的日益更新,必须将一些新的科研成果、科研方法吸纳到教学中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重塑高校办学理念,引导学生观念,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创造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实现学生在掌握了知识的前提下,能够独立的去完成有价值的、创造性地的智力活动。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应试教育必须向素质教育转变,由素质教育向创造教育深化。因此,各高校在教育改革制作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和重塑高校办学理念,要以培养有知识、有创新能力,会学习、敢创新的新型人才為目标,正确的引导大学生不读书、不死读书,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的机会或课程,帮助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大胆创新。

3.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效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作用巨大;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业务水平,建设一支高效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高校完善的高校用人制度,实行课程讲授竞争上岗,要竭尽全力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创新意识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教师队伍,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安心教学、潜心专业;完善对教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教材、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体系上创新创造,推动高校改革、创新教育工作稳步向前。

4.改变旧的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利用新媒体或探索性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及时采取适当措施调节课堂严肃的气氛,打破应试考试中学生被动地学习的局面。充分利用算机辅助教学、网络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科技手段,把活跃的学术思想引入课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开放式课堂环境;加强实验内容的改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对学生开放实验室,使学生能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实验目的向设计性、开放性方向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内在动力,注重学生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让高校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6.开设形式多样的讲座,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创新育人的氛围

二十一世纪的高校是开放的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利用校园这个大环境、好环境,根据学习培养需求,聘请国内外各行各业的优秀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举办各种活动,加强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专家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智慧、拓宽视野,让思想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实现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敢于创新的校园氛围。

三、结语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要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依靠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培养更多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能从根本上说解决我国创新性人才的稀缺。进行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我们必须把教改和创新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以促进国家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昭英.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性人才培养[J].文学教育(上),2016,12:156.

[2]涂思龙.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性人才培养之管见[J].兰州大学学报,2000,S2:95-98.

[3]卫飞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项目管理实践[D].西南交通大学,2012.

作者简介:谢淇霖1988年7月,女,重庆人,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本科,学士专职教师,助教,高校教育类。

谢宛芸,1987年5月,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本科,学士,专职教师,助教,医学教育类。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创新性人才培养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