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理工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12-16李亮陈欢欢
李亮 陈欢欢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本文针对理工类学科的教学特点,从理论授课、实验教学、课外实践三个环节重点阐述了一系列促進措施和改良方案。为当前新形势环境下高校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理工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O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20-02
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经之路,李克强总理就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美好愿景,极大鼓舞着广大高校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同时也是当前高等教育体制下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为创造打下基础,最终达到切实可行的创业条件。理工类学科通常包括理科和工科专业,是自然科学和客观规律的融合,本科教学上往往是重点讲授经验公式、实验大多仪验证性项目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性思维极易被默守陈规的教学模式所束缚。因此,培养理工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必要对当前的教学模式作进一步的思考。
一、理论授课环节
目前,理工类本科院校的理论授课特点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被动式的被灌输以各种公式和法则。由于学科理论性强极易脱离实际应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极易产生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极大的束缚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1]。为避免这种现象,首先应把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下放至学生,由教师灌输变为引导。比如把某个公式的产生背景作为问题提出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由好奇心和探索求知欲的驱使学会推导的过程,举一反三进而学会其应用。其次,注重“由量至质”的转变。理工类学科课程大多教学任务较多,学生学时所限往往“消化不良”,对所学知识浅尝辄止,甚至“熊瞎子掰苞米”。因此,在专业授课课程设置上应由大而全向精且专转变。按学生兴趣把专业培养方向细分化,这样使得专业课程的设置精简化、专门化,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爱好选择相应的系列课程能够更好的掌握本专业技能。基于现有授课学时的基础上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专门型科技人才。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以更好的展现和发展。最后,在授课环节应及时更新专任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专任教师一般都承担着相应的科研任务,其中一些项目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学生对本专业的前沿技术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课本上对于新知识、新理念的介绍较为泛泛。专任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应把该学科的前沿技术及新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引用现有的基础理论知识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通过吸收新理论、新成果,才能基于现有知识体系发现新观点、新问题,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二、实验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是理工类学科重要的教学环节,是理论知识的再现和验证补充。目前,理工类实验项目的开展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即由教师讲授、演示示范;学生操作、完成报告的一般授课模式[2]。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表面上由学生自主完成了实验验证过程,其实整个过程中每一步都被教师牢牢的设置好,因此也是一个被动学习的模式。鉴于此,应着力开展设计型、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得学生自己有目的、有步骤地去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任务。其次,着力更新老旧实验设备。现有理工类实验设备大多侧重原理验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被现有规律和法则限制住自我的发散思维。工程应用型仪器设备大多不再是单一的理论验证,而是综合该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设备。引进适应现代工程应用型实验仪器设备,有助于学生掌握现代化科技理念和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专业职业技能更能够扩宽专业领域视野,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本学科相关理论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因此仪器设备的更新更有助于学生对新理念、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对现有知识的再认识、再总结。只有把探索和学习过程留给学生,才能更好的认识现象、掌握方法、总结规律。开放性实验学生不再是简单、被动地验证基础知识,而是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包括学生参与的各类实习、兴趣小组、科技竞赛等,是理工类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得以展现的重要源泉。通过实习可以接受到来自生产实践的各类实际技能,开阔视野有助于掌握现有工程技术手段,是创新的基础保障。让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团队的项目攻关,组成兴趣小组由导师带队可接触到前沿领域的纵向课题的研究和横向课题的实际应用,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生产力[3]。这样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完善知识体系,吸收先进经验并使得发散性思维得以验证。除此之外还应重视并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科技竞赛的命题往往设置一个目标要求团队成员自主设计一套解决方案,是发散性思维和知识理论体系重要的检验战场[4]。重视科技竞赛的参与,可以巩固书本理论知识,对于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理论一般需要再吸收、再创新才能完成比赛要求。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从一次次失败中反复总结、尝试、验证才能一步步接近成功。同时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韧性、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都着重要的意义。由此,基于第二课堂可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创新轨道,激发创新思维和潜能,不断探索尝试中学习和创新。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代赋予高校育人的历史使命,大力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教育教学体制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必经之路。只有让学生独立思考,让课堂走出教室、让更多知识从书本外消化吸收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坚义.地方高校理工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其试运行机制的探索[J]物理与工程2017(2):65-70.
[2]吴方鹏.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业创新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5(2):278-279
[3]苏玉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4]张恩韶,李清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2):73-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