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2017-12-16杨志敏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多元化初中语文

杨志敏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今学生的课堂需求。初中的语文课堂,若不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使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因此,我们要通过对多元化教学的正确认识,实现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

初中时期的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适应区别于小学内容的全新教学模式,又要为高中阶段语文知识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但是,目前初中语文仍然沿用过去缺乏激情与热情的“灌输式”教学,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丧失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将学习中的多种元素拼凑在一起,在教学思维、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進行创新,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一、初中语文实现多元化教学的现实基础

如今,初中学生的思想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日趋成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采取原有的观念,而是需要借助多元化教学理念,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从多角度去考虑语文教学效果,从而确保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

(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有力的敲门砖。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培养和巩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就会增加,并会以自身的积极行动来完成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顺畅实现,老师的语文教学目标也就随之实现。可见,良好的学习兴趣,是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的重要条件,兴趣在,快乐氛围就在,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就会好。

(二)学生学习语文的坚定信念

很多学生即便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但是一旦真正进入学习过程,就会发现语文学习并非那么容易,反而有些枯燥,尤其表现在语法、阅读分析、修辞知识等方面。因此,他们往往产生了恐惧心理,思想上有了很重的负担。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地面对语文学习,打消疑虑,树立学好语文的坚定信念,必然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坚韧性格

很多学生往往喜欢避重就轻,遇到容易学习的章节就显得很轻松,遇到比较困难的内容就显得低沉,丧失了学习兴趣。可见,学生应当拥有坚韧的性格,面对困难时,要学习坚强地面对,而不是退缩。学生一旦拥有了坚韧的性格,语文学习过程中,便再也不会被语文学习的难度所吓倒,反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与老师一起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二、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主体错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发凸显,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与当前素质教学要求相违背。在45分钟教学中,至少有35分钟时间是教师在讲,仅留较少时间给学生思考或者讨论,长此以外,学生在主动思维、主动学习方面的能力将严重欠缺。例如在讲授诗词时,教师往往是根据教学大纲强行将诗词所表现的中心思想灌输给学生,丝毫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思想及接受知识的差异,也没有考虑到以学生现有的人生阅历是否能够理解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到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二)缺乏师生互动讨论

语文学习所涉及到的知识面较为广泛。在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借助有效的讨论能够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互动和讨论中学会总结、学会运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讨论交流较为贫乏。虽然有些教师会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小组讨论话题,但往往是只有小部分学生在进行思考并发表意见,多数学生并没有参加到讨论和交流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和意见。

(三)学习能力较弱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运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已经逐步开始普及。但是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认知和使用上还存在偏差,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被弱化。例如,一些教师单纯使用PPT进行授课,而忽略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导致学生产生只需要拷贝PPT内容而不需要认真听讲的错误思想。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本应促进学生发展,但由于认知不足、使用不当等原因,反而在学生能力培养及发展方面起到反作用。

三、如何实施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

实施多元化教学是一个精心安排的教学工作,教师要在充分结合初中语文相关课程内容上做出相应的转变,把语文朝着既定的教学设计,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教学研讨。

(一)要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肯定,不断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新的意见观点。如教师在指导关于大自然的文章书写时,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感受大自然。

(二)进行必要的分组讨论

教师可以把语文教学遇到的问题,应放在课堂上大家分组讨论对问题的看法。这种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学生对问题进行了独立思考,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对语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出发点,就是要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及时对学生做出合理指导

当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教师要为学生及时提供帮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行下一个知识内容的学习,而不是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茫然失措,或者是学生对相关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对后面的学习认识受到错误地阻扰。

(四)引入多元化的课外活动教学形式

初中语文多元化课外活动的开展,应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掌握的基础上,尽可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课外活动,并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参与的学习效果,并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在活动参与时的创新力。比如在学习《风筝》一课,全文的重点设置在作者对童年放风筝的回忆,由此引发有关童年的深思,而初中生由于正处于此阶段,人生阅历不够丰富,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外活动中,通过室外放风筝的活动来感受这个年龄阶段的童真,从而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与家人对自己童年活动的支持,思考作者文本中表达的观点,更好地理解文本。多元化课外活动的引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语文知识教授忽略学生思考角度的瓶颈,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教学形式显然无法适应社会对学生多元化思维与个性化学习的要求,而对应的多元化教学形式应该成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应用方向,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善于总结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创新的眼光和针对性的间接专业研究各种教学方式融合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多元化初中语文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淘气包马小跳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