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院校公共类舞蹈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方向
2017-12-16杨琛
摘要:近几年来,高等院校专业的舞蹈教育在我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专业特色越来越鲜明。提高教学质量,为舞台输送高素质的舞蹈人才成了各本科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随着,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正在悄然兴起,各学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上,在教材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在公共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中,探讨舞蹈教学改革的方式,无疑对进一步深化公共类舞蹈教育改革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课;舞蹈教育;教学改革
一、本科舞蹈教育學困境剖析
在高等舞蹈教育这一层次,由于在我国舞蹈专业教学在培养目标、办学理念上就曾存在过很多分歧,但是这些问题随着多年来办学的深入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专业课程的开设也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但是,作为专业课程之外的舞蹈公共教育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舞蹈公共教育缺乏理论上的引导与政策上的支持,越来越处于边沿化状态。近几年来,许多社会的有识之士一再呼吁: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这多少为舞蹈教学的生存找到了一些依据,但是,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我们的教育行政各级机构还没有相关的政策或指导性文件来指导和保证舞蹈这门公共课程的开设,这就导致了公共类的舞蹈课程开设的边沿化状态,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其教材也是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第二,本科舞蹈教学改革在困境中摸索,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一直以来,从事本科舞蹈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们也力图走出困境,积极探索舞蹈教学改革的路径, ,有关本科舞蹈教育的研究机构越来越多,学校能够积极深入地开展教学改革,主动探索公共类舞蹈教学的新模式,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有的学校开设了一些舞蹈选修课,学校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没有形成一系列完整的体系。第三,本科舞蹈教育改革在方向上存在分歧,在现阶段,有些本科院校在舞蹈教学改革中迈出了较大的步子,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学生能力的要求设置舞蹈课程,确定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自有专业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内容。这种改革思路,固然使舞蹈公共课程在与专业课的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生存机会,也确实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
二、公共类舞蹈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本科舞蹈教育处在前所未有的困境当中,与本科教育迅速发展的趋势极不协调,积极探索一条引领本科舞蹈教育冲出重围的道路,找出一条适合本科舞蹈发展的路子,是目前本科舞蹈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本科舞蹈教学改革的出路在哪里呢?首先,要走出本科舞蹈教学改革的困境,最关键的还是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关注和重视。在长期的本科舞蹈探索中,笔者深深地感觉到目前进行的种种探索都是比较盲目的,零碎的,不系统的,几乎就是极少数人的一种个人行为或者几个人的行为,没有与外界形成合力。如果能够设置专门的机构或成立专门的组织来开展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研究与探讨,借助集体的力量来规范和统一本科舞蹈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步伐,我相信,语文教改的步伐会迈得更稳、更快。当然,由于每个学校的办学历史、师资结构、学生组成等都存在很大不同,在改革过程中不可能千篇一律,总会有一些共性或相通之处。近年来,笔者连续参加了湖南省本科舞蹈教育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年会,感觉很有收获,也很有感触,在交流过程中,开阔了眼界,也受到了很多启发。但是,像这样的组织在全国好像仅此一家,而且大有因为缺少资金而难以为继的趋势,就连每年仅有一次的年会,参加的人数和学校是越来越少,很多老师不是不想参加,而是得不到学校的理解和支持啊,笔者担心如果连这样的机构都不复存在的时候,本科舞蹈教育改革就都只能是闭门造车了,这将极大地影响本科舞蹈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效果。其次,要走出本科舞蹈教学改革的困境,我们还需要一批改革的先行者,克服困难,勇于实践,提高认识,找准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在现阶段,应该说,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已经深刻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也理性地意识到本科舞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在目前情势下,由于受客观原因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本科舞蹈教育改革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还没有走出一条比较成功的或者说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路来,所以,在此背景下,我们的改革先行者们要克服种种困难,找准改革的方向,勇于实践,在专业教育的竞争中求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发展空间,
三、公共类舞蹈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很自然地会带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改革教学方法可以有以下的一些尝试,如根据本科舞蹈课的教学时间较少,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以点带面地教学。用这种的形式,把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专题,紧密围绕一个中心观念或学生必备的某项能力,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的讲解或实战的临场演习;这样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可以运用结合实践类的教学法、组织学习小组学生互帮互学交流法,经典舞蹈作品赏析法,排练舞蹈剧目的演练法等等,还可以增加一些讨论研究课。讨论时可采用分组式、辩论式、设置情景式等,从而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对舞蹈语言的领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改变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教师还可以就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研究性课题。平时教师要特别关注舞蹈热点文化现象,并及时使之介入课堂。还要把舞蹈教育和知识传授相结合,并组织一定的应用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力求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们的编舞能力。
四、公共类舞蹈课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我们要探索与本科舞蹈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办法。采用一种更加动态、多元、全面、立体、公正的评价方式。表演与编舞创作相互结合起来,考试和考查结合起来,定量评价和描述性评价结合起来,侧重对学生舞蹈能力的考查。学生学习的成绩应该主要通过一个编舞以及表演的过程来反映,而不是凭一次综合考试的结果。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结 语:
公共类舞蹈课的目标是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素质,共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基础课程。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的舞蹈课程有着其它专业技能课程无可替代的优势,也就有着其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而本科舞蹈课程改革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我们要重视公共类舞蹈课程的全面推广,,统一教学标准,找准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不断推进各项工作,才能卓有成效,迎来本科公共类基础课程中舞蹈教学的全面改革。
作者简介:杨琛(1980-),女,汉,辽宁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中国古典舞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