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志》《龙泉县志》的有关记载再论龙庆景菇民的历史奉献
2017-12-16张寿橙周昌勇
张寿橙 周昌勇
从《博物志》《龙泉县志》的有关记载再论龙庆景菇民的历史奉献
张寿橙 周昌勇
(浙江省龙泉市金沙张宅,浙江 龙泉 323700)
详细论述香菇栽培《博物志》19字、《山蔬谱》18字、何澹《龙泉县志》185字产生的不同时期及当时香菇砍花法栽培的特征,辨析相关争议问题。并从何澹《龙泉县志》185字撰写时期的相关香菇栽培文献及诗词歌赋较多而得出南宋是香菇产业辉煌的历史时期,进而肯定龙、庆、景菇民在香菇砍花法栽培发展史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博物志;龙泉县志;香菇;砍花法;栽培;特征
在讲述香菇致富的电视记录片《一个农民的贡献》开场白中,有笔者写的一句话:一部1800年的中华香菇史,也就是龙庆景菇民的血泪史。笔者的《中国香菇1800年的史料见证》一文,曾作为2009全国食用菌论坛的主题报告,并在《中国香菇栽培史》中也作了详尽论述。但是,从西晋至北宋这近千年中还是欠缺一些史料链接。此文我们想从另一角度对此再作辨析。并望同仁们对此多作研讨。
1800年的历史依据是西晋张华(232—300)《博物志》卷之三有“江南诸山郡中,大树断倒者,经春夏生菌,谓之椹”19个字(图1)。这句话的含义十分明确,说明当时在长江以南山区,已经有人工伐倒大树用砍花法生产香菇。与此相呼应的还有雍正十年(1762)《浙江通志》引用的《山蔬谱》:“永嘉人以霉月断树置深林中密斫之蒸成菌”18个字(图2)。
图1 张华(232-290)《博物志》卷之三
图2 雍正《浙江通志》所转载之香蕈
这一段话,其内容与张华所记有相似之处,但其进一步说明“霉月断树” “置深林中” “密斫之”(图3)这一砍花法之核心内容。而“蒸成菌”三字在先秦庄子的《齐物论》中曾首度出现,其意思是“湿暑气蒸而生菌”。其内容可以肯定地为龙、庆、景菇民之砍花法。可惜对于《山蔬谱》是一部独立的著作或某一著作中的一部分,其作者及年代等仍无从考 证,但其出现于宋或宋之前是可能的。
图3 《中国香菇栽培史》砍花原图
1 《博物志》19字之砍花法栽培特征
“江南诸山郡中,大树断倒者,经春夏生菌,谓之椹。”这19字显示:首先,栽培地域乃长江以南诸山区,此处之“郡”按魏晋建制,乃州之下县之上的行政管理部门。浙江在杨州之下设会稽、临海、东阳、永嘉四郡,龙庆景属永嘉郡,但此处张华所指乃长江以南的山区,未设定某一地域。概因砍花法栽培,每一菇寮5~7人,即占山地常达百亩以上,以便挑选其中少数树种,且常选深山老林无人管辖之杂木林,以少付或不付山价。张华所记,也说明决非在屋旁小院家庭之菇类栽培。其次,是砍伐大树用于栽培,砍花法栽培香菇,其必选大树或老龄树,否则易腐朽,难以维持多年之出菇。木腐菌中也只有香菇必选大树老树栽培,不像黑木耳可选小树甚至枝桠起堆。第三,砍花后从香菇孢子沉降到大量出菇必须经一至二个春秋方能出菇,“经春夏生菌”也符合香菇生物学特性;第四,“椹”是龙庆景三县菇民对香菇的独有称呼。当时人们对香菇与毒蕈的区别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张华在这19字之后,还写有“食之有味而忽毒殺人”,“云此物往往自有毒者或云蛇所着之枫树生者啖之令人笑不得止治之飲土浆即愈”。张华认为毒蕈系本身之毒或因蛇毒之影响。而“枫树”是香菇栽培至今使用最广泛的树种,其最佳生长地是我国长江以南亚热带丘陵山地,也是香菇砍花法栽培的最适地区。
2 《山蔬谱》18字的砍花法栽培特征
《山蔬谱》的“永嘉人以霉月断树置深林中密斫之蒸成菌”18字是雍正十年(1762)《浙江通志》转载收入四库全书的,转载时后面加了“俗名香菇有冬春二种冬菇尤佳”13个字。在词条的上方加有“蕈”字,说明这里所指“菌”即为“蕈”,亦即香菇。
这18个字出现时间从内容上看应该与张华《博物志》同时期,或在南宋嘉定何澹《龙泉县志》185字之前,原因如下。
笫一、文中所指栽培者为“永嘉人”。按《中国综合地图》(1993版,中国地图出版社)之“西晋、宋、魏、唐时期全图”。西晋地理区分,浙江和福建以及江西和安徽的一部份合而为杨州,浙江在杨州之下分设会稽、临海、东阳、永嘉四郡,龙庆景属永嘉郡管轄。《龙泉县志》(1994)在龙泉沿革一项也写道:“东晋太宁元年(323)置龙渊乡,属扬州永嘉郡松阳县。乾元二年(759)析遂昌、松阳地,置龙泉县,属浙江东道括州。北宋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十五路,属两浙路处州。”从中可知“永嘉郡”这一地理名称在唐代已改变,原永嘉郡所属龙泉已改属浙江东路括州;北宋时属两浙路处州。《山蔬谱》将种菇者称为永嘉人,是沿用魏晋时的称呼,虽不能肯定这本书产生在魏晋时期,但可推论此处描写是永嘉郡存在的魏晋时期。直至民国时期,龙庆景三县皆属处州管辖,现称丽水市,民间也有称处州。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将丽水地区合并于温州,而温州一度称为永嘉,现仍设有永嘉县。而永嘉县与龙庆景相距数百里,历史上从无人栽培香菇,更不知“香蕈”为何物。
笫二、“霉月断树”指在冬春湿度较高,香菇孢子大量发生时砍伐树木,此时空气中孢子密度大,容易定植萌发。
第三、“置深林中”是砍花法香菇栽培的场地特征。惟深林有更多合适的菇树可伐,有适宜香菇生长出菇的环境条件,且少有人来往,可免人畜糟蹋,保证收成。
第三、“密斫之”是对砍花法栽培香菇的精确表述。
第四、“蒸成菌”语出庄子:“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呼前,而不知其所萌”(图4)。是古人对蕈菌生长的认识,也可说明《山蔬谱》一书年代之久远。若其出自南宋何澹之后,应将此种蕈的称谓写出,或写成“蕈”之同音字,如张华之“椹”或何澹之“葚”,而不必写成“菌”。此推论有牵强之虞,仅作辨析。
图4 出菇(谢富忠摄)
3 对《博物志》和《山蔬谱》中的“断”字释疑
也有人对《博物志》的“断倒”和《山蔬谱》的“断树”有疑问,认为均可能指森林中的自然倒木,因而香菇可能是非人工栽培而为自然野生。此怀疑有一定道理,但古文中这个“断”字作为动词普遍使用。如白居易《宿紫阁山北村》中“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这个“断”字的用法和《博物志》和《山蔬谱》中之“断倒”和“断树”相同。
4 何澹《龙泉县志》185字证明南宋时香菇栽培之辉煌
《龙泉县志》南宋嘉定二年(1209)版早在清乾隆前就已缺失,其中香菇等内容是明代浙江右参政陆容(1436—1494)转载于《菽园杂志》时所留下:“香蕈,惟深山至陰之处有之。其法,用乾心木、橄榄木、名曰蕈樼,先就深山下斫倒僕地,用斧班駮銼木皮上,候淹濕,經二年始間出,至第三年,蕈乃偏出。每經立春後,地氣發洩,雷雨震動,則交出木上,始採取,以竹篾穿掛,焙乾。至秋冬之交,再用工徧木敲撃,其蕈間出,名曰驚蕈。惟經雨則出多,所製亦如春法,但不若春蕈之厚耳。大率厚而小者,香味俱勝。又有一種適當清明向日處間出小蕈,就木上自乾,名曰日蕈,此蕈尤佳,但不可多得。今春蕈用日曬乾,同謂之日蕈,香味亦佳。”
这185字在香菇砍花法栽培的历史文献中描述最为精准,且是最早用“香蕈”定名。我们认定这185字出自该《龙泉县志》的主要编撰人何澹之手。但何澹原来写的是“香葚”,与西晋张华的“椹”换了一个草字头。是陆容将原文中11个葚字全部改成“蕈”字。
这185字,是龙庆景菇民的生产实践再现,庆元原与龙泉同为尨泉县,庆元三年(1197)分龙泉之松源乡及延庆乡之部份地置庆元县。何澹香菇之185字见于1209年,与庆元设县仅差12年,三县菇民区之出现远比三县行政区划定为早。从现在菇民区人口分布来看,历史上几占庆元人口之七成,而龙泉、景宁只占3成。历史上菇民出外省栽培香菇绝不言属那一县,而概称浙江人,概因地域上早已连成一片,无县域之分,所以何澹所记实是龙庆景三县菇民之事。
何澹这185字包含了香菇砍花法栽培从专用名词、菇场选择、适宜树种、伐木仆地、砍花技艺、菌丝培育、菇场生态、采收烘干、惊蕈催蕾、质量区别等所有过程。其所记年代为公元1209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是西晋张华《博物志》所写19字栽培的延续。也证明了宋代香菇栽培技术已完全成熟,与20世纪80年代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菇民所实施之砍花法无异。
于何澹185字(1209)之后的14年,天台陈耆卿嘉定《赤城志》(1223),仙居陈仁玉《菌谱》(1245)以及杭州周密之《癸辛杂识》(1232―1298)等均留下了关于香菇的栽培、生态乃至保鲜等的宝贵历史资料,而文人墨客关于香菇的诗词歌赋等更是丰富多彩。足见南宋时期香菇产业已进入辉煌的历史时期。其时日本香菇仍处于野生采集时期,到1664年,铊目法才试验成功,首次收获香菇17.25千克[1]。直至1796年,日本林学家佐藤成裕从《广东通志》中转引何谵香菇185字,编著《惊蕈录》一书,有力地推进了日本的香菇生产,于是日本人将《惊蕈录》一书作为国宝,存于日本水户的图书馆内[2],殊不知,“惊蕈”一词正是龙庆景菇民的菇山方言。
5 结 语
从1800年的历史演变中,我们看到了龙庆景菇民的伟大奉献,香菇栽培史上一点一滴的技术进步都是我国菇民的血汗和智慧的凝聚。张树庭教授在一次交流活动中动情地写下他的内心感受:香菇栽培历史文化的研究,是本世纪人类农业文明史的重要成果,我深为中国菇农的伟大贡献而自豪[1]。
[1] 张寿橙. 中国香菇栽培史[M]. 杭州: 西泠出版社, 2013: 515, 4.
[2] 中村克哉. シィタヶ栽培の史的研究[M]. 日本: 東宣出版, 1977.
S646
B
2095-0934(2017)06-3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