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位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平面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7-12-16邹晓斌
邹晓斌
(于都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赣州 342300)
不同体位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平面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邹晓斌
(于都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赣州 342300)
目的 分析不同体位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平面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平卧位,实验组采用头高10度位。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与麻醉后(5 min)的SBP、DBP、HR,使用麻黄素的情况以及调整手术体位与追加局麻药物的患者数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整体麻醉效果均较为理想,麻醉后5 min时,常规组患者的SBP、DBP、HR波动较大,同时和实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麻黄素使用例数、剂量、调整手术体位患者数量三项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体位均可以满足剖宫产手术需求,但是头高10度位可以更好的控制麻醉平面,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体位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不同体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麻醉平面;血流动力学
腰硬联合麻醉具备较多的优势,尤其是杜绝了硬膜外麻醉组织不全、腰麻时间段等缺陷,具备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已经成为剖宫产手术的常用麻醉手段[1]。但是麻醉平面很难有效控制,如果体位选择不当有可能导致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严重时会危及到母子安全[2]。对此,本文以我院剖宫产产妇为例,探讨不同体位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平面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31例。实验组年龄为22至41岁,平均年龄(28.19±5.49)岁,其中首次分娩产妇18例;常规组年龄为21至40岁,平均年龄(29.92±4.42)岁,其中首次分娩产妇1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均实行常规静脉通道,同时快速补液500 ml,连续检测Bp、HR、SPO2、EKG。
常规组采用平卧位,实验组采用头高10度位。采用L2至3间隙实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成功之后通过腰麻针注入0.89%罗哌卡因1.6 ml,注射时间为15 s,植入硬膜外导管,麻醉成功之后让患者先顺着原本年调整好的手术床躺卧,同时采用面罩呼吸,调整麻醉平面,麻醉平面上升过快时,在躺平后3 min内达到T8的水平,并让患者头部调高10°。在麻醉平面上升国漫时,8 min后达到T8水平,并立刻将患者原本的头高位降低到水平位置,同时追加硬膜外麻醉,采用2%利多卡因10 ml。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与麻醉后(5 min)的SBP、DBP、HR,使用麻黄素的情况以及调整手术体位与追加局麻药物的患者数量。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s”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两组患者的整体麻醉效果均较为理想,麻醉后5 min时,常规组患者的SBP、DBP、HR波动较大,同时和实验组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麻黄素使用、手术体位调节、追加局部麻醉药物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麻黄素使用例数、剂量、调整手术体位患者数量三项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x±s)
表2 两组患者麻黄素使用、手术体位调节、追加局部麻醉药物情况对比
3 讨 论
腰硬联合麻醉相对传统硬膜外麻醉、腰麻而言有着较为突出的效果和价值,在剖宫产手术中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体位对于麻醉效果的影响较为重要,合理的体位不仅可以提高麻醉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对机体的损害[3]。对此,讨论一种行之有效的体位对于腰硬联合麻醉而言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两种体位均可以满足剖宫产手术需求,但是头高10度位可以更好的控制麻醉平面,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体位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1] 孙俊枝.不同体位对剖宫产术产妇腰硬联合麻醉罗哌卡因阻滞平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1):2212-2214.
[2] 陈志强,雷洪伊,叶小平,等.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左侧斜卧位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6,37(1):34-36.
R614
B
ISSN.2095-6681.2017.28.45.02
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