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乐比事件”浅析公众对核辐射恐慌的心理原因
2017-12-15孙伟霞高敏赵琳
孙伟霞 高敏 赵琳
摘要:2017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曝光日本进口食品卡乐比麦片产地为日本核污染地区,由此引发了国内公众对核辐射的恐慌。本文着重对公众出现核辐射恐慌的心理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归纳为:启发式、从众、负性偏差。
关键词:卡乐比 核辐射恐慌 心理分析 启发式 从众 负性偏差
2017年3.15晚会上,央视曝光卡乐比麦片等食品产自日本核污染地区,产地名列禁止进口名单。随后引发公众舆论热潮,网上一片热议,国内各大电商平台火速发布公告,并即刻下架相关产品,所涉企业深圳市有棵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官网向公众发布公开道歉,一时间核辐射污染产品成为公众广泛讨论的话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公众对核辐射的恐慌。本文主要探讨引起公众核辐射恐慌的具体表现及其心理原因分析。
一、公众核辐射恐慌的具体表现
(一)内心感到震惊、愤怒和恐慌。“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人民非常关注的问题,近几年,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一次一次挑战人们忍耐的底线,引起全社会范围的震惊和恐慌。所以,此次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卡乐比麦片事件”一经曝光,引起人们的震惊和愤怒的程度可想而知,因其还涉及人们一直恐惧的核辐射问题,人们内心的恐慌被进一步扩大和強化,进而引起一系列不理智的冲动行为。
(二)出现应激行为反应。人们在遇到突发的紧急事件时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进而引发的行为反应就是应激反应。消费者在得知消息后因为心理上的震惊、愤怒和恐慌,开始对商家进行责骂和声讨、对进口食品监管部门进行强烈指责、甚至出现对自身安全问题的强烈担忧。消费者把自己买到的相关商品扔进垃圾桶,商家下架所有可能涉及核辐射产地的商品以及发表公开致歉和声明,但这些并没有减轻人们心中对食品安全问题深深的担忧,人们的应激反应也没有得到缓解。
(三)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此次事件被曝光在央视3.15晚会上,影响范围大、传播速度快,再加上网络上疯狂的转发和评论,导致出现社会层面的愤怒和恐慌,人们口口相传、面面相议,社会理性降低、逻辑思考减少,人们一时被舆论所影响和控制。消费者因为过度担心自己身体受到辐射,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焦虑不安,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
二、公众核辐射恐慌的心理原因分析
(一)启发式思维模式
身处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天面对的纷杂信息和需要处理的繁琐事务都会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和生存,我们的大脑经过长期的进化,形成了一种快速决策的思维模式,即在对一个既复杂模糊又不确定的事件进行判断时,人们往往依赖一些非正式的经验法则而不是正式的理性分析,以降低判断过程的复杂性,进而减少心理消耗。
此次卡乐比事件曝光后,公众对于此事件的判断正是基于这种启发式的思维模式。首先,人们根据以前一些非正式的经验认为,核辐射都是可怕的、灾难性的,我们的身体一旦被核辐射照射,受到的伤害必然是严重的、不可逆的,这种恐惧的心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于公众内心深处,从未被消除。因此,这件涉及核辐射的卡乐比麦片事件一经曝光,就触碰到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这个事件即被扣上可怕、不可饶恕的帽子,引起公众的愤怒。其次,这次央视曝光的是部分卡乐比麦片属于中国政府严禁进口日本核污染区食品,而并没有指出在国内销售的卡乐比是已经被污染的产品,而人们却自动的认为“进口地不合法”等同于“产品有辐射”,吃了来自辐射地区的食品,那就是被辐射了,一时曾经吃过或正在吃该麦片的人们都开始担忧自己的健康问题,网上一片热议。对于这次突发事件,人们并没有进行冷静、客观、理性的分析思考,而是被启发式思维模式所左右,就做出了简单的推论判断。
(二)从众心理
从众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指群体成员在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时,在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努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现象。
此次卡乐比事件曝光后,由于事件的突然性和信息的模糊性,人们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由事件引起的应激反应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应对,公众的过度反应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网络群体互动不断加剧,观点不断得到强化,一时舆论全部倒向一边。但实际上,大多数人们并没有对发布的信息进行认真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产地是污染区的食品并不等同于产品已经被污染,曝光信息的重点被错误解读,以至于引起人们如此强烈的反应。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当人们遇到与自身生命安全紧密相关的事情,特别是那些一直让人们焦虑和恐惧的事情时,容易拒绝逻辑推理,倾向形象思维,在外界刺激、暗示和相互传染的推动下,就会盲目跟着感觉走,跟着大众走,试图通过与大众保持一致来摆脱焦虑、恐惧和心理压力,进而调整心理上的平衡。正是受这种从众效应的影响,人们对于核辐射的恐惧,以及对卡乐比食品的担忧在群体中来回激荡,相互影响,从而使得这种恐惧和担忧被不断的放大,最终走向极端,形成了群体性的恐慌。
(三)负性偏差
负性偏差,指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物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侯玉波等人(1998)在一项有关评价的研究中也发现,中国人在评价他人的行为的时候,往往是以他人做错了什么来评价他人,而不是以正确的行为加以评价。
首先,公众对于核能的印象就产生了负性偏差。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已经在全世界被广泛的使用,对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相比于核能的这些正性信息,留给人们印象更深刻的是广岛和长崎上空的蘑菇云,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的无人区。这些负性的信息明显更大程度影响了人们对核的认识,一旦核泄漏事件发生,人们头脑中联想到的都是核辐射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即核的负性信息,从而引起人们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此次卡乐比事件,就是由公众对核的恐惧而引发的。加之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更加激化了这种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