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培智课堂中的灵活运用
2017-12-15朱建美
摘要:培智班学生差异大,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较大的要求和挑战,分层教学是一种班级授课制形式下的基于学生差异基础上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较好的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差异问题。笔者结合培智课堂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对分层教学在培智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系列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培智课堂;运用
众所周知培智班学生差异大,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较大的要求和挑战,分层教学是一种班级授课制形式下的基于学生差异基础上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它较好的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差异问题。结合培智课堂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对分层教学在培智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系列的探索和研究。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对象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作业分层。
一、教学对象分层
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必须充分熟悉每个学生。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收放自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培智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水平、自理能力、性格特点、主动性水平等系列因素,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将学生进行分层。
如在一节《递接物品的礼仪》课程教学中中,是这样进行分析的。本班共有9位学生,在日常的观察中,A、B组学生整体有语言能力、会说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个别学生知道双手递物看着对方,但对于递接整体礼仪不够清晰,不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也很少有从对方角度考虑的意识。C组学生几乎无语言能力、对于简单的递接东西都不太能做好,不懂得递接礼仪,需要老师帮助,借助肢体动作来表达。这样,本次课堂共有A、B、C三层教育对象。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是指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水平,提出相适应的分层次目标。一个明确、规范的教学目标既要能反应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发生的本质变化,又要具有可操作性,能被观察和测量。通常我们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在确定整体的教学目标后,我们再根据上面所确定的教育对象分层,将目标细化。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解读,教学目标如下:
1.递接物品时能做到尊重他人:眼睛看着对方并双手递接物;
2.递接物品时能使用礼貌用语:“谢谢、不客气、请”等等。
3.在不同场景及不同角色中能灵活使用递接礼仪
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又细化为:
A层学生:
1. 递接物品时能做到尊重他人:眼睛看着对方并双手递接物;
2.递接物品时能使用礼貌用语:“谢谢、不客气、请”等等。
3.在不同场景及不同角色中能灵活使用递接礼仪
B层学生:
1. 在老师的口头提示下,知道用双手递接物品;
2. 递接物品时,能使用礼貌用语:“谢谢、不客气”等等。
C层学生:
1. 能在老师的口头及动作协助下,伸出双手递接物品
2.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弯腰鞠躬表示感谢
三、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过程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难实施的部分,同时也最考验教师的教育机智和能力。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名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在课堂上,提问有语言能力的A层学生,在情景剧中请有模仿能力的B层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照顾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练习。
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高低与否关系到学生的自我发展。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創造性,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和完善的育人目的的。
四、作业分层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能比较直观的呈现不同层次教育对象对本堂课的吸收情况,能及时反映教师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可以帮助学生较好的巩固知识。鉴于作业的重要性,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就不应该“一刀切”,图省事,图方便。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由易到难成阶梯形多层次的作业从而调动所有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对作业的批改上,也要弹性分析,提出不同的要求,以鼓励C层学生为主。
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前提下,充分的体现个别化教学,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有机统一,它弥补了集体教学“一锅粥”的缺点。尽可能的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最大程度地调动特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有效性,帮助特殊学生走向独立自主。
参考文献:
[1]叶琳,刘文霞.国内分层教学历史发展概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03):5-8.
[2]赖秋梅. 分层教学在培智教育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08):69-70.
[3]肖文琼. 培智学校分层教育中的误区解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2.
作者简介:
朱建美,女,生于1987年—,汉族,江西吉安人,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思想品德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