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体会
2017-12-15王家贵
王家贵
【摘要】 目的:探討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83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状态植入术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结果:683例患者在术后视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术后视力<0.05的患者仅有8例,脱盲率为98.82%;683例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8%(45/683),出现术后角膜水肿9例;黄斑部水肿4例;虹膜损伤7例;瞳孔轻度变性8例;术后暂时性高眼压12例;人工晶体未能一期植入者2例;术后葡萄膜炎3例;683例中有45例患者在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经处理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特别是对基层医院不失为防盲复明手术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 白内障; 小切口;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 囊外摘除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0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0-0167-02
白内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致病原因为: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浑浊[1],外伤、辐射、老化、遗传都是导致白内障的危险因素[2]。老年人为白内障的多发群体,笔者认为:与老年人各项身体功能退化有关。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发展于白内障外摘除术,因具有小切口、操作简单等优势,被广泛运用到临床中,因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无需超声乳化设备,但又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被誉为“适合中国国情的白内障手术”[3]。本文主要研究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了保证此次临床观察的顺利进行,笔者所在医院将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83例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其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眼科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83例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给予患者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纳入标准:(1)耐受性较好。(2)经诊断为白内障。(3)在手术前均签署之情协议书。(4)无手术禁忌证。683例患者中男355例,女328例,年龄48~90岁,平均(64.2±6.7)岁,术前视力平均≤0.2。老年白内障患者636例;先天性白内障31例;外伤性白内障8例;继发性白内障8例。
1.2 手术方法
683例患者在接受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均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检查患者是否有手术禁忌证。麻醉方式选用:常规表面麻醉。在患者上方做结膜瓣,在角膜缘外1 mm处用一次性隧道刀做反弧形隧道切口,外缘3~4 mm,约1/2角膜厚度,隧道内缘于角膜缘内1.5 mm,在患者9点处角膜边缘用一次性15°穿刺刀做一辅助侧切口,前房注入粘弹剂,3.2 mm一次性三角刀在隧道切口内平行穿刺刺入前房,撕囊镊手法撕囊6.0 mm,水分离后,将晶状体自囊口娩至囊带上,晶体后方注入粘弹剂后劈核并娩出晶体,吸出晶状体所有残留皮质,抛光后囊及前囊下上皮细胞,再注入粘弹剂后,植入折叠式后房人工晶状体于囊带内,置换出粘弹剂,水闭侧切口,夹闭上方结膜切口,闭合不良者需要进行10-0线缝合。术后连续3 d换药,并给予患者对症消炎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683例白内障患者在实施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脱盲率及患者在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患者在手术进行中及术后出现任何不适的情况,均视为并发症,如:术后肿胀、虹膜损伤、角膜水肿、黄斑部水肿等。
2 结果
2.1 683例患者术后脱盲率情况
683例患者经过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术后视力<0.05的患者仅有8例,脱盲率为98.82%,683例患者的在术后视力均明显上升,手术治疗效果明显。
2.2 683例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
683例患者在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45例,发生率为6.58%,出现术后角膜水肿9例;黄斑部水肿4例;虹膜损伤7例;瞳孔轻度变性8例;术后暂时性高眼压12例;人工晶体未能一期植入者2例;术后葡萄膜炎3例;45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处理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较高
3 讨论
白内障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眼部疾病,无传染性。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视力减退、模糊、有眩光感[4],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白内障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据有相关学者表示:先天性白内障与遗传因素有关,或者是胎儿在母体的时候晶状体就受到损害。后天性白内障多与年龄、辐射等因素有关,因白内障多发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此也被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5]。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方式,患者的脱盲率较高,由本次试验结果显示,683例白内障患者经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术后视力<0.05的患者仅有8例,脱盲率高达98.82%。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白内障的手术形式也越来越多,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式,将白内障手术的切口减少至1.5~3.0 cm,让白内障手术更接近于微创[6]。虽然超声乳化术更为微创,但是由于超声乳化设备价格高昂,基层的医院还没有购置超声乳化机的经济实力,超声乳化设备的普及还较为困难,所以如何以最小的切口将白内障摘除,成为了广大基层眼科医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结果显示,683例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58%,在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仅45例。硬核一直以来都是白内障手术的禁忌,往往硬核越大韧性也就越大,所需要的切除时间也就越长,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超声乳化技术对摘除软核白内障具有一定优势,但对于摘除硬核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核越大需要的超声乳化治疗时间越长,超能量的长时间释放,会损伤患者的角膜内皮与虹膜。某些程度上会加大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几率[7-8]。其次,超声乳化设备极为昂贵,机械操作时会对患者的晶状体碎核与患者的角膜内皮进行冲击,会造成患者眼内组织的损伤,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能较好地规避此类问题,在植入人工晶体的时候极易受到损伤,具有一定禁忌证的缺点。据文献[9-10]资料显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亦可获得术后裸眼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的良好效果。优于常规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因其切口大,术中虹膜容易膨出,给手术增加麻烦,术后散光大。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切口短,最长不过6 mm,切口在巩膜上,不伤及角膜。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的手术时间约在15 min内,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因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切口较小,也降低了感染几率。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中一定要注意撕囊的力度与形状,要保证前囊口撕的圆,尺寸合适,让人工晶体能较为简单地进行植入,要保证囊口的尺寸,与植入的晶体相吻合[11]。娩核是摘除术后的重要步骤,主刀医师在操作时候,不能强行将硬核强行从切口处摘除,强行摘除可能会损伤患者的角膜,所以在摘除前注意劈核分成两半还是三瓣娩出,这一操作方式较为科学。在手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入粘弹剂,适量的粘弹剂能起到保护眼角膜的功效,先植入人工晶体再吸出皮质,能减少后囊膜破裂的几率。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超声乳化术小切口的特点,同时操作较为安全,比较适合广大基层医院[12]。
综上所述,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国永艳.硬核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6):1257-1258.
[2]李琴.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效果分析[J].家庭心理医生,2015,12(4):89.
[3]刘学峰.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3(17):85-86.
[4]闾志勇,李国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J].中国医学工程,2013,12(9):144.
[5]陈亚娟.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J].心理医生月刊,2012,18(9):402-403.
[6]姚克,姜节凯.小切口手法切核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J].中华眼科杂志,2014,65(3):164-166.
[7]刘小阳.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5):1153-1155.
[8]张艳芳,李诲.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8):1722.
[9]袁军,李燕先,黄焕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房积血的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5,15(3):228-229.
[10]景桂莲,李月礼,岳军.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12例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9):1748-1749.
[11]郭文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硬质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EB/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7(29):5990-5991.
[12]梁裕琴.反眉状小切口手法劈核白内障手术的临床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7):26-27.
(收稿日期:2017-06-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