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树立正确选人用人观的思考
2017-12-15刘小军
刘小军
“治天下唯以用人为本”,这句话深刻揭示出选人用人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同样,党的各项事业顺利开展靠的也是人才,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培养干部、选拔干部、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重要性。
一、充分认识选人用人的重要性
首先,坚持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思想,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其次,坚持“能者上”的选人用人理念,有利于激发广大干部沉下心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从而形成干部既能沉下去干事,又能有途径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导向。最后,树立从基层选拔干部的思想,有助于干部能经过基层艰苦条件和复杂环境的锤炼,具备处理复杂局面和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
二、消除选人用人的陈旧错误观念
陈旧、错误的选人用人观念不仅不能实现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而且极易破坏选人用人风气和党的形象。目前,存在于选人用人工作中的陈旧错误观念有这样一些表现:“官本位”思想、“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的“四唯”思想、任人唯亲、求全责备思想等。
1.论资排辈的惯性思维和做法依然存在
论资排辈是人才选拔中存在的一种传统思维和做法,更是大批优秀、实干人才不能被发现和使用起来的樊篱。它是指根据资历深浅、辈分的大小来选拔和使用干部,并以此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现实中主要表现为选拔和使用干部的时候将“学历、职称、资历、身份”以及“选票、年龄、政绩”等作为“硬指标”,作为人才进出的“门槛”,而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看作“软标准”。一些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的时候只盯着身边的人,眼光不远,眼界不宽,或者相较那些“听话、不求事业有成,只求不出纰漏”的干部,对那些“敢闖敢干,有创新,但出现一些失误”的干部存在偏见和成见,在现实的选人用人中宁肯选择前者保障“稳中求妥”,而不愿提拔和使用后者,从而造成干部队伍缺乏进取心和敢担当的精神,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风气盛行,干部队伍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不能胜任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攻坚克难的新任务。
2.以偏概全,选人用人存在“偏见”现象
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以偏概全是指人们在观察、评价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感受,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现象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一个人优秀的方面扩大为对其整个人的评价,进而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造成“带病提拔”,把“专才”当“全才”使用;一种是不能正确对待犯过错误和有缺点的干部,尤其是对那些在改革中敢闯敢试、真抓实干而受到挫折甚至发生失误的干部。在对待这类人才的选拔使用上求全责备,结果因瑕弃“玉”。这些“偏见”都是形而上学、主观主义思想在党政干部选人用人工作中的反映,是与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相符合的。
3.在选拔使用年轻干部上存在“短见”
干部队伍年轻化,是党的干部工作的基础和重点,这就需要将一大批有创造精神,真抓实干的年轻干部选任出来,充实到干部队伍中。尤其在基层,近年来通过公务员制度充实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干部,这些干部,他们经过基层实践的培养和锻炼,成长很快,培养和选拔这些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是一项战略任务。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依然存在着一些“短见”,认为年轻人不成熟,提到重要的岗位难以胜任工作;有的怕选了“苗子”,失了“位子”,甚至担心年轻人的快速成长会影响自己的前程,这些思想既不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也不利于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
这些思想产生的根源既有错误的权力观和利益观,也有对党的选人用人导向和政策认识不清,习惯于用老思想、老观念看待和解决问题。因此,今天面对我国党政机关选人用人的重要形势,必须坚决摒弃选人用人中的陈旧错误观念,坚持五湖四海、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胸怀,树立重实践、重业绩、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新理念。
三、树立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的大人才观
党在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上特别强调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即“五湖四海”的大人才观。一是不拘一格,打破束缚人才选拔的各种樊篱。束缚人才选用的樊篱有很多种,有传统的思想观念,有不健全的体制机制。邓小平提出“要破格选拔人才,不要按老规矩办事”,打破束缚人才选用的体制之格、常规之格、年龄资质等;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反复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要以用才的胆识,广开进贤之路;加大改革落实工作力度,着力破除旧体制机制障碍,选好用好干部要做到“四不唯”,即“不唯票、不唯分、不唯GDP、不唯年龄”,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选拔干部应当坚持五湖四海,冲破狭隘的地域观念。二是提出用人所长,动态变化的选用人才,反对求全责备。这一选人用人的思想意指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观思想,辩证地选用人才,“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人才是有的。不要因为他们不是全才,不是党员,没有学历,没有资历,就把人家埋没了。”这是邓小平所强调的要用人所长,反对求全责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也谈到了如何使用奇才、怪才和偏才的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那些身怀绝技,术业有专攻的奇才、偏才和怪才同样是人才,并要求:“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四、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权力观
利益观就是一个人对利益所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态度,利益观是制约人们追求和行为的内在动因。权力观,是指人们对待权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权力来源的看法、对权力性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权力观是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干部的基本政治准则,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是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措施。权力观和利益观直接影响选人用人观,如选人用人中是“官本位”观念就是由错位的权力观和利益观所导致。因此,要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他们立党为公、为民用权的权力观和执政观,强化他们人民利益大于天、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利益观,逐步淡化和消除错位的权力观和利益观,从而从根本上保证正确用人观的构建。
(作者单位:中共平凉市委党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