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的融合路径研究

2017-12-15孙建辉李婷

现代情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术出版数字出版

孙建辉 李婷

[摘要]对学术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的融合路径展开研究,能够为我国出版服务的实践进展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对国内外学术图书馆出版服务发展现状的梳理,从外在条件和内在需求上分析我国学术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必要性。从服务内容多元化、合作模式的选择、技术平台支持、出版馆员职责定位、强化出版信息素养教育五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我国学术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的有效途径,并就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实际发展需求的出版服务新模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学术图书馆;出版服务;学术出版;数字出版

工业4.0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全世界带来了智能制造技术的理念,也使信息获取方式得到了创新和变革,信息获取的途径变得更加深层次和多样化,这将使图书馆界重新定义信息组织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新形势下数字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信息交流的模式,推动着学术图书馆要不断探索信息传播和学术交流的新服务领域以及拓展新的服务模式。出版服务作为学术交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越来越受到国外学术图书馆的重视,学术图书馆作为学术传播的重要机构,开展出版服务已成为学术图书馆拓展服务内容和转变资源建设方式的途径,也是其应对数字环境和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的有效手段,学术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1学术图书馆出版服务概况

图书馆出版是指图书、期刊、报刊、会议文献、工作报告、音像等文献形式通过图书馆出版平台以数字出版形式公开发布,以促进网络时代的学术信息交流的一系列有关学术类、原创类、教育类作品的创作、传播和存储等活动。美国图书馆出版联盟(Library Publishing Coalition,简称LPC)将图书馆出版定位为:“一系列由高校图书馆承担的,以支持学术作品创作和传播的活动”。由此,学术图书馆的出版服务主要是指以高校或科研院所图书馆为主体的,在现代化数字与网络技术条件下所开展的,以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组织、传播、利用与交流为目的,通过自身资源与平台将新的研究成果以传统出版、数字出版等形式公开发布所开展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可见,学术图书馆出版服务的主体是高校图书馆和科研机构图书馆,其服务对象是高校在校师生和从事科研工作的群体,其服务的目的是为促进科学研究和学术传播,而它的服务范畴则突破了传统的出版形式,是集合数字出版、印刷型出版、OA出版、机构知识库出版、自出版等广义上的出版服务范畴。因此,这里我们所探讨的学术图书馆所参与的出版服务主要是以学术出版为主的相关内容。

图书馆出版联盟组织(LPC)自2013年最初由美国60多所高校图书馆联合组织成立,旨在促进图书馆出版服务主流化。至2017年,成员已由美国、加拿大扩展至欧洲、亚洲、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共计118所高校图书馆。并且每年都会在LPC网站上公布《图书馆出版名录》(以下简称《名录》),至今已出版至第4版(《图书出版名录2017》),其中收录世界各地高校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及进展的详细情况,包括出版类型、出版平台、组织形式、人员配置、经费来源、同行评议、保存策略以及附加服务等。从LPC的项目宗旨、发展进展及成果可以看出,出版服务已成为国外学术图书馆不可或缺的服务项目,甚至已成为普渡、康奈尔、佐治亚理工、亚利桑那等名校的核心服务。基于此,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国内学者对于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目前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国外出版服务实践进展、出版服务模式以及给我国出版服务带来的启示等方面,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本文拟在对出版服务的研究现状及实践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多角度探讨学术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的融合路径,以期为我国学术图书馆的出版服务之路提供一定的借鉴。

2图书馆出版服务实践进展

2.1国内外出版服务发展现状

通过分析对比2014-2017版的《名录》,揭示了北美以及欧洲等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基本情况和进展,从中可以反映出北美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形式之多样化,出版服务内容之丰富,发展势头之迅速,除此之外,还有强调数字出版、强化优势学科的特点。除LPC组织外,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和学术出版与学术资源联盟组织(SPARC)也对美国高校学术出版服务的发展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ARL关于研究型图书馆未来发展战略的《研究图书馆的问题》研究报告对学术图书馆数字出版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梳理和分析,2012年ARL公布的《学术图书馆十大趋势》中指出,新的出版模式和学术交流方式使学术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已成为一种趋势。SPARC发布的研究报告《图书馆出版服务成功策略》详细论述了出版服务成为北美学术图书馆核心服务项目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图书馆提供出版服务是学术交流生态系统建设的迫切需求。

国外学术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实践进展与其对数字馆藏资源的重视程度、开放存取运动的广泛开展以及社交媒体及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外部环境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国外图书馆的出版服务在组织形式、出版物数量和类型、人员配置、经费、附加服务等方面整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组织形式主要分为集中式、分散式和合作式三种形式,以集中式的组织形式居多。在出版类型方面,2017年的《名录》中指出,各个大学图书馆继续保持传统的期刊、专著、毕业论文、教材、科技报告、会议论文等形式,以毕业论文、期刊和会议论文为主,其中科研报告的数量最多。在出版物数量方面,图书馆出版联盟指出今年出版物数量会稳定上升,详见表l。在人员构成上,很多国外高校已形成了专门从事出版服务的部门或相关组织,设立了专职出版馆员和助理出版馆员来专门从事出版服务,2016版的《名录》显示,设置专业出版馆员和助理出版馆员的成员馆数量已经从0分别上升到106个和57个。在运营经费方面,采取多渠道筹集的方式,以图书馆的业务经费支出为主要来源,兼有捐赠、服务收费、专项基金等来源渠道。據统计,分别有48%和7%的出版服务资金来源于图书馆的运营预算和资料预算,46%的图书馆选择营业收入和运营收入混合作为资金来源,还有12%的机构在2017年选择政府补助金的资金资助方式,10%的机构选择了非本校图书馆预算的资金来源。在合作对象方面,除了与校内相关部门及教师、学生合作外,很多高校还与校外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出版联盟等非营利机构合作,使得跨界合作的形式很多样,合作模式主要由三种:图书馆自设出版社模式、图书馆+出版社合作模式、图书馆与学者、专家之间的合作模式m。在附加服务方面,图书馆联盟出版的《名录》中还指出很多图书馆开展了其他的服务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占领更高的市场份额,详见表2。endprint

相比较,国内学术图书馆的出版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台湾师范大学和香港岭南大学都开展了学术出版服务的探索,分别建立了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出版中心和香港岭南大学图书馆出版服务平台。香港大学2015年也加入LPC,开始从事出版服务。武汉大学图书馆开展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是为全校师生提供的一项实现数据保存、数据管理与数据共享的服务平台。全校师生可以通过该服务平台创建自己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长期保存及对外发布,实现数据共享;同时,还可以通过该服务平台查看、获取、使用本平台已发布的各类数据资源,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北京大学图书馆除了建立机构知识库和开放研究数据平台外,还成立了北京大学数字加工中心,是主要面向全校单位和个人提供数字资源加工、存储和发布的公共服务机构,为北京大学教学、科研和管理信息资源提供集约化、高质量的数字加工和数据整序服务,促进数字化资料的保存、管理和共享。并通过数字加工中心先后建立了“秘籍琳琅”古文献资源库等数字特色馆藏。这些都是国内学术图书馆在开放获取出版和数字出版方面的有益尝试。

2.2学术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的必要性

“十三五”期间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将从传统的资源能力向服务能力转变,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正在深度参与信息资源的生产流通,图书馆参与数字出版是创新信息资源生产流通上下游行业的新业态。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媒体边界的模糊推动了学术出版模式的变革和转型,数字出版逐渐成为主流形式,现有出版模式下商业性的学术出版质量良莠不齐,研究人员对于健全的学术出版模式有着强烈的需求,学术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去中介化”的特點。图书馆是学术出版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学术图书馆的核心使命是促进学术的交流、传播和创新。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图书馆出版服务的衍生速度,也为其奠定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全球性的开放获取运动重新塑造了学术交流的出版和传播模式,促进了学术成果的共享和利用,改变了图书馆传统信息资源的采购和组织模式。外部环境以及数字出版和开放获取政策的发展是学术图书馆参与学术出版服务的外在条件和动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出版界和图书馆的原有界限,图书馆的自身角色和功能定位都随之发生了巨变,图书馆作为资源承载者的身份在弱化,随之作为信息加工者和资源建设者身份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图书馆必须考虑如何重组原有业务结构以提供符合时代需求的信息服务和知识管理服务。学术图书馆作为信息整合中心,掌握着丰富的学术信息资源,具有独特馆藏资源和专业性人才优势,与教师、学生、科研团体、研究机构以及出版社等组织机构都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并且拥有稳定的相对高层次的用户群体,学术图书馆有义务且有能力对学术信息进行挖掘、编辑、整理、加工和出版。开展学术出版服务有助于学术图书馆不再受制于出版商的掣肘,有利于图书馆建立新的资源共享机制来满足科研用户的资源需求,支持学术成果的创作、传播与共享,是提升个性化服务、扩大服务价值的重要途径,是学术图书馆在新形势下深化信息服务建设、加强服务创新的重要手段和未来发展方向。学术图书馆在新形势下重塑的新角色和新使命,及其功能、价值的重新定位是其参与学术出版服务的内在需求。外在条件和内在需求使得学术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势在必行。

3出版服务与学术图书馆的融合路径

学术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要从服务内容、合作模式、运行平台、人力资源、素养教育几方面探索融合的路径。

3.1服务内容多元化

学术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要在出版类型、服务载体、附加服务、数字保存策略等方面制定多元化的发展规划,在开放获取理念下采取促进OA出版、数字出版、机构知识库出版,强化优势学科的多元化服务方式。要明确出版对象主体和出版目标,了解用户多方面的出版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出版服务计划,为科研用户提供科研数据出版等一系列出版服务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在元数据服务、版权咨询、注册许可、成果推广、营销等其他咨询服务方面广泛开展出版附加服务。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出版服务应在数字出版为主的前提下采取按需出版,强调0A出版和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按照馆藏资源布局的需要进行合理规划。

学术图书馆作为学术资源的生产源头,拥有丰富的学术出版来源,在教学科研方面,可以按照学科出版教学教参文献,以数字形式出版实验数据、测量数据、观测结果等科研数据,建设科研数据、科研成果开放存取机构库,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就充分利用机构知识库在本校范围内提供学术成果的管理和出版服务。学术图书馆应将OA资源导航和整合平台纳入馆藏资源建设体系,充分利用本馆资源、人才、技术优势开展多元化的学术资源出版服务。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以及知识产权三者共同成为图书馆促进学术交流的主要创新活动。

学术图书馆的出版服务要重点立足于本校特色馆藏资源和助力优势学科发展。特色馆藏资源包括学位论文、科研数据、会议记录、专家手稿、地图、图册等能突显本校鲜明特色的资源,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大学图书馆就是基于其优势学科地理学和环境科学专业,专门侧重在地图、图册、可视化图集等方面的特色馆藏出版服务;而同属欧洲的哥廷根大学图书馆则将自己的优势学科如环境历史、通讯、医学理论等学科作为自己专业学科出版物的对象,出版物的学科专业特色很鲜明。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彰显东北院校特色,致力于俄语特色馆藏的数字化与再出版。

3.2合作模式

学术图书馆在参与出版服务时要广泛寻求有利的合作伙伴,教师、学者、学生团体、校内出版社、教学部门、信息技术等相关职能部门、校外学术机构及社会团体等都可以成为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合作对象。图书馆出版服务不同于商业出版以盈利为目的的运作模式,要考虑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采取最优出版合作模式来加速学术交流的进程。目前国外学术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合作模式大体分为三种类型:①图书馆自建出版社,如美国田纳西州大学图书馆成立的New Found出版社为此校学术性出版物的出版提供了较好的平台;②图书馆-出版社合作,如加州大学和普渡大学都是走的馆社合作模式,出版社和图书馆优势互补合作提供学术交流和出版业务,国内浙江大学图书馆的图书与信息中心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合作建立浙江大学机构知识库和数字出版项目也是馆社合作模式下的产物;③成立专门的学术出版/交流办公室来推动出版服务的合作与发展,如密歇根大学组建的学术出版办公室(SPO)和亚利桑那大学的学术交流办公室就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发挥作用,为大学图书馆和出版社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重要渠道。三种运行合作模式各有特点,在国外图书馆的出版实践中被广泛运用。endprint

学术图书馆要根据本馆自身情况结合服务现状按需选择合理化的出版合作模式。除了趋于成熟的三种主要合作模式外,学术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参与出版联盟组织以及众筹出版等新型合作模式来寻求出版服务的有效合作途径。LPC、SPARC等非营利性出版联盟组织在推动出版服务发展和学术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成员馆之间学术资源的开放获取和共享,联盟内的成员馆可以利用这一联合平台实现更广范围内的学术资源传播。而众筹出版作为互联网+的新兴产物,是利用第三方众筹平台进行多方融资的一种全新出版方式,图书馆通过众筹平台向企业、公众、社会团体等筹集出版资金用于开放出版,那么融资的一方也就成了图书馆在出版服务上的合作伙伴。Unglue.It平台是美国第一个出现的真正用于图书开放获取出版尝试的众筹平台。虽然国内已有公共图书馆把众筹出版用于商业性的图书出版,但目前还没有学术图书馆利用这种方式开展学术出版。随着众筹这种融资模式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众筹出版这种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将会成为未来学术图书馆开放出版的一个有益尝试,其潜力值得期待。

3.3技术平台

开展出版服务除了在管理和服务上制定详细的规划外,还需要必备的技术支持用于搭建出版服务平台系统。根据北美出版联盟的统计,美国大学图书馆使用的出版平台有30多种,被普遍使用的主要有: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Bepress与伯克利电子出版社共同开发的数字出版服务软件和机构存储平台Digital Commons、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发的开放期刊系统0JS(Open Journal Systems)、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和惠普公司合作开发的DSpace系统、康奈尔大学图书馆设计的DPubS。其中以Digital Commons和OJS/OCS/OMP系统的使用率最高,Digital Commons属于付费软件,用户根据选定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支付费用,开发商负责数据管理服务和系统的维护、更新,目前已被全球几百家学术机构采用;0JS/0CS/0MP系列则属于开源软件系统,是用于开放期刊、开放会议、开放专著的学术成果发布系统;DSpace通常用于跟其他软件系统结合使用,用于机构存储和出版服务;而康奈尔大学的DPubs平台通过模块化设计支持开放获取出版,因其特有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也被广泛应用于构建图书馆的出版服务平台。

各平台系统都各有利弊、各有侧重,选择哪种平台受到用户需求、经费开支、技术保障、系统的适用性等因素的影响,有很多图书馆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出版平台系统来支持出版服务的多功能业务。我国拥有较强技术保障和人力资源的学术图书馆在开展出版服务时,可以考虑在结合国外成熟软件系统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数字出版平台为出版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3.4定位出版馆员职责

出版服务作为创新服务,需要专业实践和知识技能来支持,因此要从人员配置和人才储备方面做好规划和引起充分的重视。国外开展出版服务的图书馆都会设置专门的出版岗位或出版部门,形成以专业人员为主,辅助人员和学生助理为辅的多样化出版服务人员配置,《名录》2017版中,设置专职出版馆员的图书馆数量已经达到了109个。学术图书馆利用自身的资源、技术、专业等优势融入学术交流的全过程之中,成为学术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出版馆员的出现使图书馆跨界成了出版者,成为学术出版的主体,从而体现了图书馆服务的转型与变革,因此明确出版馆员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定位好出版馆员的职责是出版服务顺利进行的保障。出版馆员的职责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要求出版馆员不但要具备数据资源保存与管理、数据开发与维护、编辑出版等学术出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还要具备出版物数字化、数字产品再加工、计算机编程等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学术出版过程中实现学术交流注册、告知、认证、存档四项功能的学术成果转化的生产、传播、保存和归档的一系列工作。除此之外,出版馆员還要负责宣传版权知识及提供版权管理、开放获取政策普及、定期发布出版目录、行政事务协调、出版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等日常工作的协助服务以及元数据管理、编目、托管、平面设计、同行评议、市场营销等附加服务。图书馆还要注重出版馆员的人才培养,通过多渠道对馆员进行从事学术出版服务的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实现出版馆员的顺利转型成为复合型出版人才,要使出版馆员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能够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要把出版服务作为一种常态服务推行下去。

3.5强化出版素养教育

重视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提升信息化服务和功能拓展的有效途径,同样,在学术出版服务中也要注重科研用户群体的出版素养教育。出版馆员不仅是开展出版服务的主体,也是进行出版素养教育的主力军。在科研数据和学术成果的出版与管理服务过程中,加强用户本身的出版知识素养,提升用户在选题、投稿、版权等方面的素养能力,对学术出版服务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渠道和方式来对用户的出版素养进行培训和教育,加强学术用户的综合出版能力,使出版服务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更顺畅地进行。出版素养教育是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二者的有机融合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强化出版素养教育时应充分考虑版权知识和版权意识普遍有待提高的前提,依据用户需求、用户层次、发展现状和方向来设置具体的教育目标和培养体系。

4促进学术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策略

国外图书馆学术出版服务的实践为我国学术图书馆开展此项服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但由于我国的出版政策和体制与国外很多国家有显著的不同,我们在推进出版服务时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模式和做法,要根据国内出版服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交流出版服务新模式。

4.1建立出版联盟,争取多方合作

我国图书馆界可以借鉴国外LPC、ARL、SPARC等出版联盟的方式,在学术图书馆之间建立学术出版服务联盟,各学术图书馆以联盟成员的形式协作参与和开展学术出版服务,推动出版方面的合作、政策制定及资源共享。另外也可以寻求多方的合作者,与出版社、学术交流办公室、校内科研部门等多方机构组成联盟,发挥各方在资源管理、出版编辑、学术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搭建出版联盟平台,联盟的合作方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在人员、技术、经费等方面实现跨机构资源共享,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学术资源传播和利用,提高学术出版服务的协同效应。endprint

4.2主动出击,循序渐进

学术图书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投入到出版服务中去,以出版物的生产和创造者身份转变学术交流体系中的固有角色,由学术资源的仓储机构转变为学术出版机构。要对教师、学生、科研工作者等用户群体的学术出版需求及其对图书馆学术出版服务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明确服务目标,合理规划服务方案和内容,积极参与出版实践和宣传推广,向用户普及开放获取和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理念。学术图书馆的出版服务并不是要取代传统学术出版方式,而是要完善促进学术交流和传播的新型学术出版模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点及面,逐层推进。

4.3量力而行,明确服务重点

图书馆在推进出版服务之前要理性分析主客观因素,对自身的服务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对暂时面临的困难和不足有充分的预估,并合理选择能胜任的服务项目以及适合本馆特点的服务模式,量力而行。对于国内的学术图书馆来说,出版服务还是崭新的尝试,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阻碍,在开展之初就全面铺开也是不现实的,要有所側重、有所取舍,避免跟风和盲从,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服务特点以及馆藏资源明确出版服务的重点,选择符合服务对象需求的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有的放矢,利用自身在资源、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为科研和学术交流提供具有图书馆特色的专业性出版服务。

4.4注重特色出版,兼顾服务多样化

学术图书馆可以以本校优势学科和专业作为出版服务的切入点,在专业化和学科化出版方面彰显特色出版,如此一来可以在宣传优势学科特色专业时带动图书馆出版服务,而通过图书馆的专业特色出版物也可以推广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这是一个双向的推动,进而带动、助力非优势学科的发展。在注重特色服务的同时也要兼顾元数据服务、版权管理、咨询服务等其他一系列附加服务和后续服务,是保障出版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5结语

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邓景康认为,数据出版渐成趋势,科学研究实验、测量、成果数据的开放共享将更加深入推进广泛的全球化协同创新。无论是国外学术图书馆的出版服务实践成果还是国内学术交流与传播的发展趋势,大数据全媒体时代下的学术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有其时代发展的必然性,我国学术图书馆必须重新思考未来自身的定位和角色,出版服务必将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历程上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术出版数字出版
学术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