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多元化境遇及对策

2017-12-15赵志业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7年1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大学生

赵志业

摘 要:在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境遇之一。基于此,文章以陕西省16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他文化形态的引领和渗透、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解读、加强对大學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等方面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2-0080-05

从文化视野进行分析,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主流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建构的过程和活动。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必面临不同的文化形态对自身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这其中尤为显著的是,伴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升,不同“元”的文化形态变得较为活跃,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影响,这就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相应回应。基于此,对陕西省包括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在内的16所高校的3000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多元化境遇》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2936份,有效问卷2910份,有效率为97%。在此基础上,分析文化多元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文化

多元化境遇

所谓文化多元化,从广义的视角来讲,是指在社会中存在着相互作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所组成的文化复合体状态;从狭义的视角讲,是指多种精神文化形态所组成的文化复合体状态。在此,我们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进行说明和论述。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多样化是不同的。文化多元化中的“元”代表的是一种源头,文化多样化中的“样”代表的是一种样态。比如,新自由主义作为文化多元化的一种文化形态,它秉承的源头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而新自由主义可以将其主张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层面,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表现样态。继而拓之,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讲,文化多元化意味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不同源头的文化形态之间的对话和冲突。而文化多样化表现的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其他不同源头的文化形态所呈现出来的样态。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任何文化样态都是多元文化的范畴,而是与我们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甚至是矛盾的文化形态属于多元文化的范畴。新时期我国文化多元化的状态是一主多元,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其他文化形态共生、共存的局面。而在这其中,当代社会思潮作为文化多元化代表,因其理论性、现实干预性、广泛传播性、潜隐性等特点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以当代社会思潮为重点,以社会思潮中影响较大的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为代表和例证①,分析它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二、文化多元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一)文化多元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重视以当代社会思潮为代表的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并不是从价值立场对当代社会思潮的有益成分进行分析,而是“从方法论角度研究如何借鉴社会思潮影响力构成的一些要素”[1],从而增强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与自觉。总体而言,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与当代社会思潮的论辩中增强自己的理论性和说服力。面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采取简单的“大批判”的做法,而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在对当代社会思潮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与其进行有理有据的论战,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正是通过论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彰显自己的文化包容性,并在论战中丰富自己的理论性和说服力。从而增强大学生对其的接受力。二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反思和考虑如何转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宣传的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知识。但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一定差距。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遭遇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再加之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腐败等,这使得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认可思想政治教育所宣传的知识。而社会思潮的一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大学生的疑问,甚至表达出了大学生一时所表达不出来的内心感受,这就导致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比如,在当今社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问题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民主社会主义特别关心这些问题,这势必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对我国这些问题的处理有或多或少的抱怨和不满足,而对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福利模式产生羡慕,从而受到民主社会主义对自己的影响。这也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反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以更贴近大学生、服务大学生的内容和方式开展自己的工作。

(二)文化多元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

消极影响

在文化多元化态势下,当代社会思潮以不同的方式和内容瓦解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这是文化多元化给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最突出表现。具体而言,以前面提到的四大社会思潮为例证,进行说明。

第一,新自由主义的消极影响。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而盛行于70、80年代,它是在西方面临滞胀危机的情况下产生的,现在成为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新自由主义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新自由主义的这种论调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地搬用自由的旗帜,完全置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不顾,责任意识缺失,从而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在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自由是什么”时,有77.8%的大学生认为自由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有限的”,有13.2%的大学生认为自由是“没有任何约束的,无限的”,有9%的大学生认为是“说不清楚”。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能够客观辩证地对待自由问题。但当问及“您觉得人性是什么”时,只有15.5%的大学生认为人性是“大公无私的”,高达41.4%的大学生认为人性是“自私自利的”,43.1%的大学生认为是“说不清楚”。当问及“关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您的看法是什么”时,63.3%的大学生认为“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8.7%的大学生认为“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28%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楚”,处于迷茫状态。郑元凯一项关于大学生集体荣誉感的调查显示,58.8%的大学生更注重在学校期间的个人荣誉,仅有27%的大学生非常重视所在班级的荣誉。这些数据说明,新自由主义的人性观以及在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上,给一些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责任感缺失。其次,新自由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极力主张私有化、自由化以及市场化以达到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诋毁。这种论调在很大程度上让一部分大学生丧失了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信任和信心。在调查中,当问及“对于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关系,您的看法是什么”时,只有28.7%的大学生认为“公有制经济比私有制经济更优越”,17.1%的大学生认为“私有制经济比公有制经济更优越”,高达54.2%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楚”。当问及“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您的看法是什么”时,53.4%的大学生认为“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必须坚持”,26.8%的大学生认为“什么性质的经济成分不重要,能使国家富强就行”,7.4%的大学生“不认可社会主义公有制”,12.4%的大学生处于“说不清楚”的状态。这些数据显示,新自由主义鼓吹的错误思想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影响,使一部分大学生处于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不信任或迷茫状态。最后,新自由主义否定国家干预、否定社会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迷惑一大部分大学生,使他们看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而滋生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文化精神的盲目崇拜,而对社会主义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在调查中,当问及“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国家干预,您的看法是什么”时,67.6%的大学生认为“国家干预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7.4%的大学生认为“国家干预与否不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10.4%的大学生认为“国家干预限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14.6%的大学生“说不清楚”。当问及“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为优越的社会制度。您的看法是什么”时,36.2%的大学生“同意”这种观点,而25.2%的大学生“不同意”这种观点,高达38.6%的大学生“说不清楚”,处于迷茫状态。这些数据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制度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是一部分大学生确实受到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社会主义制度问题。endprint

第二,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开始在我国蔓延。“它以‘理性思考、‘重新评价为名,否定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直接质疑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选择和发展道路,解构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成就,给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的混乱。”[2]具体而言,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五四”运动,认为“五四”运动选择以俄国为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耽误了中国的发展;否定中国革命,诋毁和贬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走向及其取得的伟大成绩;否定社会主义改造,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无异,而社会主义改造已经改错了,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发展;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一系列错误的始作俑者,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历史虚无主义大力鼓吹社会改良主义,以使中国走资本主义之路。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缺乏对历史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实际情况,仅仅凭感官和直觉看待问题,从而对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史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歪曲。在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时,14.4%的大学生认为“可以还原”,55.9%的大学生认为历史“可以认识”,持有历史“不可以还原”和历史“不可以认识”的人数比例分别是25.6%和4.1%。这说明大学生整体上持历史可知论观点,一部分学生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持有历史不可知论的观点。当问及“对于历史的改朝换代,您的看法是什么”时,79.8%的大学生认为“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发展的必然”,9.3%的大学生认为“是破坏生产力的结果”,10.9%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楚”。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能够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客观看待历史的发展,而有少数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没有形成对历史发展的规律与动力的正确认识或处于迷茫不解状态。当问及“你所看到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什么”时,30.1%的大学生认为是“真实的历史”,49.7%的大学生认为是“不完全真实的历史”,6%的大学生认为是“不真实的历史”,14.2%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楚”。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持有理性认同的态度。但是也有少部分大学生受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不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或处于迷茫状态。当问及“有人说,哪个政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最终结果都一样。您的看法是什么”时, 69.9%的大学生“不同意”这种观点,10.3%的大学生“同意”这种觀点,19.8%的大学生“说不清楚”。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虚无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合法性的言论持否定态度,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持否定态度或处于迷茫状态。当问及“有人认为,‘五四运动选择以俄为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耽误了中国的发展。您的看法是什么”时,66%的大学生“不同意”这种观点,9.7%的大学生“同意”这种观点,24.3%的大学生“说不清楚”。当问及“有人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您怎么看”时,62.2%的大学生“不同意”这种观点,12.6%的大学生“同意”这种观点,25.2%的大学生“说不清楚”。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近现代史持肯定和认可的态度,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对中国共产党的近现代史持否定态度或处于迷茫状态。总而言之,历史虚无主义歪曲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人们的民族认同,瓦解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使有些人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第三,民主社会主义的消极影响。民主社会主义不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政治制度上来说,它都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分支或一种模式,它是“当代西方国家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所奉行的,80年代末在东欧某些国家和前苏联流行的一种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的改良主义、机会主义的理论和思潮”[3]。具体而言,民主社会主义的危害性表现为:首先,民主社会主义采取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立场,认为不论是什么理论,只要有用就可以拿来做指导思想,从而以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主张大力抵制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着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调查中,当问及“有人认为,无论什么理论,只要它有用,都可以拿来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您怎么看”时,50.5%的大学生“不同意”这种观点,32.8%的大学生“同意”这种观点,16.7%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根据高向东和李延生的调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大学生占67.54%,剩余的表示不赞同或者不清楚[4]。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但是民主社会主义的传播导致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和偏离。其次,民主社会主义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性和阶段性,认为社会主义没有所谓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不断地追求美好社会的过程而已。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我国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区别,从而很可能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前途的迷茫。在调查中,当问及“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须分阶段和目标的说法,您的看法是什么”时,68.9%的大学生认为“只有分阶段和目标,才能最终步入共产主义社会”,11.5%的大学生认为“有无目标无所谓,只要生活得好就行”,7.4%和12.2%的大学生分别表示“不需要划分阶段”和“说不清楚”。同时,焦凤梅和吴琼的调查显示,高达40.04%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有无目标无所谓,只要生活好就行”[5]。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能够理解社会主义发展是分阶段和目标的,因此能够抵制民主社会主义混淆我国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之间区别的言论。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和目标性,这就给民主社会主义的传播留下空隙。最后,民主社会主义大力鼓吹中国政治多元化,多党制,从而影响人们对我国政党制度的信心。对此,焦凤梅和吴琼的调查显示,69.81%的大学生赞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但也有20.75%的大学生认为我国应该实行多党制或两党制[6]。这说明,我国大部分大学生政治立场坚定,能够在民主社会主义的观点保持清醒和警惕的态度。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受到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对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合理性产生怀疑。endprint

第四,后现代主义的消极影响。后现代主义由于其文化特质的独特性,它从多个理论角度对主流文化进行消解。其中最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后现代主义解构一切的态度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是不利的。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与解构,一方面是持理解和反思态度的,毕竟社会转型期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有拿起理论武器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勇气。但是,后现代主义不仅批判和解构社会的弊端,而且到了解构一切的地步。同时,后现代主义并没有按照自己的理论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这就导致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负责任的,对实践所具有的指导意义是有限的。这种理论的延伸,使得主流价值观念也被当成批判和解构的对象。而对“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之类的价值倡导,后现代主义没有具体的建构和提倡,这势必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价值状况混乱不堪,所以这种态度是有危害的。我们在此拿雷锋精神来进行分析。雷锋是真实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位英雄人物,雷锋精神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一种精神。但是,一部分大学生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认为雷锋和雷锋精神在历史上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国家为了意识形态建设而有意虚构出来的。还有一些大学生虽然承认雷锋的存在,但是认为雷锋并没有那么崇高,甚至故意歪曲和抹黑雷锋。这种毫无节操的解构不论是对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还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都是十分有害的。正如在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雷锋在我国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时,69.1%的大学生认为“真实存在”,而10.9%的大学生认为“不存在”,20%的大学生“说不清楚”。当问及“后现代主义认为,不存在客观的知识和真理。您的看法是什么”时,52.2%的大学生“不同意”这种观点,而21.9%的大学生“同意”这种观点,25.9%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楚”。这足以说明后现代主义怀疑真理、解构一切的立场已经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另一方面,在后现代主义中,所有文化形态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这种倡导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是,这种做法容易导致价值相对主义。同时,这是一种极其忽略我国具体国情的态度。毕竟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现代化建设还在不断深入,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會有不同的文化形态出现,这其中有先进的、合理的文化,也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如果遵循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旨趣,让所有文化形态都在市场上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那势必造成落后文化对市场的部分占有而腐蚀大学生的身心。同时,在国家建设过程中,确实需要用一种主流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投身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而执着于多样化追求,势必会分散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

三、文化多元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之策

面对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采取应对之策。但最为重要的一环是,不论是出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考虑,还是出于对大学生精神家园构建的考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教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带领大学生共同奋斗的思想文化基础。具体而言,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他文化形态的引领和渗透。首先,我们对不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不触犯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文化样态持尊重和包容的态度,给它们提供表达观点和交流思想的平台。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其次,我们要加强对各种文化形态的特点和影响的研究,在与其他文化形态对话的过程中理性分析并合理吸收其有益成分,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从而在丰富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凝聚社会最大共识。最后,对于其他文化形态中具有腐蚀力的、消极的、倒退的成分,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理性引导、批判和教育,防止它们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及其大学生精神家园的腐蚀。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文化形态之所以存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是其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他文化形态的引领和渗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从思想到思想的引导和渗透的过程,而且“最根本的还是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及时总结改革的实践经验,新问题出来抓紧研究解决”[7]。

第二,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立足于中国建设和发展的现实状况而明确提出的。现在中国的最大现实是要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一种现代化的观念,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其进行现代化解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现代解读,就必须与传统价值观进行区分。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与个人层面所倡导的价值观,在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理念,这很容易导致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区分和理解传统理念与现代理念,出现以传统观念来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这样就遮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现代意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现代解读,必须避免用西方的逻辑思维和价值内容来解读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具有字面上的相似性。这很容易导致大学生认为我国走的是西方的老路,从而使得大学生产生困惑。更为甚者,一些西方国家有意模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他们价值观的区别,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他们价值观的复制,从而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他们的价值观以同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必须让大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脉络和历史背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意蕴和中国内涵,进而与其他一些类似的价值观进行深入比较,让大学生意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从而加强人们的文化认同。

第三,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和系统工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第一个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大学生认知和理解的教育阶段。任何事物如果想被人们所接受,都必须首先以全面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想被大学生所接受,就必须首先让大学生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认知。这就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采用大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为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同时,必须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意识。只有加强学习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永久、牢固树立在大学生心中。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宣传力度,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大学生长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树立典型、采用具体事例等手段,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情感连接,大学生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出的真善美,最终大学生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归宿和依托。第二个阶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具体的管理工作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引领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作用,就必须把它融入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具体的管理工作相结合。比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中,实现具体的政策和制度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关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具体组织内部的管理中,使其成为考核大学生的标准之一等。第三个阶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于具体实践的指导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回归实践,才能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这就要求大学生不论是在具体党务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时刻谨记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于指导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换成现实生产力,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大学生构筑精神家园的作用。

注释:

①之所以从这四大思潮分析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基于问卷调查显示这四大思潮 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度相对较高。

参考文献:

[1]邱柏生,左超.从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征看如何增强思想 政治教育的吸引力[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

[2]江先锋.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原因探析 [J].思想教育研究,2012,(4).

[3]佘双好等.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07.

[4]高向东,李延生.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状况及特征的调研 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5][6]焦凤梅,吴琼.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 响及对策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8).

[7]左鹏,厉彦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社会思潮引 领[J].思想理论教育,2014,(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大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