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康复训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2017-12-15何艳芬韦春秀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针灸神经功能

何艳芬,韦春秀,苏 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医康复训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何艳芬,韦春秀,苏 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广西 南宁 530001)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训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及脑病科收治的130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施加中医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训练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训练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部分,其积极的康复训练作用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康复训练;临床护理;神经功能

随着临床护理理论的不断发展,现代护理吸收借鉴中医护理净化,将针灸、药棒循经推按等康复训练纳入其中,临床护理开始走向中西医结合之路。脑卒中作为临床护理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护理难度大,常规护理效果不明显等特点,尤其是脑卒中带来的吞咽困难、行动迟缓等并发症,成为护理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1]。临床事实表明单纯的西医护理无法实现护理最佳效果,需寻找其他有效护理模式特别是康复护理模式予以配合。因此,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行积极的中医康复训练模式,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科及脑病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3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剔除不符合研究条件的41例患者的资料,将45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患者作为对照组,44例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施加中医康复训练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5~61岁,平均年龄(55.21±1.24)岁;脑梗死20例,脑出血25例。观察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55.01±1.21)岁;脑梗死21例,脑出血2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脑卒中常规康复训练,如冷水刺激喉部、鼓励其交谈、定时进行肌肉锻炼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训练,具体内容为:(1)按摩训练。按摩部位依据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为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具体穴位或肌肉、关节位置;以脑卒中带来的下肢关节功能障碍为例,中医按摩人员可适当按摩下肢肌肉,或按摩脚底穴位,45 min/次。(2)针灸:如患者出现吞咽困难,采用温针灸凤池、翳风等穴位,针灸30 min/次。(3)药棒循经推按:①患者俯卧,用药棒沿背部三阳经反复推按,并于患侧夹脊穴处施以药棒穴位点按,顺势施于患侧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②患者仰卧,用药棒施于患侧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阴阳跷脉,继而引导活动下肢各关节。③患者仰卧,用药棒分别沿患侧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反复推按,然后引导活动上肢各关节。药棒循经推按法的手法应缓慢、柔和,频率为40~60次/min,1次/d,45 min/次[2]。

1.3 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神缺损情况严重。护理满意度采用本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共80项,涉及护士工作态度、操作水平、护后感觉等方面,评分选项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生活质量采用改良后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越高为患者生活能力较好、生活质量较高。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 3.1软件初步录入数据,进行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经康复护理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更大,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组别n护理前护理后

2.2 护理满意度

经调查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生活质量评分

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康复训练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n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4540.28±7.3148.27±4.01观察组4440.21±7.2852.28±2.84 t/0.0455.433 P/0.9640.000

3 讨 论

中医认为脑卒中属于“中风”范畴,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及指向性,其标志性症状为吞咽困难、行走障碍、语言模糊等。因此,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脑卒中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最近几年,各类疾病引发的并发症康复训练中,单纯的西式康复训练措施效果不明显,无法实现最优康复效果,影响住院患者康复信心。因此,我院构想将传统中医康复措施溶于西式常规康复训练之间,或许能提升康复训练效果,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帮助患者健康出院。

祖国传统中医认为,气血逆乱为脑卒中病发基础,阴阳失调加重病情,疾病活动期后患者面部肌肉运动能力受限,神经脉络受损,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受损[3]。而中医康复训练中的推拿、针灸等正是通过刺激全身脉络,从而达到重新激活全身神经功能。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西式康复锻炼基础上,加用主攻神经脉络的中医康复训练措施,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恢复患者神经敏感性,助力于其他治疗措施[4]。从护理满意度方面来看,中医康复训练不仅改善患者神经缺损情况,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从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来看,通过定时推拿、按摩等,将萎缩的肌肉及静脉重新激活,恢复患者吞咽、行走等日常行为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这些结果均从侧面证实,中医康复训练已经得到患者的认同,可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中医康复训练秉承祖国中医推拿、按摩、针灸等精髓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康复训练新理念,通过重塑患者受损静脉,优化血液循环,进而改善脑卒中患者并发症,提高日常行为能力,尽可能在患者出院前达到最优康复效果。

[1]刘雨丝,梁 妮,卢 菊.中医康复训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2):153-154.

[2]梁焕英,梁惠志,兰 鹏,等.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脑卒中偏瘫42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6):458-459.

[3]嵇玲瑛,全小明,陈巧玲,等.辨证施护配合康复训练对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4):477-481.

[4]万宝珍,徐雪梅.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3):45-46.

R248

B

ISSN.2096-2479.2017.44.169.02

何艳芬(1975-),女,壮族,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人,大专,护师,研究方向:中医康复护理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针灸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