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拼合宝石的结构类型及鉴定方法*

2017-12-15余炼钢

超硬材料工程 2017年5期
关键词:黏合剂翡翠顶层

余炼钢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德宏 678400)

拼合宝石的结构类型及鉴定方法*

余炼钢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德宏 678400)

拼合宝石,简称“拼合石”,是由两块或两块以上宝石材料拼合黏接而成具整体印象的人工宝石,可用来模仿高档宝石,改善宝石的光泽及耐久性,提高宝石原料利用率及观赏价值。文章系统阐述了拼合石的三种结构类型,黏合剂的颜色及功能,并结合实际解析了五种代表性拼合石的鉴定特征。同时介绍了国标中关于拼合宝石的命名规则,对于广大珠宝爱好者、消费者准确鉴定市场上结构及工艺复杂多变的拼合宝石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拼合宝石;结构类型;鉴定;命名

拼合宝石,简称“拼合石”,是指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同种或不同种的宝石材料分别切成顶、底或夹层,再以黏合剂黏接成型的宝石组合体,它能给人一块珠宝玉石的完整印象[1]。

拼合宝石在国家珠宝玉石标准中被归为“人工宝石”, 即经人工在工厂或实验室加工研制出来的。但相比合成宝石、人造宝石等其它人工宝石,拼合宝石历史久远,早在合成宝石面世之前就广为流传。据说在罗马帝国时代,首饰工匠就用威尼斯松油将三种不同颜色的宝石粘结在一起,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拼合宝石[2]。

1 拼合宝石的功能用途

拼合宝石之所以流行至今,主要是因为它可用来模仿高档宝石,改善观赏性,大大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价值。具体来说,对宝石进行拼合处理可达到以下效果:

图1 欧泊三层拼合石Fig.1 Three layer composite stone opal

(1)以小料拼成大料:将难以加工的多块小宝石拼合制成较大宝石,并使其潜在的美更好地显现出来,如以两块天然钻石组成的拼合石,与单个钻石相比,体积和重量都明显增加,火彩也突显得更漂亮夺目,市场价值亦因此大幅提升。

(2)以低档品代替中高档品:例如,以优质蓝宝石做顶层,劣质蓝宝石做底层,可形成质量上乘的优质蓝宝石的外观,但价格上比同等大小的天然蓝宝石低得多,可谓物美价廉。

(3)改善光泽及耐久性:例如,欧泊三层石(图1)是以无色透明的弧形玻璃块(或石英块)做顶层,中间夹层为天然欧泊,底衬为黑玉髓,这种设计不仅能借玻璃的明亮反光使欧泊的变彩更加绚丽夺目,而且使欧泊碎块依附在坚硬的玉髓底托上,很好地解决了天然欧泊硬度低(H:2~3)而容易破损耐久性差的问题。

2 拼合宝石的结构类型

根据拼合石所用材料、结构构造、工艺美术特征,国际上将拼合石分双层型、三层型和衬底型拼合石[2]。

(1)双层型:即由两块材料分别做顶层和底层黏接而成,根据所用材料不同分为同质双层石、类质双层石、异质双层石。顾名思义,同质双层石是由两块相同的材料组成的,其中一块质量好的做冠部,另一块质量差的做亭部,给人以大而美的感觉。例如,两块钻石组成的拼合石(图2)。类质双层石由天然珠宝玉石和相应的合成宝石所组成,如天然红宝石做冠部,合成红宝石做底部,也可由天然珠宝玉石和相应的优化处理品组合而成,如翡翠和染色翡翠组成的双层石。异质双层石是由两块不同材料组成的,如以无色石榴石做顶层,玻璃做底层,拼合起来的仿钻石(图2)。这些拼合石均给人完整天然宝石的印象。

图2 类质双层石、异质双层石Fig.2 Homologous and heterogeneous double stone

图3 三层拼合石Fig.3 Three layer composite stone

(2)三层型:由三块相同或不同种材料分别作顶层、夹层和底层拼合黏接而成。例如以钻石作顶层,无色玻璃作中间夹层、无色合成尖晶石为底层,组成的钻石拼合石(图3)。

(3)衬底型:在透明-半透明的宝石的背部或亭部粘结不透明的衬底材料,即像镜子一样的反光物质,如银衬或锡箔,以加深或改变宝石的体色,增强亮度和透明度,或使之呈现猫眼、星光效应,常用来仿某种天然宝石。例如:将刻有“星线”的金属箔片黏贴在无色透明宝石或玻璃材料的背面,用来仿星光宝石。底衬型宝石因作伪特征明显,常在加工时用底座材料包镶给予掩饰,肉眼观察不易被识破,且外观类似优质的高档宝石。

须特别说明的是,传统拼合石使用的拼合材料为厚板状或片状,拼合面相互平行。但也有拼合石的拼合材料呈弯曲状,拼合面为弧面或球面的。例如,在《Gems》一书中详细记载一种翡翠戒面三层拼合石:顶层是弧面形的白色翡翠、底部被挖空形成内凹的弧面,内凹的弧面上涂上绿色胶,沾上一块与之配合的弧面型白色翡翠作内材核,然后再用一块翡翠封底,最后以包镶的方法把腰上的黏合线遮挡住,具有极高的迷惑性(图4)。

图4 拼合翡翠(弯曲拼合面)Fig.4 Assembled jadeite (Curved splice surface)

3 拼合宝石中的黏合剂

无论何种结构的拼合石,均须用到黏合剂,黏合剂分无色和有色两种,无色黏合剂主要起黏接加固作用,如拼合欧泊、拼合珍珠等,而有色黏合剂除具黏接作用外,则还有增强或改变宝石材料色泽的功能。例如,有一种翡翠三层石[3]是以绿色胶将三块半透明的白色翡翠黏合而成,看起来绿色纯正,翠性明显,颇似天然优质翡翠。又如,以绿色胶将两块无色或浅色绿柱石黏结成仿祖母绿拼合石(图5),使绿色变得艳丽纯正,大大改善了观赏性。

图5 拼合绿柱石Fig.5 Assembled beryl

4 鉴别拼合石的方法技巧

对拼合石的鉴别须结合其特定的结构构造综合考虑,无论双层型、三层型抑或衬底型,均由不同材料组合而成,构造层彼此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及光学、力学性质等多不相同,因此,可以说构造层特性决定了拼合石的鉴定特征。

首先,黏接剂对拼合石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它在黏接宝石材料的同时形成了极薄的液体黏接层[4],具有以下识别特征:①在反射光下放大观察,黏接层表现为黏合缝,且其两侧材料形成对比,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和光泽的反差。②黏接层中常含球形或细管状气泡;③黏接剂固结后,其体积收缩而出现干裂,形成收缩裂纹。

除黏结剂的特征基本相同外,不同材料的拼合石亦有其自身特点,以下介绍几种代表性的拼合宝石的鉴别特征:

(1)石榴石玻璃二层石:顶层为石榴石,底层为玻璃,外观上类似标准圆钻。可从五个方面来鉴别:①将其台面置于白纸上,在光照下可见石榴石投射在纸上的红色圆环影像,即“红环效应”。②用折射仪观测时,可见黏合缝两侧的折射率不同,若将目镜去掉,还可见到刻度尺上的宝石底部映像显现出红色反光,即“红旗效应”。③在紫外灯下观察会发现石榴石无荧光,而玻璃可呈现蓝、黄、绿、橙等各色荧光,荧光差异使两部分的界限和轮廓清晰。④宝石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两层材料中包裹体差异明显,上层石榴石中含短柱状、浑圆状晶体包体,下层玻璃中含气泡、流动构造等。

(2)刚玉二层石:以合成蓝宝石为顶层、玻璃为底层组成的双层型拼合石,其鉴别方法如下:①光性检测:在正交偏光镜下将拼合面垂直载物台转动360°,合成蓝宝石呈四明四暗消光,而玻璃呈全暗或斑纹状、栅格状异常消光。②在显微镜下放大观察合成蓝宝石中见“未熔粉末”和弧形生长纹,而玻璃中则含独立的球形气泡、旋涡纹状构造。③折射仪测试两块拼合材料,合成蓝宝石RI:1.76~1.77,玻璃RI:1.50~1.52。

(3)欧泊三层石:以圆弧形的无色透明水晶做顶盖,欧泊薄片在中间,底部为黑玛瑙,以无色胶黏接在一起。其鉴定方法如下:①折射仪测试圆弧形顶盖RI:1.54(点测),明显高于欧泊折射率RI:1.43(点测);②强光照射下,从侧面观察可见两个黏合缝(图6),上层为无色透明层,无变彩,中间为变彩层,下层为黑色不透明层,垂直观察可见两种材料的黏接面上有许多细小的扁平气泡和干裂纹(图7)。

(4)薄皮拼合翡翠:用绿色但不透明的翡翠原料,做成几乎只有蛋壳厚度的内空戒面,以无色透明的树脂胶充填在内空部分,然后采用封底式镶嵌。这种拼合翡翠隐蔽性极强[3],须细心观察才会找到作伪痕迹:①以强光照射可见翡翠表面出现一条明亮的光带,这主要是光线在透过极薄的翡翠壳体,在翡翠与充填胶质物的交接面处被反射回来的缘故;②放置一段时间后常见表面有沟渠状或蜘蛛网状龟裂纹,这是因为翡翠与充填胶质物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受热膨胀翡翠壳体被破坏而产生的痕迹。如此亦可见此类新型拼合翡翠的耐久性较差。

图6 拼合欧泊的黏合缝Fig.6 Sticky seam of assembled opal

图7 拼合欧泊中的气泡及反光效应Fig.7 Bubble and reflection effect in assembled opal

图8 薄皮拼合翡翠的结构及表面特征Fig.8 Structure and surface features of thin skinned assembled jadeite

(5)塑料仿欧泊拼合石:是一种以变彩塑料和玻璃拼制而成的仿欧泊的拼合石[5]。变彩塑料是在熔化的聚苯乙烯原料中加入彩色薄片,产生类似天然欧泊色斑及火焰状变彩,以变彩塑料作底层,以透明玻璃作顶层拼合起来仿天然欧泊,这属于以假充真的作伪手段,带有明显的欺骗性,在珠宝商贸中须细心识别:①用手掂量,此种拼合石比同等大小的拼合欧泊手感轻得多,有“轻飘飘”的感觉。这是因为塑料密度(SG:1.21~1.26)比天然欧泊(SG:2.15~2.23)低得多。②用针扎刺,可在塑料拼合石刻画出痕迹,而不能刻动拼合欧泊,因为欧泊的硬度(H:5~6)明显高于塑料(H:2~3)。③强光反射下,塑料拼合石呈半透明浅蓝色乳光,色斑在三维空间杂乱排列,单块色斑独立存在,且边界清晰;而拼合欧泊则呈现在二维片状色斑在同一平面内拼接分布,色斑边界模糊,据此三点可加强区分。

5 拼合宝石的命名

在国家珠宝玉石命名标准(GB∕T-16553)[1]中,拼合石根据其结构构造、拼合材料的不同,遵循特定的命名规则:(1)不同材料组成的拼合石:可以“顶层材料+拼合石”来命名,如由钻石、托帕石拼合而成,且钻石在上层,以“钻石拼合石”命名;或将所有拼合层名称列出来,且顶层材料放在后面,如以“托帕石钻石拼合石”命名。(2)同种材料组成的拼合石:在材料名称后加“拼合石”三字,如:由两块天然锆石拼合而成的,称为“锆石拼合石”。(3)用珍珠、欧泊作为材料:不必逐层写出拼合材料,只需在材料名称前加“拼合”二字,分别用“拼合珍珠、拼合欧泊”命名。

综上所述,拼合宝石属于人工宝石中的特殊品种,拼合工艺能改善宝石的光泽、耐久性,变零散小料为整块大料,可以大大提高原料的利用价值,增强其观赏性。随着宝石人工技术的发展进步,拼合宝石品类繁多,结构复杂多变,但主要应从观察黏合缝及两侧光泽差异,黏接面上的气泡,拼合材料中的包裹体特征,以及测试折射率、光性等方面来鉴别。

[1] 张蓓莉.系统宝石学(2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602-606.

[2] 田培学.石同栓.人工宝石学(1版)[M].北京:中国地质出版社,2009:74-81.

[3] 袁心强 应用翡翠宝石学(3版)[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220-221.

[4] 饶灿.拼合宝石的试验研究及其鉴别[J]. 珠宝科技,2002(2):15-16.

[5] 鲁先虎,徐晖.拼合欧泊的鉴定特征[J].中国宝石,2015(4):37-38.

Structureandidentificationmethodofvariouscompositegemstones

YU Lian-gang

(TheDehongTeachers'TechnicalCollege,Dehong,Yunnan678400,China)

A composite gemstone, referred to as "pinhe-stone", is an artificial gem made of two or more than two pieces of gem materials bonded together to form overall impression. They are often used to imitate high-grade jewelry, improve the luster and strengthen the durability of gemstones, and enhance the utilization ratio and ornamental value of gem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three typical structures of composite stone, the color and function of binder are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and the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representative composite stones are also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practice. Furthermore, the naming rules concerning composite stones in national standard are introduced. In brief, the paper has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jewelry lovers and consumers to identify the assemble stones with complex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the jewelry market.

composite gemstone, structure type, identification, naming rule

2017-04-27

余炼钢(1980-),男,硕士研究生,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国家注册珠宝质检师CGC,主要从事矿物宝石学教学及研究工作。

余炼钢.拼合宝石的结构类型及鉴定方法[J].超硬材料工程,2017,29(5):61-64.

TS933

A

1673-1433(2017)05-0061-04

猜你喜欢

黏合剂翡翠顶层
翡翠湖
一只翡翠手镯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黏合剂与助剂”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
“鼻涕虫牌”医用黏合剂
游翡翠湾
兰炭黏合剂市场前景广阔
顶层设计
翡翠玉坠(短篇小说)
加快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