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调查分析
2017-12-15王绍霞
王绍霞
2017年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调查分析
王绍霞
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理性的文化观和较为良好的文化素养,发展态势向好。在文化观方面:对于自文化具有高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于他文化有开放的包容心和高度的警惕性;对于中国文化历史具有较高的熟悉程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传承意愿,且能做到知行一致。在文化素养方面: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化名著;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兴趣浓厚。但是调研中也呈现出一些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和问题,如:大学生对文化经典著作精读率较低;西方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不同高校在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具体开展方面差异较大;教育因素成为影响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的重点和关键。要回应和弥合这些问题,需要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勇于创新、积极实践、久久为功。
大学生 文化观 文化素养
文化观与文化素养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体现为个体对文化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又体现为在文化方面的素质和修养。积极的文化观与良好的文化素养是个体在面临文化困惑、看待文化问题、进行文化实践时,甄别、选择、行动的必要前提。2017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选取了文化自信心、对中华文化历史的了解程度、对文化经典著作的阅读情况、对中西文化的看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情况等角度进行了调研,以全面了解和信实判断当前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的整体状况。
一、调 研 概 况
课题组自2014年开始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滚动调查,至今已有4年。因此,本次调研所使用的问卷在2014—2016年问卷的基础上修订完善而成,在保持稳定性与一致性的基础上,对部分指标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具体来说,问卷从“观念与行为”和“教育与成效”两个维度出发进行设计,期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状况进行全面、信实考察。针对文化观与文化素养问题,问卷主要从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状况、对中华文化历史的了解情况、对中外文化名著的阅读情况、对中西文化的看法,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情况等方面展开调研。
经过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能够准确反映调查对象的现实状况。通过对问卷量表的信度进行总体分析发现,Cronbach’s Alpha =0.936,表明问卷整体信度较高;通过将“思想观念”“教育引导”和“大学生文明素养与行为”等变量纳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后发现,所有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几乎都在 0.001 水平上显著,数据—模型配合优度指标分别为:GFI=0.9107>0.9,χ2/df=4.177,RMSEA=0.049<0.05,CFI=0.9216>0.9,说明研究提出的假设模型与实际观察数据的拟合情况良好,结构效度达到了统计学要求,证实了“教育因素通过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其文明素养和行为”这一研究假设。
2017年4—5月,课题组经过科学论证和严格计算,采取随机抽样和立意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抽取35所高校*35所样本高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宁夏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高校顺序参照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7年5月31日)中各高校顺序。展开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500份,回收问卷3488份,其中有效问卷3423份,有效回收率97.8%。样本基本情况如下*下述均为剔除了无效样本后的有效数据。:男生占比54.2%(N=1853),女生占比45.8%(N=1567);汉族学生占比88.8%(N=3002),少数民族学生占比11.2%(N=380);16~20岁学生占比36.7%(N=1235),21~24岁学生占比49.0%(N=1649),25岁及以上学生占比14.3%(N=481);“985”高校学生占比51.8%(N=1774),“211”高校学生占比40.0%(N=1370),其他高校学生占比8.2%(N=279);大一学生占比18.5%(N=632),大二学生占比19.1%(N=653),大三学生占比16.7%(N=573),大四(含大五)学生占比16.7%(N=572),硕士生占比20.1%(N=687),博士生占比8.9%(N=304);人文科学类学生占比16.4%(N=558),社会科学类学生占比27.5%(N=937),理工农医类学生占比56.1%(N=1907);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占比32.9%(N=1124),共青团员占比63.7%(N=2179),民主党派成员占比0.1%(N=4),群众占比3.3%(N=113);农村生源占比33.8%(N=1153),乡镇生源占比9.3%(N=319),县城、县级市生源占比19.0%(N=649),地级市生源占比20.1%(N=685),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生源占比17.8%(N=610);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占比86.0%(N=2942),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占比14.0%(N=480);独生子女占比53.1%(N=1815),非独生子女占比46.9%(N=1606)。
二、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状况呈现出的积极态势
从总体来看,当前大学生在文化观和文化素养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势是积极向上的,无论在对自文化和他文化的态度方面,还是在对中华文化历史和文化典籍的熟悉了解方面,抑或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态势。
(一)大学生对于中华文化具有高度自信心和较高的了解程度
大学生对自文化的认同度和知晓度是衡量其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的重要尺度。课题组从纵向放眼文化的过去、当下和未来,从横向梳理文化与道路、理论、制度的关系,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如下:
首先,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具有高度自信心。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习近平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民日报》2016年5月18日。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其一,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表示认同,总计有高达88.0%的大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其二,绝大部分大学生充满文化自豪感,总计有97.4%的大学生表示“我为中华文化感到自豪”。其三,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表现出高度自信,总计有93.4%的大学生表示“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文化新辉煌”。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既表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又表现为对当下文化的自豪感,还表现为对中华文化未来发展的自信心。通过对历年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发现,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总体呈高位增长态势。以大学生对“中华文化一定能创造文化新辉煌”说法的态度为例,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对这一说法持赞同态度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86.9%、86.6%和93.4%。
其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状况对其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影响显著。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是辩证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课题组经过相关调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论断。其一,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度与其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度越高,其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程度越高(r道路=0.388,P<0.01;r理论=0.388,P<0.01;r制度=0.390,P<0.01)。其二,大学生对当下文化的自豪感与其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愈强烈,其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程度愈高(r道路=0.414,P<0.01;r理论=0.405,P<0.01;r制度=0.410,P<0.01)。其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未来发展的自信心与其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对文化发展的自信心越强,其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程度越高(r道路=0.426,P<0.01;r理论=0.427,P<0.01;r制度=0.434,P<0.01)。
再次,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历史具有较高的了解程度。中华民族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历史中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因而对于大学生而言,知文化必须首先知历史。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历史表现出较高的了解程度,其中,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历程表示了解的大学生总计占比69.1%,其中38.0%表示“非常了解”,31.1%表示“比较了解”,27.0%的大学生表示了解程度一般,另有3.9%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通过对近三年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发现,近年来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历史的了解程度大致呈上升趋势,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有63.8%、69.0%和69.1%的大学生表示熟悉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历程。
(二)当代大学生广泛涉猎文化名著,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兴趣最为浓厚
经典著作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和凝练出的文化精粹和精神宝库,对文化名著的阅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个体的文化素养水平。为了考察当代大学生对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课题组选取了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理想国》《社会契约论》《正义论》《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红岩》等12本文化名著进行调研,其中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西方政治学名著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经典著作。总体而言,大学生对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较好,涉猎书籍多样,同时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表现出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首先,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广的阅读面。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大部分调研范围内的书籍,尤其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阅读率达到了一半以上,表明当代大学生涉猎书籍范围广泛。其中,大学生对《论语》的阅读率最高,91.4%的大学生表示全部或部分阅读过,对于《共产党宣言》和《毛泽东选集》的阅读率也达到了70%以上。相对而言,大学生对西方政治学名著的阅读率较低,对《理想国》《社会契约论》《正义论》的阅读率均在四成以下(见图1)。
图1 大学生对文化名著的阅读情况(%)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阅读率相对较高。为了更为多元、全面地探讨大学生对不同类型文化典籍的阅读情况,课题组对选取的12种中外文化著作尝试进行因子分析。研究发现,KMO样本合适性测定值为0.876,Bartlett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值为15833.695,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各项指标表明适合做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采用最大方差旋转的方法,上述12个条目可提取3个因子Y1、Y2、Y3,分别将其命名为“中国古代文化典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经典著作”和“西方政治学名著”(如表1所示)。从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这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63.019%,较好地解释了调查内容。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在上述三类文化名著中,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平均阅读率最高,其次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经典著作,对西方政治学名著的平均阅读率相对最低。
表1 对中外经典著作阅读情况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续表
(三)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客观、理性看待西方文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和信息化浪潮的汹涌而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更加深入和频繁。在这一背景之下,以何种态度和眼光看待他文化,尤其是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强势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坚守自文化品性、推动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调研证实,大学生总体上能够理性审视西方文化,自觉摆正西方文化位置。
首先,大学生能够辩证看待西方文化,既愿意吸收其优点长处,又能够警惕其价值渗透。当被问及对“我们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其他文化的优长”这一观点的看法时,93.0%的大学生对此持赞同态度,其中“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的比例分别为58.5%和34.3%,对此观点持明确否定态度的大学生比例仅为1.0%,另有6.0%的大学生赞同度“一般”。当被问及对“我们应当警惕西方文化的价值渗透”这一观点的态度时,68.3%的大学生对此持赞同态度,其中持“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态度的比例分别为37.2%和31.0%,12.1%的大学生对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另有19.7%表示赞同度一般。通过与2016年数据对比发现,在看待西方文化的优点和长处方面,大学生的态度是前后一致、较为稳定的,而在看待西方文化的价值渗透方面,2017年对警惕西方文化价值渗透观点持赞同态度的大学生比2016年增长了9.1个百分点,这表明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价值渗透的警惕性有逐步提高的趋势。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程度远高于西方节日。调查显示,相对于西方节日而言,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更为喜爱。当被问及“您喜欢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还是喜欢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时,有66.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明确表示更喜欢西方节日的大学生比例仅为1.7%,也有27.5%的大学生表示两者同样喜欢,另有1.6%的大学生表示两者都不喜欢,2.4%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喜爱,既是中国传统文化恒久价值和魅力的体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取得阶段性成就的体现,更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合力进行文化观和文化素养教育的结果。
(四)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兴趣和意愿强烈,践行状况较好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3日。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大学生提升文化修养的重要方式,也是其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
首先,大部分大学生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意愿。当被问及“您对中国古代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武术等传统文化是否感兴趣”时,共计70.8%的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感兴趣,仅有6.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感兴趣。当被问及“如果学校开展‘阅读中国古代经典、学习民族乐器、练习中国功夫’等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您愿意参加吗?”时,82.0%的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愿意参加,仅有4.0%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参加,另有14.0%的大学生参与意愿“一般”。当被问及“如果学校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您愿意学习该类课程吗?”时,81.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愿意参加,仅有3.5%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参加,另有15.4%的大学生参与意愿一般。上述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不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并且具有强烈的传承意愿。通过对近三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发现,近年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较为稳定且持续,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愿呈现逐渐提升的趋势,以大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的意愿为例,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表示愿意参与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77.8%、79.5%和82.0%。
其次,大学生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必要性具有清醒认知。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必要性的认识与其是否参与相关教学实践活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大学生认为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越有必要,其参与相关教学实践活动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考察大学生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必要性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必要性方面持积极和肯定的态度,总计有88.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相关活动,认为“没大必要”和“很没必要”的大学生仅占2.0%,另有9.4%的大学生认为必要性“一般”。
再次,大部分学生参与了学校开展的相关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做到表里如一、知行一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仅体现在其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意愿,更应落脚于切实、具体的文化实践活动。调查显示,所在高校开展了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中,共计有84.0%的大学生表示参加了相关活动,另有16.0%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参加。结合之前数据可见,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做到知行一致,既对传承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意愿,又能够躬行实践,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五)高校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覆盖广泛,效果明显
为了全面考察各个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的状况,课题组对高校是否开展了相关教学实践互动,以及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考察,结果如下:
首先,近八成大学生表示所在学校开展了相关教学实践活动。调查结果显示,18.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不清楚所在高校是否开展了相关教学实践活动,另有2.4%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所在学校并未开展相关教学实践活动。除此以外,将近八成的大学生表示所在学校开展了相关教学实践活动,其中选择“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大学生占比54.6%,选择“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的大学生占比57.4%,选择“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的大学生占比42.8%(见图2)。数据表明,在调研所涉及的三种相关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中,各个高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和举办传统文化讲座情况相对较好,开展率较高。
图2 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状况(%)
其次,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效果明显。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是高校开展相关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的依据。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高校开展相关活动的效果给出了肯定性评价,表明当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当被问及“您认为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如何”时,共计有78.2%的大学生给出了肯定答案,其中认为教育效果“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26.1%和52.1%,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效果持明确否定的大学生比例仅为1.6%,另有20.2%的大学生表示教育效果“一般”。上述数据表明,当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教育效果较好,获得了大部分学生的肯定和认可。
三、值得注意的问题和现象
尽管当前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理性的文化观和较为良好的文化素养,但是调研中仍然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现象,既包含当前大学生在文化观和文化素养方面呈现出的共性问题,也包含部分高校和部分群体所表现出的个别现象。具体如下:
(一)大学生对相关文化名著精读率较低
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对文化名著有较高的阅读率和较广的涉猎面,但是经过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显示,大学生对调查中所涉及绝大部分著作的阅读仅停留在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泛泛层面,真正完整、深入阅读过上述著作的大学生仅是凤毛麟角。具体来说,《共产党宣言》和《论语》是受访大学生精读率最高的两本著作,但是仅分别有18.7%和16.9%的大学生表示完整阅读过,《道德经》和《红岩》的精读率也仅超过一成。相对而言,其他名著的精读率均低于10%(如图3所示)。这一现象与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功利化的价值取向等可能均有密切关系。
图3 大学生对文化名著的精读情况(%)
(二)以影视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流行文化对大学生影响不容忽视
尽管大部分大学生能够理性、客观地看待中西文化,但是在某些特定领域,大学生却表现出暧昧和模糊的态度,以其对西方影视作品的看法最为明显。调查显示,42.7%的大学生对“我觉得西方的影视作品比国产的更好看”这一观点表示赞同,仅有26.6%的大学生表示不赞同,另有30.7%的大学生赞同度一般。也就是说,真正对本土影视文化持肯定态度的大学生不足三成。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以影视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文化观、价值观,乃至对中华文化都具有不容小觑的冲击力,需要予以重视。
(三)不同高校在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具体开展方面差异较大
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开展了形式各异的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并且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校在相关活动具体开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活动开展不均衡。在调研所涉及的三种相关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中,各个高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和举办传统文化讲座情况相对较好,开展率均过半,分别为54.6%和57.4%,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的情况则相较逊色,开展率仅为42.8%。其二,区域发展不均衡。调研发现,高校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存在较大的地区和省份差异。以省份为例,在调研所涉及的20个省份中,云南省高校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率高举榜首,达到95.9%;陕西省高校相关活动开展率最低,不足七成(69.2%)。具体而言: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方面,开设率最高的山东省和开设率最低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相差46.7个百分点;在举办传统文化讲座方面,举办率最高的云南省和举办率最低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相差43.6个百分点;在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面,开展率最高的山东省和开展率最低的黑龙江省相差32.8个百分点(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省份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具体情况(%)
(四)教育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形成的重点和关键
在调研中,课题组将自然因素、成长背景、教育因素三类人口学变量与相关问题进行了多种类型的统计分析,进一步印证了教育因素在影响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中的重要性,这也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和发挥教育因素作用。原因如下:其一,调查显示,在三类人口学变量中,如果按照对大学生文化观和文化素养影响程度大小排序,应是自然因素<成长背景<教育因素,其中以教育因素影响最为明显。其二,调研发现,在三类影响因素中,教育因素发挥影响的机制是最为稳定和持久的,相对而言,自然因素和成长背景的影响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其三,对于大学生而言,自然因素和成长背景对其文化观和文化素养形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既成的和不可逆转的,而相对来说,教育因素在塑造、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观和文化素养方面则拥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高的可能性。
四、对策和建议
针对调研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课题组就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观与文化素养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改善经典阅读方式,为大学生营造多元化的阅读环境
在当今社会,数字化阅读方式变得日益普遍且流行。随着网络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民选择数字化阅读这种更为便捷、省时、碎片化的方式进行阅读。《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通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数字化方式进行阅读的国民比例在不断增长,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更是连续八年呈增长趋势。同时,青年群体更是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忠实拥趸,有相当部分的阅读者表示能够接受付费阅读。此外,有声阅读等阅读新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国民的喜爱。*《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公布,2016年人均读书近8本》,《人民日报》2017年4月19日。因此,在大学生中推广数字化阅读、有声阅读等方式不失为一种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新举措。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精选、推送古今中外文化经典书籍,供广大学生阅读。
(二)创新文化传承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选择空间
事实不断证明,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其他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必然去占领。要使自文化在多元化的文化浪潮中不被湮没,教育者必须深入探究当前部分文化传承方式不被大学生喜爱和接受的原因,不断锐意进取、推陈出新,创新文化传承方式。其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为己所用。例如,可以借鉴西方流行文化的形式和外壳,将其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其二,要不断探索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合大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教育形式,摒弃形式化、单一化、说教化的文化传承方式,使大学生既乐于接受又终身受益。其三,各个高校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打造一批形式多样、质量过硬的精品课程和品牌活动,供不同层次、不同兴趣、不同需求的大学生选择。
(三)充分重视教育因素,为大学生创造均衡的提升机会
如前所述,教育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的重点和关键,因此,教育者要在文化教育活动中充分重视和发挥教育因素的作用,尤其是要弥合教育资源不均、教育背景不同等带来的差异,为大学生创造均衡的提升机会。其一,各个高校,尤其是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相对薄弱的高校,要充分挖掘本地区、本高校的文化教育资源,充分探索文化教育实践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其二,要均衡不同学科、专业、年级等的文化教育差异,使理工类专业大学生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大学生一样,使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一样,享有同样均衡的文化教育资源和文化实践机会,从而使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获得均衡发展。
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CollegeStudents’CulturalViewandCulturalQualityin2017
WangShaoxia
(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China)
The survey shows that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have a positive and rational cultural view and good cultural quality,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is quite good. In terms of cultural view,they have a high degree of confidence and pride about our own culture,while there is an inclusive heart and high vigilance about other culture. They have high familiarity with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they have strong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a strong desire for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and can achieve the consistency of knowing and doing. In terms of cultural quality,they extensively read cultural classics,and show keen interest on ancient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s. But the survey also shows some phenomena and problems which are worthy of attention,such as:the intensive reading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s is low;the influence which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has on college students cannot be ignored;different universities show many differences about teaching and practical activi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educational factors become the key point which affect students’ cultural view and cultural quality.In order to respond and cover these problems,educators need to be bold in innovation,practice positively and work for a long time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College Students;Cultural View;Cultural Quality
马科斯·科斯塔·利马(Marcos Costa Lima),巴西伯南布科联合大学政治学教授,亚洲研究院主任。
译者简介:曹亚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刘雨萌,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10.19468/j.cnki.2096-1987.2017.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