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国家文化体制的历史来源与学理逻辑
——评《近代中国国家文化体制的起源、演进与定型》

2017-03-11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起源范式体制

欧阳友权

探寻国家文化体制的历史来源与学理逻辑
——评《近代中国国家文化体制的起源、演进与定型》

欧阳友权

傅才武教授的新著《近代中国国家文化体制的起源、演进、定型》,以丰富的史料,切入历史现场;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广撷博取中外理论资源。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路径,借助历史学、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分析工具和研究范式,细致论述了1911—1949年我国文化体制的起源及形成的具体过程,清晰勾勒出我国文化体制由起源到定型、由初级形态到高级范式的发展道路,以此来探寻我国国家文化体制的历史来源和学历逻辑。

傅才武 文化体制 历史来源 学理逻辑

一个时代的文化发展总要受制于特定的国家文化体制,又得益于文化体制的推动和引导。当我们把“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战略,把文化体制改革当作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时,是否需要弄清现行的国家文化体制源于何处?这种文化体制的形成是否一种历史的必然?我国一直在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其历史性根源在哪里?傅才武教授的新著《近代中国国家文化体制的起源、演进与定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1月版,以下简称《定型》),为我们深入考辨并清晰地回答了这些问题。该著借助历史学、文化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分析工具和研究范式,细致论述了1911—1949年我国文化体制的起源及形成的具体过程,厘清了这个时期文化体制内部的基本矛盾,以及不同的矛盾对文化历史变迁的方向、目标、路径的影响,阐明了近代社会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机构的组织形态的基本特点,清晰地勾勒出我国文化体制由起源到定型、由初级形态到高级范式的发展道路。

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维路径,揭櫫当代中国文化体制何以形成又源于何处,是《定型》一书最具学术价值的原创性贡献。全书设定的理论逻辑是从中国社会的历史语境出发,客观描述我国近代文化体制的起源、形成和演进过程,以揭示中国文化体制构建的历史合法性依据。但作者没有采用传统的从经典出发的理论阐释模式,也没有简单套用已有的结论,而是把国家文化体制构建放到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风云激荡的文化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从意识形态与政党建设、文化动员与文化领导权、民族主义与公共文化领域等方面,梳理出社会制度变迁与文化体制构建之间的必然关联与内在逻辑,在“过程”中探寻“路径”,从“历史”中发现“规律”,从“实践”中找到“原因”,细针密线地描述了近代中国文化体制的发展运行轨迹和文化形态的演变过程,为我们梳瀹出中国文化体制源于何处的历史纵深感和社会历史变迁如何影响文化体制演化的内在机理,从学理上奠定了国家文化体制形成及其功能形态的历史合法性基础。

切入历史现场,以丰富的史料,阐述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动荡中的文化动员与文化控制、文化管理与文化政策、文化领导权与文化体制不断演化、博弈的过程,以此廓清中国文化体制的形成与近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这种以实证史又以史述理的致思方式,让该著的持论避免了空洞的抽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20世纪前50年,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巨大裂变期,国共两党在“以党建国”目标驱使下,相继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动员体系以争取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定型》以1911—1949年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国共两党的激烈冲突或合作为分期标准,将这一历史时期划分为不同阶段:1911—1927年民国政府对文化体制的探索、1927—1937年国内战争与文化体制的意识形态化、1937—1945年国共合作与文化体制的演变、1946—1949年国内战争与战时文化体制,以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最终定型过程,对每一个时期的文化法规、文化财政政策、文化税收管理、新闻宣传、文艺社团、公共文化运行方式,以及它们在文化领导权与意识形态管理、文化动员与文化体制构建中的特定作用做了细致的梳理,运用大量的数据、图表、案例和一件件鲜活的事件予以说明与澄清,不仅对持论之据探幽发微,也让我们看到了近代中国文化现代性历经曲折却依然砥砺前行的深刻动因,为解读这一时期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和现代国家的建构过程提供了一种难得的分析范式。

另外,作者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广撷博采中外理论资源,有效支撑了全书的持论逻辑和基本观点。如在阐述文化、文化体制、近现代文化管理、政党制度和公共文化等问题时,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大清新法令资料、民国政府内务府的会章程令、档案馆藏资料、政府公报训令、官制草案咨询,吸纳了梁启超、康有为、梁漱溟、冯天瑜、方汉奇、刘信玉等众多学者有关中国政党制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新闻传播史、国家意识形态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成果。在外国思想资源方面,作者恰当引用了意大利思想家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概念,从法国思想家阿尔都塞那里引进“意识形态”和“国家”理论,从德国学者哈贝马斯那里吸取了“公共领域”和“交往行为理论”,从美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著作中吸纳了“统治合法性”理念,还有如阿尔文·托夫勒的“权力的转移”、利亚姆·班农的“信息社会”、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介文化”与“政治认同性”观念等等,它们或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或成为可供参照的观念,为全书分析国家文化体制起源和内在逻辑建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与支撑。

SearchfortheHistoricalOriginandAcademicLogicofNationalCulturalSystem

OuyangYouqu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Brand,Central Sonth Universtiy,Changsha,China)

Prof. Fu Caiwu’s new book,The Origin,Evolution and Formula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System in Modern China,restores the historical scene by the abund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collects extensively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oretical resources with a broad academic horizon. The book uses a unified thinking of history and logic with the help of analysis tools and research paradigms such as history,culture,politics and sociology. It elaborates the concrete process of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our country’s cultural system from 1911 to 1949 and clearly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it from its origin to formulation and from the primary form to the advanced paradigm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the academic logic of China’s cultural system.

Fu Caiwu;Cultural System;Historical Origin;Academic Logic

王宇波,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讲师,主要研究社会语言学。

10.19468/j.cnki.2096-1987.2017.05.013

猜你喜欢

起源范式体制
圣诞节的起源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奥运会的起源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