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建设探索及实践

2017-12-14戚宏杰

中国市场 2017年34期
关键词:问题及建议

戚宏杰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准确性、恰当性与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结果的转化应用密切相关,也是经济责任审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介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原则,分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应用,指出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质量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与原则;评价体系的应用;问题及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4184

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是我国审计工作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责任作为一项监管领导干部的制度展现了其他形式审计难以比拟的作用,在促进国家资产的完整、安全、保值、增值以及规范领导干部行为等方面均扮演重要的角色。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指审计部门按照规定的审计评价内容、方法、程序,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计鉴证并做出审计结论的行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准确性、恰当性与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结果的转化应用密切相关,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一环。

1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

相比于财政金融审计、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所涵盖的范围更广,工作涉及的内容更深,工作层次也相对较高。《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以及评价,应该以财政收支及其相关经济状况的合法、真实、效益情况作为主要着眼点,尤其是地方各级党政部门重要领导干部、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以及党政工作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在审计内容上侧重点稍有不同,对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侧重于国有资产、政府债务、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要项目等方面;党政工作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侧重于预算执行、重要投资项目、重要经济事项等方面; 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从个体的角度,侧重于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责等方面。在审计上述主要内容时,同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情况: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了解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等。审计评价主要是围绕上述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展开的。

2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原则

(1)统一性原则。统一性原则是指评价指标内容要与审计内容相统一,既反映领导干部履职的成果,又反映存在的问题。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评价指标。按照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考核目标,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客观、公正地做出审计评价,审计内容与审计评价相统一,可以有效防止审计评价出现片面、偏颇等问题。

(2)权责对等原则。权责对等原则可以直观地理解为指标构建基本原则。“权”是指领导干部在管理与决策活动中享有的基本权利,“责”是领导干部在权利行使过程中应该承担的基本责任。审计评价应按照权利和责任对等的原则进行认定评价。必须分清前任和现任、决策和执行、主观和客观的界限,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直接、主管、领导责任加以区分,不能有权无责导致评价缺位,更不能有责无权造成评价越位。

(3)适用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就是所选择的相关指标在满足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活动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能够根据各种不同的职责内容,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有机选择,并能够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客观要求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3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应用

评价指标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有单指标的,也有多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分项评价、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在分项评价的基礎上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由综合评价指标、分项评价指标(包括二级分项评价指标)构成。运用所选的审计评价指标最终做出审计评价,需要一个有效的评价方法,从简单的专家调查法、评分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到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各式各样的评价方法各具特色,归纳起来基本思想大致相同,以下简单介绍指标赋值评价法。

指标赋值评价法对领导干部的审计评价采用百分制进行综合评价。一是对评价指标所占份额进行赋值,可以采用结果导向型方法,即结果性指标占比为50%,管理性指标占比为30%,制度性指标占比20%。二是划分评价指标层次,可以将指标划分为a、b、c、d四个档次,a代表优秀、b代表良好、c代表一般、d代表较差,指标系数分别确定为:a为1、b为080、c为060、d为040。三是确定评价参考标准,评价指标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可以通过审计获得的相关证据,结合审计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定量指标需要通过确定数量(比例)线,进一步实现指标档次区分。四是计算评价指标得分,依据评价参考标准,确定评价指标相应档次后,通过计算获得评价指标得分,即评价指标得分=评价指标分值×相应档次指标系数。

对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如果应用这类评价方法体系,存在以下缺点。

(1)指标权重化具有封闭性缺陷。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涉及人、财、物、权、责等多种复杂因素,在实践中审计的地区差异、部门差异等使得确定的权重很难适合所有情况,而且设置权重带有很强的封闭性,一旦确定,几年内不便调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权重难以适应审计变化。即使调整,也会面临历史数据与未来实情的固有冲突。

(2)打分具有强烈主观性问题。指标赋值法以法律法规、各项目标责任为依据,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审计人员根据需要,搜集数据,审计取证,测算指标值。无论评分规则如何细化,标准值、评分值等都相对含糊,不可避免地产生评价的主观性过强、审计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

4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评价内容不完整,审计评价不到位。现阶段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常会出现过于重视收支的审计和评价,忽略重大经济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职责的履行情况,导致审计评价反映的内容范围狭窄,针对性和与可操作性不强。评价基本千篇一律,夸大成绩、回避问题,过分简洁笼统,难以体现审计评价真正价值所在。

(2)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证据不充分,审计评价不准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需要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撑,但从有些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评价中看,在未审深查透的基础上,未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便进行审计评价的情况比较普遍;甚至还存在直接截取领导干部公开述职报告段落内容作为审计评价意见现象,以及审计评价措辞不当、处理处罚意见或移送处理意见不正确等问题。

5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质量的建议

(1)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同监察、纪检、组织等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合作,结合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规范财务审计评价活动,保证指标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审计评价成果具有有效性和公正性。

(2)进一步强化经责审计质量控制。一方面,审计评价必须建立在对经济活动事项开展充分审计的条件基础上,评价的基本范围应该与审计的实际内容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不随意扩大或缩小审计评价范围,对审计证据不足及超越职责范围的事项,不随意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做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尽可能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3)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涵盖面日益渐广,而现有审计人员大部分是以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对党政、部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决策、管理工作了解不够深入,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质量难以提升。因此,要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水平,必须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的审计人才。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相结合,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地参与各种素质培训,选择业务骨干参与上级重大审计项目,实现对审计人员语言沟通、文字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切实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猜你喜欢

问题及建议
探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油茶大树换优需注意问题及建议
基于特征的复杂工件数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存在问题的研究
绿色食品营销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