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完善研究
2017-12-14李伟刘新宁周东生
李伟 刘新宁 周东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然而,我国现有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完善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在分析财会人才供需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制度三个方面提供构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关键词]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制度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4119
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发明显,随着全面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业对财会专业人员的需求发生极大转变。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财会人员,更需要具有较强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财会人才。然而,目前我国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当今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从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中汲取经验与教训,探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研究财会人才的培养问题,有助于解决我国财会人才的供需矛盾,促进财会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财会人才社会总体供需状况
21财会人才的供给状况
目前我国财会专业人员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受到前些年就业形势的影响,近几年财会专业异常火爆,成为各地各批次考生填报的热门专业。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层次的高校也纷纷迎合考生需求,增设财会相关专业,进行盲目扩招。报考财会专业的考生越来越多,高校对财会专业的招生名额也越来越多,考生与高校双方共同造就了如今财会专业人才过剩的现状。而财会人员供大于求的现状进一步导致了财会专业人才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22财会人才的需求状况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社会对高级财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财会人才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渴望招聘到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的新型复合型财会人才。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财会人才素质与能力趋同,不符合现代企业的需求,因此无法获得企业的青睐。社会对高级财会人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23财会人才的供需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大量的财会专业人才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高级财会人才。这一现状体现出了我国初级财会人才供给过剩、高级财会人才短缺的现状。目前我国财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从事基础性工作的财会人才人满为患,而具有综合分析能力、管理决策能力的财会人才却极度缺乏。因此财会人才供需结构的不平衡,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一个瓶颈,必须通过改变与完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突破。
3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31培养目标同质化
无论是本科培养、研究生培养还是高职培养,我国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体现出了极度的相似性与一致性。目前的培养目标仅强调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默认所有的毕业生都将从事企业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大多数高校着力于培养操作型财务人才,极少培养管理型和分析型的财会人才。因此,在当前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为社会输送的人才仅符合特定岗位对财会人才的需求,无法适应新兴产业、新兴财务工作对其能力的需要。
32培养内容单一化
我国对财会人才的培养内容比较单一与简单。财会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到目前为止,我国对财会人才的培养内容的修改主要围绕着专业知识进行,却忽视了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教育。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高校培养内容的单一化导致他们只具备基本的财会专业技能,难以胜任从未接触过的新兴财务工作。
33培养方法传统化
我国财会人才的培养方法比较传统。在教学形势上主要以课堂传授为主,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方式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对知识的传授效果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教学手段上,我国财会人才的培养主要采用是传统的讲授的方式,缺少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手段,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协调、合作与沟通的桥梁;在教学空间上,大多只局限于教室这一种场所,财会教学资源匮乏,很少有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模拟与实践财会工作的场所。
4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41培养目标变革
构建财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新时期财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敏锐的宏观理解能力的复合型财会人才。
(1)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从业的基础。财会人才应当爱岗敬业、恪守诚信,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觀念,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客观、公平、公正地做好财会人员的本职工作,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2)培养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财会人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不仅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财会各个分支领域的基础知识,还包括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战略管理、预测与决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专业技能。
(3)培养敏锐的宏观洞察理解能力。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企业的发展目光不再局限于企业自身或者本地,还要向国际市场拓展业务,这时就需要财会人才对宏观形势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理解力,拥有国际眼光,成为国际化人才。
42培养内容变革
(1)优化财会人才的知识结构。对财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与完善,最基本的就是要优化财会人才的知识结构。各高校对财会人才的培养应当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立若干个主干课程与辅修课程,对财会专业的不同方向进行细分,同时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
(2)优化财会人才的能力结构。优化财会人才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对于财会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各大高校与教育机构需要完整、综合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要向学生传授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了解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对于财会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各个高校与教育机构应当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对于财会人才社会能力的培养,高校应当丰富教学内容,在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引入新观点与新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新观点的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类社会能力。
(3)开拓财会人才视野范围。高校应当鼓励教师出国学习、参与学术交流,同时引进国外的师资力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不仅熟知我国的财会理念与方法,还要了解国际财务会计的体系,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43完善培养制度
财会人才的培养模式还需要在培养制度方面做出适当的转变。因此,必须通过完善培养制度来保证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实施。
(1)实行分方向分层次教育。高校可以实行分层次教育的培养制度,根据学生的喜好分层次教学,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又同时满足了社会对财会人才的不同需求。
(2)引入职业资格证书的培养与考核体系。财会人才培养的制度改革可以引入职业资格证书的培养与考核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大纲与本科教学培养大纲相结合,纳入高校的学分评价与考核体系,从而帮助毕业生提前熟悉和适应将来的工作,更早地与未来的实际工作接轨。
(3)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其次,财会人才的培养体系应当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老师应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从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还可以开设慕课与微课,建设开放式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让学生从互联网中体验知识、模拟实务操作等。
44完善质量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财会人才培养的質量,应该建立起新的财会人才培养监控与评价体系。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不仅需要有监督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的指标,还要涵盖评价财会人才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综合创新能力等培养效果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体系,可以监控培养目标定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培养过程与结果是否有效。
5结论
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完善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力量相互协调并且不断进行探索。未来,我国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依然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相信在不断探索之后,我国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会越来越完善,一定会为祖国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财会人才。
参考文献:
[1]常宁宁,王静“互联网+”模式下的财会人才培养思辨[J].经济研究导刊,2016(23):64-65
[2]蒋晓凤,刘资焱适应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高校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2(24):125-127
[3]罗金明,许永斌如何打造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J].财务与会计,2008(24):62
[4]王文华,陈学平,赵红梅,等谈管理型财会人才能力框架及培养模式[J].财会月刊,2015(20):62-64
[5]谢晓妮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财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5(2):218-220
[6]喻硕谈技能型财会人才能力框架及培养模式[J].时代金融,2015(33):228,232
[7]张利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40
[8]张玲,陈哲思,李思靓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校创新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1):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