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交理论视域下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构建
2017-12-14潘娜娜
摘要:全球化时代,文化杂交的趋势使得文化主体性问题日益凸显。文化杂交既巩固又摧毁着西方国家的垄断地位,这为重构中国文化主体性提供了可能。同时,中国的迅速发展也为我们重构文化主体性奠定了现实基础。为此,我们要主动构建文化主体性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价值体系,尝试以一种主体身份积极与他者进行对话,在西方话语和本土传统中寻求有机平衡,不断地发展和更新自我。
关键词:文化杂交;文化主体性;哲学社会科学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11-0091-05
全球化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流和交融更加频繁,各式各样的文化碰撞越来越激烈,文化杂交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文化杂交的过程巩固着西方国家的地位,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和信息优势向全球推销其文化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文化杂交的过程又在摧毁着西方国家的垄断地位,外来文化必须根据本土的文化意义体系进行修正,与本土文化的偏好和传统相结合。在这个既建构又解构的过程中,搞清楚杂交的主体是谁,如何更好地发挥杂交文化的融合性和创造性优势,已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
1989年,墨西哥学者凯西亚·堪克里尼在《杂交文化———兼论进入和离开现代性的策略》一书中描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既非传统又非现代,既非本土又非外来,多种文化雜陈的杂交文化。1994年霍米·巴巴在《文化的定位》中提出了著名的“杂交”理论,他认为杂交属于既非此也非彼的第三空间,杂交文化是一种新的交叉文化。但无论文化如何杂交,文化的核心不能改变,如果不强调文化的主体性,一味强调“杂交”,用外来文化的输入嫁接本土枝叶,不但不能增强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加速文化发展的进程,反而会失去文化的自我身份。
一般说来,就文化学领域而言,理解杂交文化有三个维度。第一,杂交概念的建构。就像“杂交”的反义词“纯种”一样,不同的个人和群体在这两个概念上建构了不同的思想和结构,以维持和加强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其中,纯种的文化概念把文化视为一个借以界定整合社会实践的规范准则,这些准则使该社会能维持连续的社会认同,并把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其他社会相区别;而杂交文化概念把文化视为一种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着的系统。第二,杂交作为一种隐喻的科学方法,旨在从纯种文化的假设中分析和解构不对称的权力关系。第三,杂交是跨文化分析的方法论基础。①
面对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我国多次强调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文化主体性作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所谓文化主体性,是指两种文化在交流碰撞过程中,相对弱势一方在文化杂交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主体意识,坚守自我文化立场,创造性地建立一个双方认可的
收稿日期:2017-09-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方中国观对我国文化认同的影响与应对研究”(16CKS024)。
作者简介:潘娜娜,女,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济南25010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青岛266580)。
共处原则,并实现自我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也就是说,文化主体性强调文化认同中的自我身份意识、处理中外文化关系时的自觉主动意识和文化发展中的自主建构及包容差异的能力。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文化主体性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落,呈现出文化自负与文化自卑心态并存、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思潮并存、文化认同的强化与淡漠并存等特征。为此,我们要主动构建文化主体性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价值体系,尝试以一种主体身份积极与他者进行对话,在西方话语和本土传统中寻求有机平衡,不断地发展和更新自我。
一、构建支撑文化主体性的理论体系
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者的交流和冲突中逐渐树立的,正是他者的存在帮助建构了自我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主体性。按照哈贝马斯和萨特的“交往理论”和“注视理论”,自我与他者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在他者的注视下,我被置于一种对象化的境地,同理,在我的注视下,他者也被置于一种对象化的境地,自我与他者在注视中互为因果。文化主体性在“稳固”的状态下,能有效应对国内的认同危机和国际的文化竞争,能主动促进各种不同文化在价值、逻辑和美感上的协调,使不同文化得以互补和共享。也就是说,自我与他者在这种状态下形成了“主—主”性的双主体交流结构。当文化主体性面临危机时,自我与他者更多呈现出“客—主”性的单主体结构,在他者的俯视下,自我总是被他者置于对象化的境地,自我主体性呈现出被同化或者自我异化的倾向。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向西方文化看齐,全面批判甚至否弃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新潮,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落。今天的中国早已摆脱了积贫积弱的状态,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这为我们重树文化主体性奠定了现实基础,同时也为重构文化主体性提供了可能。
费孝通指出:“文化主体性的实现不仅仅局限于本民族内部的文化适应和文化革新,同时还取决于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条件下对人类社会共同命运的贡献。”②文化主体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国际力量的对比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首先,文化主体性的构建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当前,西方国家遭遇经济危机和政治衰退,中国经济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只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为人类探索更好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提供借鉴和支撑,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其次,文化主体性的构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前的文化呈现出杂交的状态,既有传统文化的成分,也有西方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成分,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多元不确定的”。要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创新,在最大限度上整合不同文化形态,才能形成最大公约数。endprint
最后,在当前的现实语境下,西方国家往往借政治经济军事之力强行以自己的优势文化“杂交”中国文化,中国既要反对西方的文化霸权,又要保持文化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如果没有支撑文化主体性的理论体系,中国文化最终可能沦为其他文化的附庸。衡量一种理论是否具有生命力有四个标准,一是对当代社会是否具有解释力,二是对人民是否具有说服力,三是能否与时代同進步,四是能否解决国家面临的重要历史课题。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的正确认识,是指导我们前行的正确理论。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理论创新,才能真正构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构建支撑文化主体性的话语体系
话语原指某人在某种情况下说的话,或指正在使用的语言,后经索绪尔、阿尔都塞、福柯等人的阐发,话语成为与意识形态、权力密切相关的术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话语权。话语权主要解决对内说服力和对外影响力的问题,是国家实力的象征。话语体系是构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支撑,一个话语体系塌陷的国家不可能建构真正的文化主体性。国际领域的话语权之争,实质上是国家力量运用的合法化之争。近代以来,西方国家通过生产和传播承载其意识形态、审美情趣和社会道德的话语体系使国家力量运用合法化,进而实现对他者的控制。
在当前文化杂交趋势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各种文化交流的强度、数量和速度前所未有,文化的结构趋于多元和开放,文化主体性的构建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文化杂交使得构建文化主体性的话语体系成为可能。当一种文化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时,往往缺乏鲜明的自我意识,但是当一种文化处在动态、开放和杂交的过程中,尤其是经常与外来文化发生碰撞时,自我意识就会觉醒。另一方面,文化杂交使得构建文化主体性的话语体系成为必要。在现代语境中,西方把中国文化与西方现代的话语传统相结合,以自己为中心构筑了一个现代的世界秩序,并把进步视为社会发展的标尺,每一个民族的文明都要经过进步的衡量,原始意味着野蛮,僵化与停滞意味着落后,没有进步就意味着灭亡。在这个世界秩序中,中国作为沉默的他者,一度被视为野蛮、愚昧、守旧和专制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要想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否则自己只能作为一种边缘文化臣属于西方建构的话语体系。
构建支撑文化主体性的话语体系,首先要解构西方话语,建构自己的叙事话语。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叙事的内容可以改变受话人的思想感情、社会态度和行为举止等。也就是说,叙事是文化转化为话语获得权力的重要途径,成功的叙事可以引导主流意识形态、规范行为举止、增进国家认同、促进社会团结。巴特指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和国家都有叙事,叙事具有跨国性、超历史性、超文化性,它和人的历史相伴相生,所有地方、所有人都参与了叙事。叙事话语作为表达集体身份、形成身份认同最重要的文化策略,在很大程度上维系着意识形态的统治和话语权力的巩固。西方叙事话语是西方人观察世界的经验总结,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性。学习西方话语原本意味着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把西方好的东西借鉴过来,同时保持我们自己的话语传统,进而创造出一种既超越西方也超越中国传统的新型话语体系。但实际上,我们更多地用西方话语来言说中国经验、中国现象和中国道路,结果在走向文化现代化的同时也走入某种困境。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不曾中断的国家,近现代以来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又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些都决定了仅仅运用西方话语来解释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发出中国的声音,讲好中国的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构建支撑文化主体性的话语体系,还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话语体系的构建和更新。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就国内而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就国际而言,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成为现实,外界对中国的误解和疑虑也随之而来。这就要求中国的话语体系既能回答中国问题,又能回应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对中国发展的疑虑,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同时还要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能源等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充分体现我们对人类共同命运的认识、思考和担当。
三、构建支撑文化主体性的学科体系
当今世界,一种文明如果没有基于自身实践之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不可能真正构建文化主体性。近代以来,西方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确立和发展,这种知识体系以发现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为目的,以理性为基础,以进步、民主、自由、文明和现代等为关键词,以非西方作为外在他者,为近代民族国家制定决策提供合法化的依据。19世纪,人们试图在相对独立的学科内推进关于社会现实的客观知识,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相继诞生。但是,“十九世纪在欧洲和北美建立起来的社会科学是欧洲中心主义的。欧洲所取得的技术成就在征服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将优越的技术归因于优越的科学和优越的世界观,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同样,将欧洲的成就看成是朝着普遍进步的冲刺,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③。
后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的推进,西方的教育体制和学科体系被移植到中国。西方学科体系的优点是明显的,它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构起了重要作用。然而,西方学科体系对于中国学科发展有着无法克服的缺陷。一方面,传统中国学资源在近代知识转型的过程中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中国传统的术语和概念不得不以可有可无的方式消融在现代学科知识之中。另一方面,以西方的学科范式和术语系统对中国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无形中强化了西方的霸权,致使我们的理论构建、学术方法、学术观点都难以超越西方,无法对现实问题做出更好的回答。
哲学社会科学是构建一个国家文化主体性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对外传递信息的重要符号,“对于向外宣传阐述中国特色、讲清楚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中国人民和平发展的意愿具有重要意义”④。时至今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目崇拜西方的现象。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它是历史记忆、文化脉络、政治认同赖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这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以西方国家为研究对象形成的研究成果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中国。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发展转型在检验现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同时,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提供了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最大的实验场所”⑤。endprint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在于对现实问题做出更好的回答,更重要的是逐步影响和改进以西方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别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无论是马克思还是中国古人或者是西方都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现在的矛盾和问题,中国需要从问题出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解释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努力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已比较成熟的创新成果进一步系统化,并做好对外宣传;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打造成为符合哲学社会科学规范的学理基础,纳入中国风格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中来。二要反对“文化沙文主义”,杜绝生搬硬套,辩证看待西方文化,“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平等交流,树立自信”。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形成立足于其自身的实践和国情,在构建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时,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进行科学甄别,结合我国国情合理吸收。三要积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系统梳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使之能够与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对接,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适用性考量,认识到任何理论的产生都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土壤,离开了这一土壤便有可能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要“以问题为中心”,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实现中、西、马的综合创新,增强学科的科学性、规律性和普世性,建构起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这是建构文化主体性的必经之路。
四、构建支撑文化主体性的价值体系
近代以来,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学者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应该用什么样的文化价值来支撑我们的现代化道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文化主体性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创造性转换,即立足本土文化来构建现代化道路。他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文化主体性侧重于放弃中国传统文化包袱,即通过主动学习先进信息来构建新的主体性。后来,他进一步提出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思想。⑥尽管费孝通在不同历史阶段提出的文化主体性存在一定差异,但其核心问题都是如何构建文化主体性的核心价值体系。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构建文化主体性有着重要意义。正如郭建宁指出的:“价值观自信离不开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要体现为价值观自信。没有文化主体性,价值观自信就没有基础,不可能持久;没有价值观自信,文化主体性也无法体现,不可能深入。”⑦
构建支撑文化主体性的价值体系,对内而言,就是要為社会成员提供一种新的认同感;对外而言,就是要回答代表什么价值的问题,提出一种能使他国接受的国际价值。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构建文化主体性首先要增进人们对主流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当前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今天推动中国文化主体性建设的直接基础。“文化主体性强调一种文化在不断的发展中,以及与他种文化交往时,其文化的基础中心不变,而把对外来文化的排拒作用,或是接受行为,都看成为自身主体性内在行为之一。”⑨虽然文化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一种文化在与其他文化交流时,其文化的基础中心地位如何,但事实上,文化主体性的建构首要的应该是增强自我认同,即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认可和接受这种文化,并用于指导自身的行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主流文化的核心,是文化主体性的“魂”,要构建文化主体性,就要铸造这个魂,让这个“魂”与人民的生命认知和生活经验发生耦合,渗透到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轨迹中,真正成为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只有人们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其次,在重视文化普遍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让他国接受的国际价值。近代以来,西方的自由、民主和法治等文化价值理念已经内化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呈现出杂交的状态,中国文化要想走在世界文化的前列,需要在承认文化杂交的基础上,通过反思自身文化,提出一种能让他国接受的国际价值。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指出,人们在交往中要处理好自主和归属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合理化交往。一方面,主体有坚持自己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的权利,另一方面,主体也有忍受他人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的义务。把这个“合理化交往”理论进一步推广至文化关系领域,一方面,每种文化主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坚持自己价值观念的权利,另一方面,每种文化主体也有尊重对方文化差异,认可对方价值观的义务。因此,我们提出的这种国际价值不但要满足文化的普遍价值诉求,而且要满足世界各个民族文化创造的权利。我们既要倡导人类社会共同信奉的、代表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基本价值理念,又要尊重各个民族的传统价值,进而为世界提供一种反映各国共同利益的、解决人类共同面临问题的新的普遍性价值理念。
文化主体性是民族复兴的根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文化的复兴。构建文化主体性非一日之功,需要做长期的努力,只有保持开放的态度,既不孤芳自赏,也不人云亦云,坚定四个自信,处理好古今中外的关系,主动构建文化主体性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价值体系,以一种主体身份积极与他者进行对话,才能创造性地建立一个双方认可的共处原则,实现自我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注释
①Philipp Wolfgang Stockhamme editor ,Conceptualizing Cultural Hybridization, Heidelberg, Germany: Springer,2011,第2页。②耿敬、李友梅:《文化主体性的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22—23页。③[美]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55页。④忻平、于智慧:《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改革创新学术理论研究与传播》,《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1期。⑤郑永年:《中国知识体系建设的未来》,联合早报网,2011年9月27日,http://www.zaobao.com/forum/expert/zheng-yong-nian/story20110927-56432.⑥李友梅:《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⑦郭建宁:《论坚持文化主体性与增强价值观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6期。⑧郑永年:《为中国辩护》,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1—86页。⑨邬昆如:《中西文化比较中主体文化的探讨》,《哲学与文化月刊》1979年第6期。
责任编辑:采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