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2017-12-14曹宗平唐甜

中州学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返乡创业风险农民工

曹宗平+唐甜

摘要:农民工返乡创业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又有助于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和稳定增收,对于确保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重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成功创业既取决于返乡农民工自身具备适合创业的基本素质,还依托于良好的外部支撑条件,其间必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所以农民工返乡创业之路注定充满艰辛。为了尽量降低创业风险的负面影响,农民工和政府部门都要提早做好控制风险的各种计划。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11-0041-06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城镇就业暂时陷入困境,中低端就业岗位容量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收窄态势,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看作是对这一不利环境的适应性调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表征之一,也是部分农民工从长期被动异地求职向主动本地创业的巨大跨越。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减轻城镇就业压力、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均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各级政府部门从一开始都倾注全力对该项工作给予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农民工返乡创业并非一帆风顺,创业成功与否既取决于创业者自身的比较优势,还依赖于良好的外部支撑条件,其中的各种风险要引起足够重视,并提早制订预防和规避措施。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总体态势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2016年全国农民工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但从增速上看,除了2016年较上年略有提高外,其他年份大致维持0.5%左右的下滑,农民工总量增加持续放缓的趋势十分明显。可见,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城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11—2016年,虽然我国外出农民工人数逐年略有增加,但增速却一直在下降。显然,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我国经济景气不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异地就业遇到困难。另一方面,2011—2016年我国本地农民工人数逐年增加,尽管增速呈现下滑态势,但下滑幅度逐步减弱,尤其是2016年竟然出现逆势上扬,表现出0.7%的明显提升。①对比农民工外出就业和本地就业变化,至少反映出后金融危机时期农民工本地就业空间较之于外出就业更为宽阔。

农民工本地就业之所以呈现出良好态势,究其缘由可能源于多个方面。例如,农民工家乡经济加快发展拓宽了当地就业渠道,农民工因岁数增加而更愿意就近就业以便陪护家人,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偏低与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后的职业需求错位而主动或被动选择返乡就业。毋庸置疑,农民工返乡创业在解决自身生计问题的同时,也为本地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职位是重要原因。随着国家“双创”战略深入推进,各地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人数年均增幅保持在两位数。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返乡创业农民工人数达到242万人,共创办企业26.07万家。截至当年年底,农民工累计注册个体工商户2505万个、农产品加工企业41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80万家、农民合作社147.9万家,这其中有70%是由返乡农民工创办的。②可见,返乡农民工创业为解决当地农民工就近就业拓展了新空间。

受自身知识技能层次不高和个人财富积累不多的限制,返乡创业农民工所创办的企业绝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因而提供了大量与农村劳动力技能结构对应的就业职位,由此安置了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就业。公开数据表明,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人数达到了450万人,约占农民工总数的2%,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下乡创业,各类下乡创业的人员累计达到了580多万人。③尽管各类人群下乡创办企业所占的权重各不相同,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各类人群创业都为农民工本地就业做出了贡献。

可见,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和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尤其是各类城镇普遍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整期,随着城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中低端就业空间被一再挤压,对应的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通过返乡创业就近解决庞大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安置问题不失为次优选择。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多重风险

农民工返乡创业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均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收益,在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的非常时期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农民工创业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间必然充满诸多变数和潜在风险。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探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作用、具体途径和政策建议等方面,一旦涉及其中的风险,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寥寥数语,缺乏全面深入的剖析。基于这种研究现状,笔者将围绕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展开剖析,并提出降低风险的具体措施,力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既有研究的不足。

1.不同行业维度

由于外在条件、自身禀赋、所处区位和创业时间的差异,农民工返乡创业自然会选择不同的行业,以便最大化地发挥各自拥有的比较优势。然而,不同行业具备自身的行业属性,有其内在独特的运行规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同时也隐藏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1)种养业。农村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工而言,具有本能的亲和力和持续的诱惑力,很大一部分返乡农民工创业自然会倾向于选择自己相对熟悉的种养殖领域,希望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植入现代科技元素来增加农业产量和提高产品品质,从而达到创业致富的目的。的确,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返乡农民工把农业作为创业首选有其内在的合理性。然而,深究起来,情况可能未必这么简单,返乡农民工选择进入种养殖领域创业至少存在四方面的风险。一是农业生产的天然弱质性。尽管近些年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有所减轻,但总体上依然处在靠天吃饭阶段,因此自然条件对于返乡农民工进入该领域创业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干旱、洪涝、霜冻、雾霾、冰雹、酸雨、泥石流、虫灾、鼠害等经常发生,农业生产的天然脆弱性决定了选择该行业开展创业注定风险重重。二是农业生产调整的滞后性。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存在一个较长的生产周期,即使创业者在某个阶段已经意识到自己创业所选择的农产品极有可能供大于求,甚至考虑转向生产某些附加值更高、市场前景更好的农产品,但受制于农业周期性生产特点,也不得不坚持把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扛过去,继续追加早已注定低产出的投入,因为中途放弃就意味着短期内要支付一笔相当数量的沉没成本,承担不菲的经济损失,自有资金本来就不足的农民工对此难以接受。至于希望调整到市场前景看好的种养业品种,也只能等到下一个生产季节了。可见,农业的周期性生产特点和调整滞后性导致选择该行业创业的返乡农民工经常处在十分被动的境地。三是农产品较小的需求收入弹性。农产品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具有需求弹性小的特性,即人们收入的增减对其购买量的影响不大,现实中常常出现的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形恰好印证了这一点。再者,返乡农民工在选择把种养业作为创业主打产业时,为了突出特色,注重品种的多样性和品质的优良化,这种思路固然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突出了产品的卖点,在产品定价上似乎拥有更大的自主空间。但是,辩证地看,这种做法同时又无形中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因为金融危机后人们收入水平增幅不大,随着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开支不断攀升,由于农产品需求刚性和占家庭支出比重较高,消费者在农产品的选择上可能更倾向于购买价格低廉的普通类产品,而不得不舍弃那些高价的特色农产品。因此,返乡农民工依托农业创业,其目标定位于脱贫尚可,寄希望于致富可能难度较大。四是自有土地规模偏小和土地租赁成本高昂。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这两个地区农村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人多地少、耕地分布严重碎片化,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较大面积的产业化种养,单靠面积十分有限的自有承包地難以发挥规模效应,势必要租赁他人土地,在目前土地承包者普遍看好土地未来收益增加的条件下,要其让渡未来一定期限内的土地经营权和收益权,就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较长的谈判周期和承担较高的议价成本,这一过程无疑将模糊和降低通过进入种养业领域创业获得较高收益的预期,也抬高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制度门槛。endprint

(2)加工制造业。出于职业敏感性和思维定势的惯性作用,返乡创业农民工比较青睐于自己在城镇所从事的加工制造业,以便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优势和既往的销售渠道,希望继续为以前合作过的大企业配套生产某些零部件,借此获得虽不算高但相对稳定的收入。事实上,这种创业模式同样存在风险。其一,创业企业员工素质良莠不齐使得产品质量很难保证,一旦产品质量这条企业生命线出了问题,也就注定了创业的失败结局;其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低迷,许多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如果创业企业所依托的大企业业务萎缩,那么创业企业就可能招致灭顶之灾;其三,制造业属于毛巾挤水行业,技术含量不高的中低端产品已经饱和,同行间过度竞争,行业利润不断被稀释,如果返乡农民工继续涌入该行业,只会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未来收益可想而知。另外,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在选址上一般倾向于就近原则,这样相对于本地城镇和东部地区的同类企业而言,地理区位上的比较劣势显而易见,空间上距离合作企业遥远必然会增加创业企业的物流成本,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创业企业的竞争优势。

(3)新兴行业。较之于父辈而言,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活跃,锐意创新,其中一些人返乡创业时率先进入电子商务、新能源等新兴行业。这些行业成长性强,利润空间大,的确是不错的产业选择。然而,姑且不论返乡创业农民工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素养能否适应这些新兴行业发展的需要,就是在当地能否招聘到一定数量与这些新兴行业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已经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了。另一方面,尽管近些年农村水、电、气、网、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的整体条件还是较为落后,营商环境亟待提高,商业信息滞后,更何况新兴行业还存在资金门槛高的问题,具备相应资金能力的农民工少之又少。

(4)其他传统行业。受自身人力资本素质不高、物质资本不足、社会资本不广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等短板所限,一部分返乡农民工选择进入当地餐饮、零售、物流、建筑等传统行业领域創业。这些行业固然存在投资要求少、技能层次低的特点,但是进入门槛低的优点同时也是缺点,因为返乡农民工无法阻止他人也进入这些行业创业,这样只会带来行业内更加激烈的竞争,进而引致行业利润一再被摊薄。可见,返乡农民工选择这些行业创业维持基本生计问题不大,但要想大有作为则可能期望值过高。

2.支撑条件维度

农民工返乡创业只是迈出了从被动就业到主动谋业的第一步,创业能否成功尚不得而知。事实上,创业成功取决于多重条件的支撑。虽然具备这些条件未必一定能确保顺利创业,但是缺乏这些条件,创业前景肯定不容乐观。

第一,个人禀赋特质。就自身禀赋而言,农民工返乡创业要取得成功至少既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又要有驾驭风险的能力;既要有踏实勤劳的务实作风,又要有灵活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既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又要掌握先进的经营理念。只有那些同时兼备这些特质的农民工才更有可能取得创业成功,现实中这类农民工占比不高。

第二,适量的资金。在农民工返乡创业初期,无论是预交土地租金、修建厂房、购置设备,还是支付员工工资,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据抽样调查,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来自于家庭和亲友的占69%,来自于个人打工积累的占20%,来自贷款和其他途径的仅占11%。④受企业规模、信用条件、农村房产无法抵押等限制,返乡创业农民工很难从正规渠道获取银行贷款,即使通过某些变通手段勉强得到贷款,资金成本也可能成为创业者不堪重负的压力。可见,资金壁垒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重要瓶颈因素之一。

第三,必要的用地指标。农民工返乡创业时,无论是从事种养业,还是选择其他行业,都需要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别仅仅在于面积的大小不同而已。现实的情况是,因为前些年各地急于追逐GDP总量的提升,竞相压低土地价格,一度把廉价的用地成本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再加上规划不到位、控制不严格,名目繁多的开发区和产业园遍地开花,土地被大量粗放式开发和占用,导致用地指标越来越紧张。另一方面,相对于引进现代产业的大项目而言,返乡农民工创业所创办的各类企业因为规模不大和技术含量不高,土地的产出率较低,为地方财政所提供的税收十分有限,地方政府不愿意把日渐稀缺的用地指标分配给创业企业。缺乏必要的土地依托,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无法落地,更遑论创业的成功了。

第四,市场环境因素。在“卖方市场”上“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企业只需要把产品保质保量生产出来,及时投放市场,无须担心产品滞销。在“买方市场”上“酒香也怕巷子深”,企业要统筹考虑生产、销售、研发等各项职能,承担多重市场风险。可见,市场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非常之大。在利好的市场环境下,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的概率自然就大;在利空的市场环境下,即使那些非常有能力的企业家也很难大有作为,他们使出洪荒之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亏减损已经相当不易了。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今天的成功经验可能就是明天失败的教训。即使返乡农民工创业前期顺风顺水,倘若在随后某一个阶段对市场走势的把控稍有差池,就可能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尤其在目前市场环境不甚好的情况下,市场风险骤然加大。

第五,政府的扶持。较之于城镇,农村创业的各种条件相对不成熟,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土地使用、税收减免、项目引导、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实践证明,地方官员作为地方政府的人格化主体在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中是否积极主动、公平公正,至少在三个方面依然存疑。一是地方政府官员作为经济人,难免存在私利,在甄选扶持对象和确定扶持力度时,有些官员通过人为“设租”和“创租”而达到“寻租”目的,诱导或者迫使创业者为获得政府的某些支持而支付一定量的租金,从而提高了创业成本;二是地方政府官员作为社会人,也难免存在私心,某些政府官员在扶持创业过程中更倾向于把优质资源更多地分配给自己的亲戚和熟人,而那些真正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则可能因得不到应有的帮扶而不得不放弃创业计划;三是农村各项创业扶持政策经常会因地方领导变更而发生较大调整,某些新任领导为了彰显个人政绩,有时修改乃至放弃前任制定的帮扶措施,另起炉灶搞一套全新的扶持规划,新旧方案之间又缺少必要的衔接,政策调整的随意性和过于频繁经常让返乡创业农民工无所适从,迫使他们不得不挤出稀缺资源去协调各种政企关系。endprint

事实上,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的支撑条件远不止上文所述的几个方面,但起码要涵盖以上几个基本要素。正是多重条件的耦合才可能促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这就决定了创业成功更多的只是小概率事件。现实中大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可能始于轰轰烈烈,止于平平静静,还徒然耗费了自己在城镇打拼多年积攒的辛苦钱。

三、鼓励和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要适度的原因

在目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城镇就业不景气的条件下,鼓励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虽然多少有点属于非常时期的无奈之举,但仍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这对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以及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通过上文分析不难发现,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与否取决于多重因素,其中的艰辛与曲折并非人人都能承受。众所周知,实践中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的案例毕竟还是少数。因此,在引导上不能选择性地过多解读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个别成功案例,而很少提及甚至漠视其中潜在的巨大风险,这样很容易误导返乡农民工一窝蜂地追赶创业浪潮,由此导致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耗费。

1.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新型城镇化战略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背离

从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趋势来看,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加快,人口在空间上从乡村向城镇集中是发达经济体走过的共同道路,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尤其在城市化率处在30%—70%时,人口“乡→城”之间的单向流动、加速向城镇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7.35%,恰好处在这个区间。因此,人口适度向城镇集中应该是我国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从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目标来看,大量农民工及其家庭搬迁至城镇工作生活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目前如果过度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不符合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延缓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

2.返乡农民工所掌握的技能与创业的行业选择之间可能存在错位

农民工在城镇就业过程中主要接触、学习和积累的是非農领域的某些技能和人脉关系,这跟其返乡创业大多从事的种养业在专业技术、分工协作、市场拓展等方面没有太多的内在关联性和资源共享性。再者,作为返乡创业主力军的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出生在农村,但他们基本上没有干过农活,对农业生产的具体环节知之甚少。有创业的勇气固然可嘉,有创业的能力才是关键。贸然进入貌似熟悉、其实陌生的行业,创业成功的几率可想而知。

3.返乡农民工往往低估了创业的艰辛与失败的后果

很大一部分农民工只是看到他人创业成功的喜悦,而忽视了创业之路始终布满荆棘。创业热情有余,经验严重不足。只是羡慕别人创业成功之时的笑脸,没有留意他人创业失败之后的落魄。缺乏风险意识,对创业失败的后果心理上准备不足,在创业中往往孤注一掷,很少顾及到创业失败的严重后果,也不提前为创业的可能失败预设合适的退路,一旦创业受挫,很容易陷入倾家荡产的窘境。更为重要的是,遭遇创业失败,返乡创业农民工及其家人面临的就不再是吃不吃得好的幸福烦恼,而是吃不吃得饱的艰难岁月。

4.返乡农民工容易忽视城乡创业条件的巨大差异

多年来在城乡收入差距巨大的诱导下,农村绝大部分优质人力资本流向城镇,农村优质资源面临被掏空的尴尬与危险,其结果是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过程中很难招聘到符合技能素质要求的员工,有时甚至人数上都很难凑齐,寄希望于依靠这些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的残缺团队取得较好经营业绩的想法完全不靠谱。同时,与城镇相比,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资金融通、企业协作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这些短板在农村广泛存在并且短期内难以改变,自然增加了成功创业的难度系数。

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风险防范对策

在城镇非农产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亟待重振的背景下,合理有序引导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较好地平衡和协调新型城镇化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的双重目标。与此同时,尽管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多重收益,但是良好的创业意愿转变为成功的创业实践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返乡农民工在整个创业中始终要保持忧患意识,敏锐感知各个环节中可能隐藏的风险,及时制定预案加以应对,把风险可能引致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1.全面评估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做好创业前的可行性分析

返乡农民工在自主创业时要冷静思考,切忌盲目跟风,认真权衡自己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协调和用好各种外部支撑条件,谨慎确定所选择产业及其产品的市场定位,密切关注市场环境变化,通过广泛的实地调查、个人访谈、政府部门咨询等多种方式开展所选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全面评估创业项目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为创业企业开办后的顺利运营做好铺垫。

2.结合各行业潜在的诸多风险,提早拟定防范风险的措施

第一,针对种养业领域的多重风险,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返乡创业农民工要用好、用足、用活国家各种农业保险补贴政策,预先办理农业保险,给农产品加装安全阀,尽量降低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的损失;二是返乡创业农民工要把绿色、优质、健康等现代元素深深植入产品中,密切关注人们消费偏好的变化,动态调整农产品结构,提供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农产品;三是延伸种养业生产链条,逐步把体验式消费、农业观光旅游等环节融入进来,并充分利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契机,加快特色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速度,最大化降低农产品库存量和减少损耗;四是抓住目前农村土地“三权”确认的有利时机,推动种养业走上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之路。第二,降低加工制造业所存在的风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依托各类技工学校,结合本地加工制造类企业用工需求,订单式培训所学与所用对口的专业技能人才;二是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要逐步摆脱对某些大企业的过度依赖,实现从依附到独立、从贴牌到创牌、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潜心把企业打造成“隐形冠军”类企业;三是企业选址要尽量毗邻城镇或者交通主干道,以便降低物流成本。第三,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时进入新兴行业所遇到实际困难的思路在于,首先要重视新型人才的培养,调整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重视专业技能传授,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其次要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企业创造更优良的运营环境。第四,其他传统类创业企业位于生态位底层,所占权重较大,但发展前景模糊,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优惠,更多地遵循市场的丛林法则,引导竞争力强的企业逐步发展起来。endprint

3.政府要厘清自身职责,提升“放管服”水准

第一,在宣传上“不缺位、不越位”。政府有关部门在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时,在宣传上务必用词准确,既要突出返乡创业的重要意义,积极鼓励部分具备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又要适度强化风险意识,避免创业中的过度拥挤。第二,在责任上“显个性、重担当”。要坚持“一企一策、专人负责”主基调,结合不同创业项目的特性制定针对性扶持对策,及时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帮助他们搞好风险防控。第三,在流程上“简手续、压周期”。为了满足返乡农民工创业之需,政府部门要优化审批程序,压缩办事周期,构建多部门联合办公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尽可能降低创业的制度成本。第四,在行动上“争主动、强统筹”。政府部门应责无旁贷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创業项目遴选、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与整合、优惠政策落实、营商环境营造、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一揽子优质服务。

注释

①《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4/t20170428_1489334.html,2017年4月28日。②张亮:《促农民工返乡创业需政策支持》,《经济日报》2017年8月16日。③王浩:《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达450万》,《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日。④杨召奎,王群:《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三大难题》,《工人日报》2016年8月25日。

参考文献

[1]唐晓旺.房地产供给侧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J].中州学刊,2017,(2).

[2]朱红根,解春艳.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4).

[3]张亮,李亚军.就近就业、带动脱贫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环境[J].改革,2017,(6).

[4]胡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困境及政策取向——基于制度变迁与博弈视角[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2).

[5]赵德昭.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学家,2016,(7).

[6]李敏.大众创业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探究[J].中州学刊,2015,(10).

[7]吕诚伦.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演化博弈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6,(12).

[8]张秀娥,郭宇红.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困境及其化解之策[J].社会科学战线,2012,(11).

责任编辑:澍文

Risk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igrant Labors Returning Home to Start Business

Cao ZongpingTang Tian

Abstract: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 to start businesses can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f urban employment to some extent, and help to broaden the employment channels and enhance income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is activity plays a vital role in upgrading industries in urban areas and revitaliz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ryside. To succeed in starting businesses in hometown, the returning migrant workers need to possess some fundamental qualities which are required in starting a business, and good external support conditions are necessary as well. There are many uncertainties and risks, so the road of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 is doomed to be full of hardships.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entrepreneurial risk, migrant workers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make early plans to control risks.

Key words:migrant workers; return home to start a business; risk; countermeasures

中州学刊2017年第11期论中国小农户的前景与出路2017年11月中 州 学 刊Nov.,2017

第11期(总第251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返乡创业风险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返乡创业”,北京迈出扎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