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技术分析
2017-12-14
(湖南省衡阳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湖南 衡阳 421001)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技术分析
陈勇
(湖南省衡阳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湖南衡阳421001)
近几年,我国电线电缆项目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在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集中整合导体电阻数据参数,完善监测指标的同时,提高检测技术的实效性。本文对基础检测方法、计算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集中分析,并有效分析了技术的发展,以供参考。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技术;路径
一、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背景
(一)基础检测方法。在对电线电缆导体电阻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借助有效的方式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程度[1]。
第一种方法:电压表和标准电流组合法,要将电压表和标准电流表源头结合在一起,连接导体电阻后,能结合电流检测过程,对电压数值进行测定,利用电压、电流和电阻关系式计算出具体的电阻数值,并且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第二种方法,双桥法,主要是测量电线电缆的电阻导体具体参数,这种方式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测试人员能借助相关机制对电阻范围进行类型选择和控制,有效维护相关数据参数的完整程度。在电阻高于200欧姆后,要利用单桥处理机制进行整合,尤其是在正式测试开始前,要保证电阻的温度能控制在5摄氏度到35摄氏度之间,湿度则要在85%以下,在环境中保持一段时间后进行测定和处理。测试结果要对外部温度的稳定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处理,从而满足试验的具体要求。
(三)相关影响因素。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数据的分析机制,尤其是要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集中的梳理和处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第一,测试样品本身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电线电缆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堆积问题,就会导致其导线芯和空气直接接触,长时间会出现严重的氧化问题,对其整体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在氧化反应发生后,导线芯的整体电阻率明显提升,甚至要超出正常数值较多,不仅仅会对精确性产生影响,也会对实际使用过程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操作开始前,相关检测人员要对电线电缆进行集中的清洁处理,确保能将氧化程度控制在最低,从而维护其实际运行水平和管理环境,保证其能在适合的温度环境中等待检测,避免自身因素对检测效果产生不良影响[2]。
第二,检测设备会对测试解决产生影响,在实际测试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夹取样品的工具主要分为刀形和环形,这两种设备的应用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分析。若是进行单线或者是实心线检测工作,则需要借助刀形检测设备。若是进行较宽的线芯测试,则需要利用环形检测设备,避免刀形检测设备对垂直方向不易夹取样品的问题,减少待检测物品的变形情况,从而提升整体检测效果的实际操作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检测操作过程中,不能产生过多的额外接触,否则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为了有效避免相应的误差,要在实际检测体系建立后,维护夹取过程的实效性,夹取线芯的两端,保证不会有过多部分产生接触,从而提升整体设备的检测效果[3]。
第三,测量机制和措施本身的误差,在电阻测定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电流,电流数值的大小会对测量结果产生相应的影响,且电流和测量结果误差呈现反比例关系,电流越小,误差越大,因此,要尽量增大其实际电流,然而也不能一味增加,若是电流超出限制,就会导致导体温度升高,造成更大的误差。为了有效规避这种测量误差,要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有效处理测量项目的具体管理流程,测量出两个电流,比值要控制在1:1.41左右,只有将误差控制在0.5%以下,才能真正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发挥测量工作的实际价值。另外,测量人员要结合测量项目的流程建立健全有效的误差管控措施,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问题,提高测试效果和数据的准确性,也为后续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基础[4]。
二、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技术的发展
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技术的优势,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也为检测后设备的常规化运行提供保障,满足设备管理工作的可持续进步。尤其是新标准的建立和落实,相较于旧机制,具有一定的突出优势,能在提高测量效果的同时,优化测量项目的实效性水平。
第一,温度测定中技术的应用机制。在测量过程中,要针对环境温度和导体温度进行整合,结合不同的校正系数,有效进行数据的换算,一定程度上完善样本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测试机制并不适用于大面积测试。
第二,对结果进行标注,在标准设定过程中,要对测试结果进行统筹标注,主要取决于序列号等相关信息,但是,尽管是相同的序列号,也会存在差异化结果,其实际测量的数据有效性标注也要结合具体情况。因此,在新标准中,减少了有效数位6.4条[5]。
第三,测量仪器也更加先进,传统的测量体系中,除了能借助电桥测量导体电阻数值外,也能应用数字化仪器进行数据测定和分析。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机制和管控水平,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整合措施应用在测量过程中,能提高数据的分析水平。采取的是直流电-电压降直接测量机制,保证测量结果的同时,也能将相关测量误差控制在固定的数据中,保证测定效果和处理水平的完整性,为后续测定项目的优化提供保障。
第四,测量技术实现升级,在新测量机制中,能有效针对表面的氧化物进行去除,并且利用试剂有效提高处理效果,从根本上避免了试剂的残留。需要注意的是,尤其是对阻水行导体的处理过程,能有效借助熔点低的合金进行集中浇筑处理,保证技术运行效果的最优化。技术的升级也能提高电源电极管理效果,保证误差能被控制在固定的范围内,提升检测效果和整体水平。
第五,测量器具也实现了全面升级,在实际测定过程建立后,能整合相关问题,保证电位电极处理效果更加有效,利用有效的设备对电流电极结构以及电位电极结构进行整合,确保距离要控制在截面总长度的1.5倍左右,提升检测的便捷程度,也为后续操作提供保障。也就是说,优化检测工具后,就能维护相关过程和运行体系的流畅性,实现管理水平的全面优化[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线电缆管理项目中,要对检测机制和管控措施予以系统化分析,确保生产规格符合标准,提升安全管理机制的实效性,制定切实有效的标准,维护执行的有效性和严格程度,维护项目运行机制的同时,确保导体电阻管理和实际测量效果的最优化。只有将电阻控制在固定数值中,才能按照标准化测定程序有序开展相关检测项目,提升测试精度,制定更加有效且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
[1]项江鸥.关于电线电缆中导体电阻的检测要点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13):2842.
[2]吕山.电线电缆20℃时导体直流电阻检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24):13-14.
[3]张国栋.电线电缆进场节能检测若干问题的探讨[J].现代建筑电气,2015(01):9-12.
[4]邹诗昕.电线电缆20摄氏度导体最大电阻测量检测的不确定度分析[J].广东建材,2017,33(07):33-35.
[5]周明.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J].江西建材,2014,4(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