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切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2017-12-14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切坡堆积物紫红色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湖南 长沙 410014)

高切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唐磊陈安心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4)

高切坡是山丘地区社会经济建设遇到的岩土工程,也称人工削坡工程。“陡”、“高”是高切坡主要形态特征。强烈而连续的卸荷则是高切坡主要力学根源。高切坡具有渐变性、失稳性、突变性,本文将对其做简要分析。

高切坡;地质特征;稳定性分析

一、概述

本高切坡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某段西侧,高切坡类型为Ⅱ类,属岩土质坡,最大切坡高约14m,高切坡的变形破坏直接影响人数99人,影响建筑面积3000 m2,依据《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工程地质勘察与初步设计技术工作要求》,边坡失稳危害程度为较严重,高切坡防护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规划阶段稳定性评价为稳定性较差(C级)。

二、高切坡的地质特征

(一)高切坡形态特征

高切坡区总体地形西高东低。高程202m~204m为崩塌堆积体,坡角约30°,高程204m~215.91m(切坡顶最高点)为切坡,最大切坡高约14m,详勘核定坡面面积650 m2(勘测大纲审定坡面面积423 m2)。坡面走向N8°W,倾向NE,切坡角58°~75°。高程215.91m以上为坡度约18°的斜坡地。切坡南侧为浅切冲沟,切坡北侧为宽缓平地、高程202m。高切坡坡长35m,坡顶高程(最高点)215.91m,坡脚高程201m。

(二)高切坡物质组成

勘察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xs)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有崩坡积(Qcol)、地滑堆积(Qdel)、残坡积(Qedl)。根据勘察成果分析,分为5层,分述如下:

①崩坡堆积物(Qcol):厚2m~3m,主要由紫红色粉质粘土、粘土夹块石、碎石组成,块石成分以泥质粉砂岩为主,主要分布于高切坡脚一带。

②地滑堆积物(Qdel):厚1m~3m,主要由紫红色粉质粘土、粘土夹碎、块石组成,分布于2-2’剖面以南局部地段。

③残坡积物(Qedl):厚0.5m~2m,主要由紫红色粘土夹少量碎石组成,主要分布于高切坡顶及两侧冲沟。

④上沙溪庙组(J2s)紫红色厚层状泥岩,厚gt;13m。泥质结构,属软岩,耐风化性能差,遇水膨胀、浸水崩解、失水干裂,分布于高程205m以上。

⑤上沙溪庙组(J2s)紫红色厚层状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厚gt;5m。泥质结构,属软岩,耐风化性能较差,分布于高程205m以下。

(三)高切坡结构

本高切坡为岩土质坡,岩层产状:N30°E,NW∠10°,为单斜地层。高切坡岩体属平缓层状结构,为反向坡。

勘探查明,高切坡中上部岩性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紫红色厚层状泥岩(编号④);下部为上沙溪庙组(J2s)紫红色厚层状泥岩夹泥质粉砂岩(编号⑤)。高切坡坡顶以上表部为厚0.5m~2m的残坡积物(编号③),2-2’剖面以南局部地段为地滑堆积物(编号①),切坡脚为崩坡堆积物(编号②)。

该区地质构造较为简单,断层不发育,结构面主要为层面和节理面。节理主要发育2组:

①N10°~15°W,NE∠60°~75°,面较平,宽0.5cm~1cm,延伸长度约3m,卸荷张开;

②N70°E,SE∠70°,面粗糙,宽0.5cm,追踪状延伸,长度大于5m,张性裂隙。

通过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表明,高切坡区结构面无不利组合楔形体。

(四)高切坡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该高切坡坡顶为平缓地形,无天然水体分布,大气降水汇水面积仅9721 m2,地表水以面流形式流向坡脚。

2.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前者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经过松散介质孔隙向低处运动,后者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主要来源于地表水渗透,通过裂隙向下运移,在坡脚偶见有少量地下水量渗出。

根据本地区地质勘察资料,泥岩夹砂岩组成的地质体,渗透系数一般为1×10-6cm/s~1×10-5cm/s,属微透水层。

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即重碳酸钙型水,呈弱碱近中性,地下水对混凝土为无腐蚀性,对钢结构为弱腐蚀。

(五)高切坡岩体分类

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A,根据高切坡岩体完整程度、结构面结合程度、结构面产状和高切坡自稳能力,本高切坡岩体类型为Ⅲ类。

三、高切坡稳定性分析

(一)已经发生的变形破坏情况

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勘探,高切坡南端(桩A~桩A+5m),发育一浅层滑动,后缘顶点高程约214m,前缘在高切坡脚,滑动面为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滑动方向为N30°E,厚度3m~5m,面积70 m2,方量126 m3(见图3.1-1)。

图3.1-1 中段(WZ0003)高切坡1-1'工程地质分析剖面

高切坡坡脚高程202m~206m,见崩坡堆积物,厚2m~3m,为高切坡岩体风化剥落、崩塌堆积形成(见图3.1-2)。

图3.1-2 中段(WZ0003)高切坡2-2'工程地质分析剖面

(二)预测的变形破坏模式

通过对高切坡区槽探的揭露,结合工程地质平面测绘和已有变形破坏情况分析,该高切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分为滑动破坏及崩塌变形破坏和泥岩风化剥落。

1.滑动破坏

发生在切坡南端(桩A~桩A+5m)及高切坡坡顶松散堆积物中,破坏形式为圆弧滑动破坏和沿基岩面的折线型滑动,规模较小。

2.崩塌和风化剥落变形破坏

组成高切坡的泥岩,变形特征表现为岩石的风化剥落,由于粘土矿物含量的不均一性,形成差异风化,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与高切坡临空面近于平行的拉张裂隙,岩石松动,将造成高切坡外部岩体的倾倒和崩塌破坏。

高切坡中发育产状为N10°~15°W,NE∠60°~75°顺坡向陡倾角节理(第②组),切坡坡度较大,边坡岩石在自重的作用下,亦将产生崩塌。

结构面在高切坡区的组合用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分析表明高切坡区结构面未发现不利组合楔形体。

(三)稳定性分析计算与评价

高切坡岩性为紫红色厚层状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岩层产状:N30oE,NW∠10o,属反向坡,边坡岩体内无大的构造面,节理不发育,具稳定的地质结构,该段切坡整体基本稳定。

1.滑动破坏稳定性分析

高切坡南端(桩A~桩A+5m)切坡主要由紫红色粉质粘土夹碎、块石组成,下伏厚层状紫红色泥岩夹紫灰色泥质粉砂岩,局部已产生滑动变形,其下滑面为松散堆积物的圆弧破坏及沿基岩面的折线型滑动,稳定性差,将产生小规模浅层滑动破坏,需进行工程处理。该区滑动破坏规模小(方量126 m3),且切坡变形明显。

2.崩塌和风化剥落稳定性分析

该边坡岩石为软硬相间的泥岩、泥质粉砂岩组成,泥岩软弱,泥质粉砂岩强度相对较高,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强,紫红色泥岩在干湿交替作用下易发生剥落,造成泥质粉砂岩常呈突出状或倒悬。切坡岩体中见一组与坡面近于平行的节理(第②组),当下部泥岩风化剥落深度较大时,上覆岩体在自重作用下,沿顺坡向节理产生剪切破坏,或泥质粉砂岩发生剪断,导致岩石块体崩塌。崩塌形式为掉快,一般规模不大。

综上所述,高切坡整体基本稳定。高切坡变形破坏模式为浅表部易产生风化剥落及崩塌破坏,高切坡南端(桩A~桩A+5m)松散堆积物将产生圆弧破坏及沿基岩面的折线型滑动破坏,因此切坡局部不稳定。

(四)高切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该高切坡若不加防治,砂岩局部将沿发育的卸荷裂隙产生倾倒、崩塌。表层泥岩将进一步风化剥落;松散堆积物在长期暴雨作用下,将产生局部失稳或形成泥流,堵塞市政排水系统,严重影响高切坡下龙宝龙安路移民安置房及过往行人及车辆的安全。

四、高切坡防治方案建议

(一)防治目标原则

(1)边坡的防治设计与周边的移民工程相结合,尽量与城市景观环境相协调。

(2)高切坡防治措施应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及施工安全。防治措施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3)高切坡防治措施主要是针对高切坡的现状进行防护。不考虑以后因工程建设对该边坡进行进一步开挖形成的高切坡的防护。

(二)防治工程方案建议

建议对高切坡进行削坡处理,并进行坡面防护,设置截排水系统,对坡体卸荷裂隙及顺坡向节理发育部位进行随机锚杆支护。

[1]SL264-2001,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

[2]Bieniawski.Z.T著.吴立新,王建峰译.工程岩体分类[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

[3]刘佑荣,唐辉明.岩体力学[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4]潘别桐.工程岩体强度估算方法[J].地球科学,1985,10(1).

唐磊(1972-),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工作。

猜你喜欢

切坡堆积物紫红色
江西省居民切坡建房引发的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小动物们的花园
福岛第一核电厂1号机组安全壳内堆积物结构复杂
不同黏粒含量黄土的人工切坡稳定性探讨
郴州市某煤系地层滑坡成因机制及滑动过程分析
传统达斡尔族荷包色彩之紫红色探析
铅山县紫桐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
盐岩储库腔底堆积物空隙体积试验与计算
加拿大小镇惊现紫红色自来水 居民害怕不敢饮用
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