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际培训需求构建中专学历护士岗上培训体系的研究
2017-12-14李璟瑒官计张露李璐阳杨宋莲詹舒宇王玉莲何雨娇冯利舒玥廖星王琪杨心仪
李璟瑒,官计,张露,李璐,阳杨,宋莲,詹舒宇,王玉莲,何雨娇,冯利,舒玥,廖星,王琪,杨心仪
(1.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2015级学生,四川 南充 637000;2.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护理学基础教研室,四川 南充637000)
基于实际培训需求构建中专学历护士岗上培训体系的研究
李璟瑒1,官计2,张露1,李璐1,阳杨1,宋莲1,詹舒宇1,王玉莲1,何雨娇1,冯利1,舒玥1,廖星1,王琪1,杨心仪1
(1.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2015级学生,四川 南充 637000;2.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护理学基础教研室,四川 南充637000)
目的 基于培训需求的充分调研建构低年资中专学历护士中专学历系统型岗上培训体系,为提高低年资中专学历护士岗上培训质量提供新的路径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法、分层法、随机数字法抽取四川省南充、自贡、遂宁、广安四个地级市104家2 008名低年资中专学历护士以及172名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采用问卷调研法/访谈法调对低年资护士岗上培训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并据此建构低年资中专学历护士系统型岗上培训体系。结果 经数据分析和资料分析,确定低年资中专学历护士对培训内容、方法、师资、时间以及管理五个维度的21项具有需求,医院方具有理念性、目标性、了解性、组织性、能力性、机制性6项需求。由此建构出包含战略、支持、实施三大系统以及细分的9个子系统组成的低年资护士系统型岗上培训体系。结论 系统型培训是极有成效的岗上培训模式,基于医疗机构整体发展与护士岗上培训一体化理念建构系统型培训体系是当前系统型培训模式的发展趋势,更是这一培训模式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培训需求;中专护士;系统性培训;培训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护士的总体综合素质得到了长足提高。目前,我国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已达到了总人数的56%[1]。但这一数据同时也显示出,中专学历护士依然属于我国护理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而有相当多的研究指出[2-4],中专学历护士,尤其低年资护士(以下简称中专护士)的临床综合专业素养明显低于高学历护士,这对医疗机构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及其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提高。系统型培训模式发轫于美国,为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陆军军官标准培训模式,是指通过一系列符合逻辑的步骤按计划实施的培训[5]。目前,系统型培训模式经由欧美多位管理学家的反复修正和完善,已形成机构战略发展与个体培训紧密交融的模式,并成功运用于国内外多种行业的岗上培训。近年来,我国部分医疗机构也开始深入探索这一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人员岗上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但多数仅停留于传统系统型培新模式,且没有建构出完善且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培训体系,尤其针对中专护士这一细分护理人力资源的研究至今仍处于空白。为此,本课题组选择以中专学历护士相对集中的四川省地市级城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医院方和中专护士双方需求的调研结果,建构中专护士系统型岗上培训体系,为我国中专护士岗上培训机制建构提供新的路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四川省南充、自贡、遂宁、广安四个地级市;于各市采用分层抽样法分别抽取三甲医院1家,二甲医院5家,社区医院(含乡镇卫生所)20家,总计入选104家医院;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法在入选医院内按纳入标准抽取2 008名受调护士,样本量以Dixon的正态近似法[6]计算获得。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具执业护士资质;③护理中等专业毕业;获得执业资格后工作年限(以下称工作年限)0.5~5年。排除标准:①正在接受学历继续教育;②已获得更高学历;③脱产或正在休假。2 008名受调护士均为女性,18~19岁492人,占24.50%;19岁以上~21岁581人,占28.93%;21岁以上~23岁448人,占22.31%;23岁以上~25岁487人,占24.25%,平均年龄(23.45±6.85)岁;平均工作年限(3.25±2.12)年。其中普通病房护士1 049人,占52.24%,ICU病房护士135人,占6.72%,门诊护士467人,占23.26%,急诊护士271人,占13.50%,其他岗位86人,占4.28%。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入选医院科室护士长、护理部管理人员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172名,其中女109名,男63名,平均年龄(41.17±4.08)岁,管理岗位平均工作年限(5.65±2.81)年,本科学历104名,硕士及以上学历68名,均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本次调研获川北医学院医学伦理委员的审查批准,并得到入选单位的相关支持;所有受调者对本次研究内容、方式及保密原则均知情并自愿参与。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研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Delphi法[7]自行设计《中等学历护士岗上培训需求调研问卷》。参考既往同类型调研表研制初稿。后邀请17位专家以Delphi法(两轮)确定终稿。专家来源:成都医科大学心理学专家2名,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专家1名,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专家3名,四川大学护理学院专家2名,川北医学院中等护理专业教授3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家1名,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专家1名,南充市、自贡市、遂宁市、广安市卫生局人力资源领导(处长)各1名。经验证,本次邀请专家权威系数为0.925。调研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调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毕业日期、取得执业资格日期、工作年限、职称、所属科室等。第二部分分为培训内容需求(20个条目)、培训方法需求(8个条目)、培训时间需求(5个条目)、培训师资需求(6个条目)、培训管理需求(6个条目)5个维度共计45个条目。采用Likert五级评分,从5分特别需求到0分无需求,最后以总分进行评估。在正式调研前,选择攀枝花中医医院、眉山市东坡区社区医院符合本次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护士113名进行了预测试,结果显示,本调研问卷Cronbach'ɑ相关系数为0.81,重测相关系数0.85,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均表现良好。问卷调研自2013年3月1日开始~2013年10月31日结束,由各入选医院护理部/人力资源部负责按统一要求和标准发放问卷,受调人自行填答,由本课题组成员在统一时间内进行回收和检查,填答不准确、字迹模糊或存在漏项的问卷均给予剔除。本次调研共纳入2 008名样本,最终收取有效问卷1 857份,有效收取率为92.48%。
1.2.2 半结构式访谈 自2013年3月8日~2014年5月1日,对入选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培训动机、培训形式和效果,培训的目标和预期,培训与医院战略发展的关系,培训体系的建构、培训存在的问题等。根据受访人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安排访谈时间和地点,访谈可多次进行,时间累计计算。由1名课题组成员负责按访谈提纲进行提问,问题顺序可适当调换;并在访谈者同意前提下由另1名成员进行录音和笔录。访谈结束24 h内将录音(包括回答人话语、语调、停顿等)以及记录内容整理成访谈文字备忘录。本次个体访谈时间为60~300 min(累计),平均195 min,访谈次数为1~6次,平均3.28次;最终共形成42.5万字的访谈资料。
1.2.3 文献检索 由课题组成员通过相关文献库收集近5年的相关研究以及目前开展系统型岗上培训医疗机构的资料(流程、制度、培训内容、方法和效果等),共计3.45万字,作为本课题建构系统型岗上培训体系模型的补充资料。
1.3 中等学历护士岗上培训体系建构原则 根据系统型培训模式理论确定建构原则:①需求为本。以院方和护士(以下简称双方)对培训的需求作为培训体系的建构基础;②双赢目标。确定符合双方最大利益的培训目标和预期;③持续原则。设立具有可持续操作的系统培训机制;④实操原则。确保培训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便利性。
1.4 统计学方法与资料分析 问卷资料经两人核查后编号录入SPSS 20.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访谈资料录入质性研究分析软件Nvivo 8,运用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策略析出概念、建构概念类属和确定核心概念。
2 结果
2.1 基于培训需求的中专护士系统型岗上培训基础模型建构 经对问卷、访谈资料以及补充资料的整理、归纳和分析,析出中专护士及院方的培训需求,见表1。据此建构出基于培训需求的中专护士系统型岗上培训基础模型,见图1。
2.2 中专护士系统型岗上培训体系建构 根据中专护士系统型岗上培训基础模型建构的培训体系由三个系统构成,见图2。
表1 中专护士及院方的培训需求Table 1 Training Demands of Nurses and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s
3 讨论
3.1 系统型培训的特点 当前多数企事业单位所采用的员工培训深植余于组织战略发展计划中的系统型培训模式是由美国学者哈利•泰勒对早期系统型培训模式的修正版,亦被称之为过渡型培训模式。他指出,这一修正可以使培训管理者在建构规则性、结构性培训理念的同时关注到培训对组织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组织支持培训对受培者的重要意义[8]。其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可以建构起系统化培训设计思路;②可以建构更为完善和健全的培训机制;③可以提高组织和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④有效规避了“就培训而论培训”的局限理念和职能性培训目标的设立。⑤可使相关培训具有“弹性”,适应了当前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局势。
3.2 培训需求分析的意义和特点 培训需求分析(Training Needs Analysis,TNA)实质上是所有培训最为关键的起始环节[9],可以对培训的实施乃至体系建构产生直接影响。根据系统型培训理论,本次分别调研了医院方和中专护士的培训需求,就中专护士角度而言,其培训需求的各维度均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这与国内外多个针对不同学历层次护士群体的培训需求研究结论保持了一致[10-13],显示出即使是同一学历层次的护士,其对岗上培训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个性化要求。此外,从医院方培训需求来看,主要包括理念性、目标性、了解性、组织性、能力性和机制性需求,体现出目前入选样本医院岗上培训体系尚缺乏系统性设计的不足。由此也从一个层面反映出科学建构岗上培训体系以及具有实操性的行为指南无论针对中专护士抑或医院方都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图1 基于培训需求的中专护士系统型岗上培训基础模型建构Figure 1 Building of Basic Systematic On-the-Job Training Model for Nurses in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s Based on Training Demands
3.3 中专护士系统性岗上培训基础模型的特点 中专护士系统型岗上培训体系基础模型是基于培训需求的前期分析进行建构的,由内、中、外三个部分组成,内环反映是的中专护士的培训需求,外环则对应院方的培训需求,中环则是培训计划的实施和评估。该模型具有以下特点:①对院方和护士需求进行了综合考虑和关注,使培训能满足双方的最大化利益,从而规避无效培训。②强调外部环境对培训的作用,如先进的培训理念的输入、完善的培训管理机制,都能使培训的效率得到长足提高。③确定以需求为本制定培训计划的宗旨,同时强调全程评估,使培训具有了方向性和可操作性。
3.4 中专护士系统性岗上培训体系的建构 中专护士系统性岗上培训体系由以下三个系统构成:①战略系统。战略是指组织为应对内外环境变化,追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全局性、长远性的总体谋划[14]。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因此,人力资源战略是组织整体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人力资源战略中最为关键的培训环节,其体系的建构必须要确保组织与个人发展之间具有高度兼容的匹配度。即培训的实施和结局要符合组织和员工的发展愿景[15]。中专护士目前还是我国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她们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不仅影响其自身利益,更会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影响医院服务质量乃至医院的整体发展。而当院方将培训纳入战略发展规划,则会有效地确保培训的利益输出,从而达成医院和护士的双赢局面。②支持系统。组织支持理论认为,当员工感知到组织支持时,会对组织产生正向信念,从而给予组织更多的积极回馈,最终实现组织目标[16]。大量研究[17-18]指出,组织行之有效的支持可强化护士对医院的承诺,提高护士工作质量,缓解其工作压力。就中专护士而言知识的局限、经验的不足以及周围高学历同事的优秀都使其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进而影响其工作质量、淡化其对医院的承诺,例如尽快提高自身素质等。而一个由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健全的培训管理机制、全面的培训实施能力所构成的培训体系则会成为其与医院的连接纽带,使其充分认识到医院对其个体发展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建构起护士对于组织的依赖和信任,进而积极地、自觉地参与到培训之中,从而达成培训的终期目标。③实施系统。培训最终需要体现在实施过程中。这一部分在本研究建构的中专护士岗上培训体系中分为需求分析,目标确立,计划制定和计划实施,是对传统系统型培训模式的保留。但在本体系中,需求和目标确立形成了院方和护士方的二元结构,从而体现出该体系的战略性和兼容性。而这也正是过渡型培训模式的根本特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渡型培训模式针对培训管理者而言,只是提供了一个培训框架,并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导致实践的模糊性和不规范性。因此,本文参考美国人力资源学者汤姆•W•戈特的《培训人才八步法》[19],将其改进为10项培训实施步骤,从而使这一培训体系的实施系统具有了可操作性。
图2 中专护士系统型岗上培训体系Figure 2 Systematic On-the-Job Training System for Nurses in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s
目前,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20]提出的“护士培训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的指示,我国多数医院均开展了多种岗上培训。而随着我国医院护理管理模式从“平台式”向“能级体系”模式的转换,护士岗上培训重点也开始转向以能力为基础的分层次培训[21]。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尽管分层次培训大范围的开展,但实际培训效果差强人意是仍然是目前的客观事实,而这显然与科学的、可持续性培训体系的建构缺乏有关,而本次研究则为这一不足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但就该体系的实践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S].卫生部公报,2012:1.
[2] 农小群.中专护士专业素质存在问题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5):133-134.
[3] 陶永红,孙荣.不同学历层次护士临床护理的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8):67-68.
[4] 吴菲,叶茂,代颖,等.不同教育程度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3):761-762.
[5] Mc Clelland SB.Training needs assessment data-gathering methods[J].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2011,18(2):27-31.
[6] 唐欣然,黄耀华.单组目标值试验样本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志,2013,17(11):993-995.
[7] Okoli C,Pawlowski SD.The Delphi method as a research tool:an example,design considerations and applications[J].Informationamp;Management,2004,42:15-29.
[8] (美)雷蒙德.A.诺伊.雇员培训与开发[M].徐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112.
[9] Pedder L.Training-needs analysis[J].Nurs Stand,1998,13(6):50-53.
[10]Aerts E,Fliedner M,Redmond K,et al.Defining the scope of haematology nursing practice in Europe[J].Eur J Oncol Nurs,2010,14(1):55-60.
[11]Aerts E,Fliedner M,Redmond K,et al.Defining the scope of haematology nursing practice in Europe[J].Eur J Oncol Nurs,2010,14(1):55-60.
[12]宋玉磊,徐桂华,王秋琴,等.江苏省785名中医院护士中医护理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12A):32-36.
[13]冯丽芳,钟永,陈平,等.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调研初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4):3435-3436.
[14]余来文.战略决定成败[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12.
[15]李广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9,5:1.
[16]Tek YL.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felt obligation,affectiv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of academics working with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Malaysia European[J].J Soc Sci,2009,9(1):72-87.
[17]Myers BJ.Organizational support,perceived social support,andintenttoturnoveramongpsychiatric nurses:amixedmethodsstudy[D].Birmingham: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2010.
[18]滕蓬霞,季艳,陈立平.护士长工作倦怠与工作压力及组织支持感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医院,2011,11(9):107-109.
[19]汤姆•W•戈特.培训人才八步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0.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S].卫生部公报2012:4.
[21]叶红芳,陈湘玉.能级进阶模式的护士培训需求分析模型[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93-395.
Astudy on the systematic in-service training system for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junior nurses
Li Jing-chang1,Guan Ji2,Zhang Lu1,Li Lu1,Yang Yang1,Song Lian1,Zhan Shu-yu1,Wang Yu-lian1,He Yu-jiao1,Feng Li1,Shu Yue1,Liao Xing1,Wang Qi1,Yang Xin-yi1
(1.Student(Admitted in 2015)of School of Nursing,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Sichuan,637000,China;2.Nursing Basic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School of Nursing,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Sichuan,637000,China)
Objective To build a systematic in-service training system for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junior nurses based on full survey on training demands,and provide new reference for in-service training quality for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junior nurses.Methods Convenient method,hierarchical method and random number method are adopted to extract 2 008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junior nurses and 172 nursing/HR management staff in 104 prefecture-level cities of Sichuan Nanchong,Zigong,Suining and Guang’an.The questionnaire survey/interview methods are used to conduct survey and analysis of in-service training demands of junior nurses,based on which a systematic in-service training system for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junior nurses is worked out.Results Data analysis and materials analysis are conducted to confirm that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junior nurses have demands in 21 items under five dimensions including training contents,methods,faculty,time and management while hospitals have six demands covering concept,objective,knowledge,organization,ability and mechanism,thus building three systems of strategy,support and implementation,and a systematic in-service training system for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junior nurses which is composed of nine sub-systems.Conclusion Systematic training is an extremely effective in-service training model.To build a systematic training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ng overall hospital development and in-service nurse training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urrent systematic training model and all the mor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training model to truly play its role.
Training demand;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nurses;Systematic training;Training system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5.019
1.南充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3年社科规划课题(NC2 013C026);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院级科研课题(2013-110-27)
通迅作者:官计,E-mail:354384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