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核心素养 巧设复习对策
——以2017年天津高考真题为例

2017-12-14天津郑金霞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7年6期
关键词:刘贺史料历史

天津 郑金霞

关注核心素养 巧设复习对策
——以2017年天津高考真题为例

天津 郑金霞

核心素养立意是学科教学的新思路,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五个核心素养在2017年天津高考真题中得到了较好的呈现,关注其呈现方式,把握复习方向,巧设复习对策,这将对高考复习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例1】(2017·天津卷·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 )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解析】本题以君主专制存在的原因为切入点,重点考查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君主专制能在中国长久存在是有一定的社会环境的,是特定社会需要的产物,故D项正确。

【复习对策】要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与内容,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每一个后者都会对前者产生反作用;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运动,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社会形态的变迁等。善于将唯物史观灵活运用于历史复习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如明清时期新儒学思想出现的背景:政治上,君主专制加强,社会腐败;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严重阻碍;思想上,理学是正统思想并走向僵化。在这一背景下,就有了李贽的离经叛道、黄宗羲的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王夫之的唯物思想等。这一内容就恰恰体现了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

二、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例2】(2017·天津卷·2)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以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为切入点,深入考查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从材料“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可知,货物是从南方向北方运输,因而最北的市镇应是朱仙镇,故①是朱仙镇;汉口镇是长江沿岸的重要市镇,故②是汉口镇;景德镇是江西省的瓷都,故③是景德镇;佛山镇位于广东省,故④是佛山镇,B项符合题意。

【复习对策】掌握时空观念是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在复习历史的过程中,科学地使用与时空有关的概念术语,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如公元、世纪、年代、时期等;能从历史年表、历史地图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能对相关事件建立时间轴,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能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能够将认识对象放在具体时空下进行考查。

三、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例3】(2017·天津卷·12)(节选)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材料二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几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材料三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

【答案】史实:儒学成为正统。

价值: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

看待 :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并不客观、充分。

【解析】本题第(3)问主要考查了史料实证分析能力。第一小问史实,从材料三出土的文物可知,孔子及其著作在当时很受重视,故可印证的史实是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第二小问价值,出土文物是更接近历史真实面貌的证据,可为相关的历史记载提供更加丰富、充实的证明,故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的价值是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第三小问看待,出土文物虽然是儒家经典著作,但不能说明这些是刘贺生前阅读或喜爱的,也无法体现出刘贺是否博学的人,对其的评价还应有足够充分的史实做依据,故对材料三中否定《汉书》关于刘贺的评价的看法是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并不客观、充分。

【复习对策】史料是历史认识的基石,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离不开史料实证。在历史复习中需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如实物、文字或口述史料,要会区分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掌握搜集史料的基本途径,要有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学会甄别史料的真伪和价值的基本方法,如在历史价值判断时,注意史料撰述者的知识背景、主观立场、时代观念、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史料解读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四、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例4】(2017·天津卷·3)

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解析】本题以宗教改革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解读信息的能力。“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说明王公贵族也支持,同时也说明他们没有共同的目标,排除A;扩大世俗贵族的权利只是某一个方面,排除B;题干未谈到民族国家,排除C;材料反映出从农民、手工业者、下层僧侣到王公贵族都支持了宗教改革,可知材料的主旨是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

【复习对策】从近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看,加大了对学生解释和评价历史事物能力的考查力度。要学会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判历史和现实问题。如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理解:为什么在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的大潮中,要冒天下之大韪?在复习中要把历史人物置身于辛亥革命结束时的历史现状中得出正确、合理的解释:辛亥革命未触及封建的儒家思想,帝制以及封建残余还有其生存的土壤,民主共和之路还是非常漫长的。

五、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2017年天津卷关于国家统一、十四年抗战、民主与法制、科技发展、海洋意识、经济政策的调整等长效或短效热点问题都有涉及,这对培养家国情怀,正确引领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例5】(2017·天津卷·5)

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解析】本题以近代海洋观为切入点,考查了当今国家对海洋意识的关注。从材料“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可知近代中国海军没有自觉意识到海军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与材料“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可知,中国近代海军发展是被动的本能的反映,且没有认识到发展海军这一世界大潮,故C项正确,D项错误。

【复习对策】家国情怀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在历史复习中,要能够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对古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思想上,有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唐太宗“自古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观念;经济上,各民族经济联系的密切;政治上,中央集权制与“羁縻”制度的并存。又如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学习,既认识了文明的多样性,又加深了对制度自信的理解。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

帕伦克

帕伦克是反映玛雅建筑艺术的一处遗址。它坐落在墨西哥恰帕州境内崇山峻岭间的一块坡地上,反映玛雅人当年建城定居多选择仓林山岭的特点。据在这里发现的刻有纪年的玛雅碑证明,这座城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四二年。

帕伦克的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在金字塔上的“铭文神庙”。金字塔为正方形,共十层,向上逐层缩小,最低一层有梯阶九级,其余有梯阶七级,共七十二级。“铭文神庙”就建筑在金字塔顶平台上。平顶,有五个门,走廊上有壁画、浮雕,庙的四壁都是雕刻的碑文。可惜,到二十一世纪初都一直在还未破译这些玛雅象形文字,至今无人知晓这些碑文的真正含义。这里的建筑物几乎都是平顶或有平台。金字塔的台阶象征通往宇宙的阶梯,这是玛雅建筑的典型特征。

墨西哥的金字塔与埃及的金字塔虽然形状相似,但有所不同,现已发现的墨西哥金字塔绝大多数都是供古代印第安人各部落祭祀神明的祭坛,而不是陵墓。然而帕伦克的金字塔却是一个例外。它是公元前七世纪时帕伦克统治者巴卡尔的陵墓。据说这座金字塔是巴卡尔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建造的,历时几十年,全部用巨石建造,在巴卡尔76岁去世时才建成。进入这座墓室,必须拾级登上金字塔,进入铭文神庙,然后沿着螺旋形的石台阶才能下到墓室。据考古学家分析,这座陵墓可能还有正门,但因金字塔是巨石砌成,发掘时不想损坏金字塔而放弃了寻找。

墓室的平面顶作假拱,全用石条砌成,高七米,长九米,最宽处为四米。墓室后壁正中凿一龛,内有一浮雕武士像,左右两壁各有浮雕武士像三尊,墓室前端的中央置有一石棺,高约1.1米,长约2.8米,宽约2米,棺内壁四面均有浮雕纹。棺盖厚达27厘米,重达5吨。棺盖面及四周亦满雕花纹。在石棺内中央向下凿一石穴,它的前端为椭圆形,穴内涂满红色。巴卡尔仰卧在石穴内,头戴绿玉石面具,颈、胸、手、腕、足等处分别佩有玉制的项链、串珠、指环和小球。左足侧前,置绿玉太阳神偶像等。

(摘编自网络)

猜你喜欢

刘贺史料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谁是对你有情的人
试论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编列
刘贺
——海昏侯的“Two Faces”(上)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从西汉刘贺墓说到中国古代的金银钱币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