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熟知优先原理 学好化学知识

2017-12-14安徽华雪莹

教学考试(高考化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还原剂氧化剂溶解度

安徽 华雪莹

熟知优先原理 学好化学知识

当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仅取决于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还与H+或OH-的结合能力、电离程度等性质,以及反应物的浓度、温度、酸碱性、溶解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就会出现反应顺序有先有后,这就是化学中的“优先原理”。研究这些先后规律,对客观、准确地掌握化学的普遍规律,正确解决化学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优先氧化(还原)原理

1.在浓度相近的不同还原剂(或氧化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通常是按还原性(或氧化性)由强到弱依次被氧化(或被还原),即还原性(或氧化性)强的先被氧化(或被还原)。例如:向KCl、KBr、H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氯水,碘离子先反应。

(1)(CN)2与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Br、KI和NH4SCN的混合液中加入 (CN)2,首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例2在含有Cu(NO3)2、Al(NO3)3、AgNO3、Fe(NO3)3各 0.01 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01 mol铁粉,经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Ag+全部被还原,Al3+的量无变化

B.Fe3+全部被还原,Cu2+的量无变化

C.铁粉无剩余,Fe2+为0.02 mol

D.Fe2+为0.015 mol,Fe3+为0.005 mol

解析阳离子氧化顺序Ag+>Fe3+>Fe2+>Cu2+>Al3+,溶液中加入铁,首先析出银,其次是Fe3+被还原为Fe2+,Cu2+被还原为Cu,Al3+与铁不反应。

所以最后溶液中Ag+、Fe3+恰好全部被还原,Cu2+的量无变化。因此应选C。

2.在同一溶液中含有多种氧化剂(或还原剂)时,当加入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尽管有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氧化性(或还原性)较弱,但如果反应速率很快,则速率快的反应优先发生。如Na、K与FeCl3、CuSO4、AlCl3等溶液的反应,F2通入卤化物盐溶液的反应。

例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解析在溶液中,氟气与水反应置换出氧气,钾、钠与水反应置换出氢气。应选B、C。

3.一种氧化剂与一种还原剂反应,若氧化剂浓度不同,则氧化性不同,一定量浓溶液进行反应时,优先生成氧化性较强的产物。如浓硫酸、浓硝酸与金属的反应。

例4取100 mL 18.3 mol·L-1的硫酸与锌反应,当锌完全溶解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为22.4 L,将反应所得溶液稀释至1 L,测得该溶液pH=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成的气体为SO2与H2的混合物

B. 生成的气体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2∶1

C.反应中溶解的锌是65 g

D.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2 mol

4.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溶液中还原性强的阴离子优先在阳极放电,其顺序为S2->I->Br->Cl->OH-;氧化性强的阳离子优先在阴极放电,其顺序为Ag+>Fe3+>Cu2+>H+>Pb2+>Sn2+。用活泼性电极电解时,阳极金属优先放电。

例5用铂电极电解氯化钠与硫酸铜的混合液,当电路中通过4 mol电子时,两极都产生1.4 mol气体,电解后溶液体积为4 L,最后电解液的pH最接近于

( )

A.11 B.12

C.13 D.14

解析阴极产生气体为H2,而反应中Cu2+优先放电,故只有Cu2+全部析出后,才产生H2。阳极首先产生Cl2,若仅为Cl2,转移电子应为2.8 mol,不符合题意。因此Cl-反应后,应有OH-放电产生O2。

设阳极产生Cl2、O2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二、优先中和原理

在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当加入一种碱性物质(或酸性物质)进行反应时,酸性(或碱性)强的物质优先被中和。如金属阳离子与H+组成的混合液中加入OH-,H+优先被中和;弱酸根离子与OH-组成的溶液,OH-优先被中和;CO2、H2O(g) 与Na2O2反应时,CO2首先被吸收。

例6气体X可能含有NH3、Cl2、HBr、CO2、H2S中的一种或几种。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若将X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不见沉淀生成。有关X的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

B.一定不含CO2

C.一定不含NH3、Cl2、H2S

D. 可能含有CO2、Cl2

解析X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淡黄色沉淀,说明X中一定含有HBr,而不含H2S。又由于存在HBr可以排除NH3和Cl2。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不见沉淀,是否一定不含CO2呢?由于酸性HBr > H2CO3,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HBr优先反应,若含有CO2,也可能不发生化学反应。故应选A、C。

例7含有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溶液,为了确定其成分,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时,耗用标准盐酸的体积为V1,当酚酞由红色经粉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继续滴定,甲基橙由黄色变为橙色时,耗用盐酸的体积为V2。当V1、V2的关系如下表所示,盐酸的浓度为c时,填写溶液的成分和它们的物质的量。

V1≠0,V2=0V1=0,V2≠0V1=V2>0V1>V2>0V2>V1>0成分物质的量

V1≠0,V2=0V1=0,V2≠0V1=V2>0V1>V2>0V2>V1>0成分NaOHNaHCO3Na2CO3NaOHNa2CO3Na2CO3NaHCO3物质的量cV1cV2cV1c(V1-V2)cV2cV1c(V2-V1)

三、优先挥发原理

蒸发沸点不同的物质的溶液时,低沸点的物质优先挥发(有时可形成共沸物)。例如:将100 g 36%的盐酸蒸发掉10 g水,盐酸的浓度不是增大,而是减小。这是因为HCl优先挥发的缘故。

四、优先析出原理

在含有多种微粒的溶液中,溶解度小的物质优先析出。例如:工业上,向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过量氨气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优先析出。

五、优先沉淀原理

在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的离子,则溶解度(严格应为溶度积常数)小的物质优先沉淀。例如:向K2S、KCl、KBr、K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Ag2S先沉淀,其次是AgI、AgBr,最后是AgCl。

例8已知硫酸铜溶液分别与碳酸钠溶液、硫化钠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1) CuSO4+Na2CO3:

(2)CuSO4+Na2S:

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 Cu(OH)2>CuCO3>CuS

B. Cu(OH)2

C. CuS>Cu(OH)2>CuCO3

D. CuS

解析根据 (1) 中的两个反应可知,物质溶解度:Cu(OH)2

例9联合制碱法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把NH4Cl从几乎饱和的NaHCO3溶液中分离出来,为此根据NaCl和NH4Cl溶解度的差异,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某种气体,同时加入磨细的食盐,可析出不夹带NaHCO3的NH4Cl,NaCl与NH4Cl共同存在时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

选项通入气体控制温度℃ACO230~40BCO20~10CNH330~40DNH30~10

六、优先吸收原理

用干燥剂干燥气体或用液体净化气体时,优先吸收溶解度大的气体或易被吸收的气体。例如:实验室制取氯气,为除去混有的HCl,可把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这是因为HCl的溶解度远远大于氯气的溶解度。

七、优先排布原理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待能量低的电子层排满后,再排能量高的电子层,当电子层达到四层时需考虑电子亚层。

八、优先吸引原理

(1)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 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2)化学键>氢键>分子间的作用力。

安徽省灵璧县黄湾中学)

猜你喜欢

还原剂氧化剂溶解度
氨还原剂喷枪中保护气旋流喷射作用的研究
“氧化剂与还原剂”知识解读
熟悉优先原理 迅速准确解题
不同氧化剂活化过硫酸钠对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
例析溶解度试题的解法
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与应用例析
CO2捕集的吸收溶解度计算和过程模拟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基于电加热催化的柴油机起动后处理优化试验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