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部长江办启动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

2017-12-14本刊讯

中国水产 2017年12期
关键词:科学考察中华鲟江豚

农业部长江办启动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

本刊讯 11月10日,农业部长江办在武汉启动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农业部长江办赵依民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李彦亮会长出席活动并讲话。长江江豚等珍稀物种保护区管理机构、有关渔政部门、科研院所、NGO组织及媒体代表100多人参加了活动。

赵依民指出,自2007年白鱀豚宣告功能性灭绝以后,长江江豚成为中国内陆水域仅存的水生哺乳动物,2012年科学考察发现,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仅为1045头,情况极度濒危。五年来,长江经济带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类物种,是长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长江江豚,是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一环,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命共同体的重要一环。开展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掌握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状况,对于长江江豚拯救保护、长江生态精准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和指导性的意义。

本次科考预计持续40天,范围涵盖宜昌到上海长江中下游干流,洞庭湖、鄱阳湖以及主要的叉江河支流。科考综合运用多种国际先进的豚类调查方案,包括目视观察、声学考察、环境数据采集、无人机遥感监测等,考察结果将于2018年3月公布。

同日,针对中华鲟极度濒危的现状,根据《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长江办组织有关渔业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和保护区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中华鲟自然繁殖调查监测工作,进一步调查探明当前中华鲟产卵场的位置、产卵活动发生的时间,查明发生繁殖活动的亲鱼数量、产出中华鲟子代数量,为下一步针对性地开展中华鲟物种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科学考察中华鲟江豚
“微笑天使”长江江豚,你在哪里?
江豚“归来”
探秘:中华鲟的
葛洲坝下:守护中华鲟繁衍的希望
聚焦 2017中华鲟放流
井冈山市大鲵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及其驯养保护工作探讨
广开渠道,加强科学课的实践活动
关于徐霞客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学考察的讨论
论徐霞客对西南地区的社会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