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017-12-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3期
关键词:患侧脑梗死常规

倪 丹

(沈阳市中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倪 丹

(沈阳市中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

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康复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患者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获取较好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脑梗死;应用

脑梗死疾病的发病较急且病情多变,致残及致死率均较高,现已成为临床脑科常见危重疾病。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与常规组。常规中51例,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为45~77岁,平均(52.6±7.3)岁。在51例康复组患者中,男25例,女26例,年龄为46~79岁,平均(52.4±7.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gt;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护理模式:常规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健康宣教等。

1.2.2 康复组护理模式:康复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体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体位护理可帮助降低屈肌、伸肌痉挛状况的发生率。患者体位应为侧卧,避免应用仰卧位。在仰卧时需保持肩上抬前挺,上肢保持自然伸展,将其下肢放于高度适宜的软枕之上。与此同时,还需定期辅助患者更换体位,进而避免关节挛缩、压疮出现。在侧卧时需将患者患侧轻轻拉出,避免患侧受压,增强其患侧的感觉输入[1]。②肢体康复护理。在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症状未出现的48 h后对其实施肢体康复护理,具体方式为:向患者介绍基础的肢体康复锻炼知识,促使其充分了解到锻炼重要性,以此帮助增强其康复锻炼配合度。针对患者的患侧肢软组织做按摩处理。针对无法下床患者,可指导其应用健肢在床上被动运动,缓慢训练坐起。在患者机体局部恢复后,指导其进行屈伸手指、洗脸、更衣等自主训练。若患者的站立训练效果良好,则可指导其进行步行训练。③语言及认知功能康复训练。针对失语患者,需对其实施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先指导患者进行噘嘴、龇牙、鼓腮、弹舌练习,指导在鼓励患者练习单音节字发音[2]。在确保正确发音之后,可将吐字量增加,开始连音重复练习。在连音重复练习之后,便可开始简单化的言语交流,并给予适当奖励。④吞咽功能训练。在患者就餐时,需指导患者坐直或是将其头部略向前屈,让其缓慢下床在座椅上进食。患者饮食需确保营养充足,并尽量食用一些低糖分、低盐量、易消化类软性食物。尽量保持患者坐姿的舒适,给予其充分的进食时间,充分咀嚼食物。在协助患者就餐时需保持态度的平和,避免与患者言语交流,进而避免误吸食物状况出现。

1.3 观察指标:患者的护理效果分为基本康复、显效、有效及无效。基本康复: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患者的病残度0级;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度1~3级;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lt;18%或病情加重[3]。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对比(n,%)

从表1数据可看出,康复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59%,(Plt;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获取较好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3 讨 论

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主要为:慢性新房颤动、心肌梗死、心房黏液瘤、二尖瓣脱垂等心源性疾病以及肺感染、败血症等非心源性病因。该病的主要表现为:发病较急且大多合并伴有颅内高压表现,可能存在脑疝、偏瘫、偏盲、同侧眼失明、失读症、四肢瘫痪等[4]。

患者在发作脑梗死疾病后需尽量在前3个月治疗护理,在此阶段的患者身体功能恢复性较为显著,在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可得以显著提升。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也可帮助积极构建好优良的护患关系,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5]。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1]陈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0(2):633-634.

[2]王跃军.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5):271-272.

[3]张文辉,刘凤霞,王春雷.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人人健康,2015,11(23):152.

[4]李利芳,张凤华.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298-299.

R473.74

B

1671-8194(2017)33-0236-01

猜你喜欢

患侧脑梗死常规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常规之外
更 正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