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导学案开发设计探析
2017-12-13覃凌
覃凌
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课堂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导学案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好的导学案设计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思政课学习的前提,并在导学案的内容组成方面有明确的基本框架,且再个人编写、集体研究、多方研讨等环节上进行规范设计。
关键字:高校思想政治课 导学案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可见,作为高职高专立德树人主要的基础性阵地,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材内容的启发性和可读性不够,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存在不足,课程评价内容和方式过于单一,课堂教学资源运用欠缺厚度并过于生硬冰冷等[1]。很显然,这些问题存在的直接反映就是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些被吐槽的“枯燥、无味、晦涩、难懂、不知所云、无用”以及“教学两张皮”等常见现象,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强,不能有效的实现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一、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教学价值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赖于从教学准备到教学实施过程中各个因素和环节的质量高低,教学设计作为教学准备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表达形式有多种,从最初的“教案”发展到后来的“学案”,再发展到现在的“导学案”,说明课堂教学从重教师“教”发展到重学生的“学”,再发展到现在教师“导”与学生“学”并重的阶段。在课堂教学“导”与“学”并重的现在,如何设计优质的导学案已成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和行为。
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属于以教师为中心主体、学生为从属客体的重教轻学式教学设计,而传统意义上的学案则属于以学生为中心主体、教师为从属辅助的重学轻教式教学设计,后者成为了前者的另一个极端发展。而导学案则力图吸收教案和学案的优点,同时又试图克服两者的不足,在教师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实现“先学后导,以导促学”。导学案具有强调师生互为主体,注重学为学生自身发展主导、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崇尚师生和生生间平等协作交流,重视课堂预设基础上的生成性等特点[2]。导学案的这些特点,既满足了建设学习化社会的社会需求,又符合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活动的教学规律[3],同时还因导学案以生为本而能有效的满足学生需要,体现了导学案之于教学的合理性[4]。导学案的这些特点与教学合理性,不仅契合了习总书记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教学所指明的方向,同时也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导学案设计指明了方向。
二、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基本框架
导学案的基本框架是导学案设计需要完成的主要内容,赵雅婷认为导学案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课前预习指导、预习检查、课堂探究、课堂小结、巩固提升练习、学后记;百度百科认为导学案主要内容包含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资助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和存在的问题等环节内容;薛力红、葛和平认为导学案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和导学过程,其中导学过程是导学案的主体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科有相应变化。如管理学导学过程可由预习导学、学习研讨、拓展延伸和一课一得组成。数学导学过程则可由学习活动设计、达标练习和推荐作业组成。生物学的导学过程可由科前导学、学习过程、反馈练习和学习评价组成;刘晓华认为导学案主要内容包含学习目标、预习新知、重难点分析、学法指导、探究拓展、达标练习、推荐作业和学习反馈等;范增民指出导学案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复习旧知、导学新知、问题讨论、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达标测试、反馈矫正等内容;刘晓燕则认为导学案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导学指路、巩固练习、达标检测、推荐作业等;朱卫平、冯翠典认为导学案基本要素包括具体学习目标、与目标相匹配的学习评价和学习活动等。
纵观这些学者关于导学案基本框架的观点,虽因学科、教师、对象等原因致使在基本框架上各有异同,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导学预习、合作探究、交流反馈等内容上都有反映。因此,我们认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基本框架及其主要作用应该包含:
1.学习目标。描述学生应该掌握什么內容,内容掌握应该达到什么程度。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学情的统一性,又要考虑到学情的差异性;既要把目标当着学习达到程度的判断标准,又要起到学习引领的导向作用。
2.学习重难点。告诉学生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以及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提醒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研讨交流、课后反思运用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加以关注。
3.导学预习。首先是课前预习,给学生提供预习指导、提供资料、对预习核心范围做出规定等。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进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合作探究做准备。其次是预习检查,通过典型问题问答或者学生归纳汇报等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的结果,进一步了解预习后的学情,为合作探究等环节的导学做准备。
4.合作探究。首先,遵照学习目标要求,设计一系列主题式学习活动以及严密逻辑关系的问题等资源,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借助一定的学习工具,采用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答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完成学习活动探究。其次,各组之间将探究的结果汇报分享,呈现存在的问题,通过交流达成共识、解决疑惑,实现学习目标。
5.拓展延伸。首先,在合作探究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对内容掌握的情况进行梳理,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内容掌握的完整情况。其次,与社会实践、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要求的水平上,引导学生运用新知和新能力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6.导学评价。对照学习目标,借助检测问题、试题等方式,由学生自己、学生相互、教师点评的方式对导学案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测,为导学单元活动完成后师生之间的交流做准备、也为后续导学活动的设计和改进做准备。
7.导学反思。师生对整个导学案执行的情况进行反思,为进一步改进后续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活动的创设等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对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导学的反思更有意义,因为即使同一个导学案也会有多个同头班级使用,反思对后续班级同一内容的导学案执行改善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设计程序
导学案的设计重视教师个人主体作用,以及强调要发挥同科教师、他科教师、学生对象,甚至是三方人士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完成设计。根据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教师组成情况和学习对象的特点,导学案的设计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程序。
1.教师个人初备,形成初案。首先教师要充分掌握学情。导学案教学的核心是围绕学生学习获得展开的,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基础、认识水平和能力大小等情况,才能因材设计,使导学案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契合学生的期待。其次教师要优化学习内容。教材是学习依据,高职高专思政课教材作为统编教材,内容精炼、经典,编排逻辑严密、有序,是导学案设计的源头和蓝本,导学案设计不能有所偏离。但学情差异、资源异同等因素,在导学案设计时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更适合自己所面临的学生。最后教师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导学案设计面临多种关系的处理,教材内容与导学案内容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导学的关系、学情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与导学案统一学习目标和分层目标的设定及实现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思考,多作研究,按照导学案编写的基本框架、内容环节和基本要求编制好初案,初案是导学案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作为教师个体来讲,必须充分准备、认真钻研、集思广益编好初案。
2.师生集体研究,形成共案。师生集体研究主要是以思政教研室的全体教师,也可以是思政教研室某一具体课程的备课组为主,结合适当的学生参与研讨,有初案的编制教师汇报,全体教师针对学习目标、学生学情、教材分析、内容取舍、教法选择、学法建议、环节流程等方面内容展开全面的研讨,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最后达成共识,对导学案的初案进行修订,形成共案。共案形成的关键在于参研的教师要态度端正、全心投入,切忌流于形式,虚于过场,并且教师集体研讨要激烈、深入、全面,使研讨收到实效,促进初案优化成共案。
3.师生课前再备,形成个案。教师和授课班级的学生课前在共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讨,课前可以是个案形成后一直到课前导学预习阶段,教师针对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分析,对共案中目标、内容、方法、环节、问题、评价等具体内容做进一步优化,形成更加适合班级导学的个案。这需要教师作为主体责任人,学生作为真实参与人,共同把班级学生的学情与共案相结合,该优化的优化、改删减的删减、该增加的增加,确保个案的质量。
4.师生课中又备,形成课案。师生运用个案开展课中导学,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学习内容时学生的具体表现情况,特别是在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教与学的临时生成现象,对个案内容、环节、学习形式、导学形式等做出进一步修订,形成导学的课案,确保课堂导学过程能够有序、有效的开展。课案的形成有赖于教师专业的业务知识水平及能力、精深的课堂状态把握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突发情况应对能力,课案的形成可以是在个案文本上临时修改形成,不一定要形成专门文本。
5.师生课后补备,形成终案。师生在课后结合导学反思,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课案并形成终案。终案的形成并不是最终的导学案,只是相对于已经完成导学任务的班级而言暂时告一段落。相对于其他还未开展导学的班级而言,此时的终案只是相当于个案。
可见,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设计程序只有真正的开始,没有真正的结束,在不同的阶段,导学案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可以说,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的导学案没有静态的表达形式,只有不断优化改进的动态存在。
四、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设计要点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开发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导学案组成上要有统一的基本环节,设计要遵循规范的程序,而且在设计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要点。比如导学案要体现学科特色,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性、严肃性、导向性都必须在导学案中有所体现。再比如导学案的形成是一個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多次优化的过程,似乎总没有尽头的感觉。导学案设计时必须厘清导学案涉及的各种关系、尊重过每一个导学案涉及到的对象,保持足够定力面对导学案的多次修改优化。又比如,导学案是课改的产物,是从教为中心向教与学双中心的转变,这对已经形成教为中心习惯的教师来说是对传统习惯的挑战,对年轻的教师来说多次反复优化的程序对其耐心更是极大挑战,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能够做到教学生活化,坦然面对,愉快悦纳。
总之,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导学案设计过程中,不仅要科学规范,也要把握问题要点,解决要点问题,确保导学案设计过程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鑫宇、何孟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路径探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16(3):119-122;
[2]王益辉,导学案之思与辨[J],教育科学论坛,2011,(09):20-22;
[3]曲铁华,周晓红,教师学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3;
[4]金兰,”导学案”的合理性审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J],2015,35(26):46-48;
[5]王益辉,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科学论坛,2010,(10):11-13;
基金:湖南省思政教育研究课题项目“高校思想政治课导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基金编号:15C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