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课堂下的高职学生学习行为分析
2017-12-13周海丽
摘要:目的:探索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信息化教学课堂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方法:选择129名高职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影响。结果:蓝墨云班课能够有效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教学改革效果较佳。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蓝墨云班课
一、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传播的手段和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人能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正在形成。如何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把握移动学习的内涵,在高等教育中开展信息化教学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实践积极性较高,而学习枯燥理论知识效率低,对高校传统的教学手段提出更高的要求。
蓝墨云班课是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内外即时互动反馈教学的云服务平台。它基于移动互联环境,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资源推送和作业任务,具有较为完善的激励和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在移动设备上自主学习、实时学生学习行为记录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本文将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介绍蓝墨云班课如何用于开展信息化教学。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育部要求开设的素质类课程,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存在六大教学痛点问题:一是玩手机现象严重;二是学生学习动机不强;三是教学质量不佳,学生基本的心理常识都没有;四是大班难管理,旷课迟到早退等现象时有发生;五是教学资源难以衔接和共享;六是教师信息化水平比较低,除了多媒体,其他信息化手段基本不运用。为解决以上教学问题, 响应《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创新教与学为重点、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工程的号召,本次随机选择需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129名高职大学生参与学习和研究。教师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开展混合式教学,课前布置任务,实时查看学生是否完成,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课中就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和头脑风暴、测试、投票等活动,课后的巩固任务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学以致用。同时根据蓝墨云班课后台自动生成的大数据分析129名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考究信息化教学课堂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及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学生学习行为分析
3.1 本门课程的信息化设计整体概况
本门课推送资源20个,教学活动130个,其中签到9次,测试活动11个,头脑风暴活动26个,讨论答疑活动7个,作业4个,投票问卷27个,课堂表现活动49个。
课程中每周发布一定数量的资源和活动,将章节内容以有趣的形式呈现,有利于学生有规律地学习,从学习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
3.2 课程资源及学生学习行为
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本课中发布科普心理知识为主的网页链接,视频,图片等。
根据平台数据统计,86名同学(66.67%)能够及时阅读资源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42名同学(32.56%)能够完成大部分学习任务,只有1名同学完成教学任务的较少。从图1的学生自主学习报表可以看到,学生查阅资源的时间高峰是8-10点,这个时间点刚好是上课时间,也就是上课时间发布的资源,学生的查看率较高,课后学生的资源查看率较低,一方面老师要参考这一特点去发布资源,另一方面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行为动机还需要加强。
3.3教学活动及学生学习行为
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本门课共开展教学活动130个,详见图2。
其中开展最多的是课堂表现,占37.69%。课堂表现包括举手、抢答、选人和小组评价,主要是用新颖有趣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与1-10的经验值奖励,对于心理课堂,这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互动方式。第二项投票问卷(20%)主要是了解学生的看法、观点,比如“您是否同意颁发人格证书?”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第三项是头脑风暴活动(19.23%),该活动主要是用于学生回答主观问题,进行心理案例分析等,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第四项是测试活动,包括心理测试和知识掌握程度测试,前者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自我,后者有助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查漏补缺,老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式。第五项是签到活动,学生的出勤率明显高于传统课堂,达到了99%。最后是作业/小组任务和讨论答疑,作业模块主要作用是巩固学生所学心理知识,讨论答疑模块则重点在于解答学生的疑惑或就某一话题开展讨论,了解学生的观点。 学生各项活动参与情况如图4所示,学生在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测试和签到的参与率达到98%以上,作业/小组任务参与率也达到95%,因作业/小组任务通常是要求课后完成,部分同学存在懈怠的表现,这启发老师改进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或者用更多的激励方法提高参与率。
3.4 班级学情分析及及格学生、优秀学生学习行为对比
整体而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较高,93.8%的学生均为优秀学生,6.2%的学生为及格,没有不及格的学生。学生的经验值大部分来源于参与活动、查阅资源、签到等。
及格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对比如图 5所示,相对而言,经验值较低的同学参与度最低的是作业/小组任务,参与度只有25%。其次是讨论答疑,参与度是71.43%,投票问卷参与度为88.89%,头脑风暴是88.46%,这给老师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四、小结
当前通过蓝墨云班课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信息化教学,利用经验值激励机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教学改革效果较佳。蓝墨云班课随时生成学习报告,当堂考核教学效果,学生能够获得即时反馈,提升学习质量;课堂表现中使用摇一摇或抢答、举手方式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变不情愿、害怕为期待、感兴趣;师生、生生通过移动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立体化高效互动,学生课后可以自发学习,及时提出疑问,其他同学或者教师可在平台中及时解答。在课堂管理方面,采用手势签到形式,学生旷课、迟到行为能够得到有效整治。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技术服务于教学是大势所趋,结合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行为特点,这里建议高职院校要合理设计素质类课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 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完善教学设计,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对个别不积极的学生了解原因,以优秀学生作为学习榜样,成立学习小组,建构了一个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快乐学习的参与式课堂,有效发挥心理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1]郝丽娜.(2016).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有机化学中的应用.职业(14), 149-150.
[2]陆爱玉. (2016). 巧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有效师生对话——以信息化大赛参赛案例“nat技术的运用”为例.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15(10), 29-31.
[3]山少男. (2017). 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碎片化学习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以《網络媒体应用》课程为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137-139.
作者简介:
周海丽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学历:硕士 职称:心理学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