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2017-12-13王桂荣

中国总会计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课程改革导向

王桂荣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会计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联系都非常紧密。高职会计的实践与应用性特点突出,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及专业定位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准确掌握市场要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合理调整教学模式,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这将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专业新课改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基础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关键词:会计工作 导向 课程改革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已无法满足高职教育特色需求,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与职业能力培养不相符。必须摒弃这种落后的专业教学体系,明确高职教学人才培养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市场与职业岗位需求,合理设置会计专业课程,这也使高职教育职业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会计专业新课改的必要性

在我国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目前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以会计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与综合运用等能力,同时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也没有突出高职教育优势。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模式,此种模式下,人才培养无法有效满足社会经济与职业等发展需求,就业难度大,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学生专业技能提高为主的高职教育初衷不相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就业观,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与职业竞争力,这也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高职教育课改的终极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教育必不可少,主要涉及企业整体生产工作过程、生产目的及经营理念等,而这些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实践的操作与积累。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表现

(一)现有课程体系无法体现职教优势

近年来,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依然是简缩本科教学模式,以“基础课、专业基础及必修课”模式为主,没有结合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自身特点,合理制定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有些院校尽管已经在课程体系中融入了会计资格考试内容,但总体而言课程体系还是以学科为中心,注重会计知识的灌输,重视会计知识的理论、系统与完整性,职教特点得不到体现,会计工作环境变化新要求得不到满足,一定程度上导致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等需求联系不够紧密。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中,很多高职院校坚持理实并重的原则。但通常都是每学期前半段时间为理论教学,后半段为实践操作,亦或是大三阶段,安排整学期会计模拟实训课。这种课程的设置人为的导致理实间失去联系,学生理实知识相互脱节,理论与实践知识无法有效融合,理论知识得不到巩固,无法灵活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不重视专业知识与岗位间的联系

在我國,高职教育属于专科教育层次,学生起点低,知识接受能力有限。因而在短暂学习阶段,学生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根据未来工作岗位需求合理设置课程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重视知识的系统与完整性,实践教学则是模拟运用已学知识点,没有根据实际岗位能力要求合理安排知识结构,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不全面。岗位不同,其知识模块不同,这种设置使得学生毕业后,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因而无法实现学生毕业即上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一)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深入推进课程设置改革

高职教育必须要准确掌握定位与发展方向,主动肩负经济转型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责任,为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的、结构合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入推进课程设置,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动向,积极满足区域、行业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未来岗位需求为契机,结合学校办学条件,有目标的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与设置。目标设置中,将专业课程与学生未来职业目标相互融合,加强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确保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才需求。课程设计中,以会计岗位能力为核心整合资源,摒弃传统的学科为中心理念,课程设置中以职业能力需求为主,合理增补、删减与调整现行会计专业课程与内容,充分体现高职会计专业优势与特点。

(二)以素质教育为契机,综合开展会计专业教学

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深入推进素质,牢固树立学习自信心,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还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与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凸显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在课程设置中,要增设相应的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财管、经法、会计管理及审计知识等相关专业课程,利用实际教学,让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得到提高,为学生未来工作拓宽发展空间,奠定良好基础。

(三)科学设置课堂体系,凸显课程模块化

在高职教学中,相较之现行会计专业课程,模块化课程更具灵活性,综合分析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与职业能力,根据学生自身办学特色,分模块设置课程体系,模块自身是固定的,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在学习的指导下,合理选择个性化课程设置方案,增强了课程设置的弹性与实用性。依据会计职业能力进行分析,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包含职业道德、职业基础、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拓展等课程模块。

(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项目和会计专业课程目标

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来讲,教学的实践、开放及职业性等是改革的重点,实验、实训与实习则是三个重要环节。对于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来讲,在理论教学环节,增设相应的会计手工实训、综合模拟实训等环节,引导学生从学中做、做中学。增加学生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时间,加强学生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企业定岗实习时间。同时,高职院校还要与企业加强合作,深入推进实训与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工学结合,结合企业与社会的紧密需求,引导学生通过企业时间,不断巩固与提高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将课本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操作中。endprint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构建

(一)依照传统教学模式设置专业基础课程

基础会计、税收及经济法是高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因而在会计岗位课程设置前,应保留这些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便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与体会专业基础概念、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等,同时还可引导后期岗位课程设置,为有序教学奠定基础。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构会计课程

(1)出纳工作。该课程内容主要包含识别与填制点钞、现金及银行存款等业务原始凭证,等级现金以及银行存款等日记账,管理现金收支与银行存款结算,妥善使用与保管印章等。

(2)存货会计岗位。该课程内容主要包含确定各类渠道获得的存货入账价值,核算并计划实际成本产生的存货收发情况,清点存货,识别与填制存货期末计价、与存货相关的各类原始凭证、存货明细账登记等。

(3)往来业务会计岗位。该课程内容主要包含核算应收账款、票据及预付账款等相关应收款项,核算各类坏账的计提与确认、应付账款及票据等,登记与核对网络业务总账与明细账,制定并实施收账政策。

(4)工资会计岗位。该课程内容主要包含计算计时与计价工资,计算应付工资总额与附加费,计算代扣款项与实发工资,编制工资结算单与结算汇总表等,会计处理工资业务等。

(5)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会计岗位。本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合理分类固定与无形资产、确定入账价值以及账务处理,计算并账务处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折旧,账务处理固定与无形等资产的后续支出,账务处理固定与无形等资产的期末计价,管理固定与无形资产以及账簿登记等。

(6)成本费用会计岗位。本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归集与分配各类费用,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等,计算品种、分批以及分步等不同方法形式下的成本,合理编制各类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单以及分析成本等。

(7)财务成果会计岗位。本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包含核算各类形式的产品销售、不同形式的费用、各类税金等,结转损益类账户、计算利润、核算利润分配等。

(8)总账报表会计岗位。本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包含核算会计程序,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做好记账与结账,编制报表,分析财务报表等。

(9)税务会计岗位。本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各类税金的会计核算与综合计算,纳税申报时间与程序,税款缴纳以及纳税筹划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依照会计工作实际岗位需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效融合在一起,在实际教学中引入企业先进工作案例,有效缩短课程教学与企业、社会工作岗位间的差距,便于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岗位工作,为学生顺利择业就业奠定良好基础,为企业培养更多的满足岗位需求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7,(3):60-61,67.

[2]仲晓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基础会计课程教學探讨[J].知识经济,2015,(18):104-105.

[3]庞天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财经管理类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5,(7):363-364.

[4]李满红.简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J].旅游纵览(下旬刊),2015,(10):264.

[5]杨勇.浅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J].企业导报,2015,(22):126,145.

(作者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课程改革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第四部分 地方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