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研究

2017-12-13张磊

武术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高校发展

张磊

摘 要:目前,高校武术教学已经成为武术推广的重要阵地之一,而高校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竞技武术发展方向和大众武术推广方向间的分歧与融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影响着未来武术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创编一套既能满足学生的基本健康需求,又能将武术中传统文化内涵完美体现,进行相关人员的发掘与培训,这将成为高校武术改革的重要发展目标。

关键词:高校 武术教学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11—0075—02

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载体,通过教师将主要的、应掌握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整个教学内容应包含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与教师对其深入理解后的理性认识与再创造。现今,高校作为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武术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以往出现的问题,并深入了解其原因,为今后武術的发展提供切实的帮助。

1 高校武术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于各个高校的武术课程教学大纲的对比可以得知,目前高校武术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在教学内容中对于武术的对抗性、搏击性教学基本没有涉及;无法在现有武术套路的展练中体现民族文化;竞技武术与大众武术的混淆。通过对于问题的总结不难看出高校武术发展将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1 竞技武术与大众武术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混淆与融合

高校作为普及武术的主要阵地,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学内容并未将竞技武术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进行改善与升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阻力,学生对于要掌握的内容会产生厌倦情绪,这对于武术的推广十分不利。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竞技武术教学与大众武术传播教学本质特征有关,高校的武术教学首先是以教育、传承、普及为首要目标的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及教育特点,而竞技武术则以竞技比赛成绩为最终目标,在比赛中追求“高难美新”,需要充分发掘运动员潜力,将其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推至人体极限。所以“重普及”的武术教学与“重成绩”的武术教学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是存在本质差异的。但是对于学校来说,对于教学内容并未作出明确的区别与界定,这就注定高校武术对于竞技武术方面的偏向。竞技武术作为武术教学金字塔尖上顶峰的一部分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不能全盘面向拥有广大学生的高校武术,竞技武术学习周期长、训练枯燥乏味、难度系数大等因素始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武术要想更好地发展,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首先应做到去竞技化;其次,与时俱进,要开发出更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文化传承需要的教学内容以适应需要。

1.2 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内涵的流失已成为一种常态

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所蕴含的内在特质是中华传统中流传下来的精华,但在现今的教学过程中,武术本来所应有内涵已被逐渐忽视,同样代表韩国文化的跆拳道却相反,不仅火遍了国内的大江南北,而且还在世界舞台上风生水起。归根到底,我们还只停留在竞技武术的套路技巧的磨练,并未将真正的传统文化传递下去。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系着民族文化的兴衰, 所以武术文化的真正传承就成了当务之急。我们应在政府对于武术的大力发展这一契机下创造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武术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喜欢,还要便于学习,这样,武术教学尴尬的局面才能得以有效改善。

2 对于高校武术教学发展的思考

2.1 武术内在含义的演变影响着高校武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时隔二十年后,武术的含义就由“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988)”转变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2009) ”,这不仅体现了武术含义上的变化,更影响了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指定与发展方向。

2.2 着力对于武术教学内容的改进与师资力量的建设

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学水平,而教学水平的提高要从基础做起即教学内容,目前高校武术教学状况既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兴趣需要,也无法顺应武术发展的潮流,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是实现高校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使学生和老师都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对于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俱进,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武技,例如跆拳道、空手道、合气道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是其国家的文化及影视作品正在大面积传播,二是外国武技简单直接,实用性强,三是其注重礼仪与精神层面的修为,对于一些传统的规矩都需严格遵循,无论形式还是内核都高度统一,四是其服装统一、等级分明,在考试上有严格的规程与制度。正因如此,其从内而外吸引着普罗大众。所以,高校武术教学也可以据此改进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丰富武术的文化特征,使武术这一文化符号变得更为立体,与学生身心发展相互适应。

归根到底,让武术更好地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载体是我们要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在编撰教材以及设置教学内容时,在保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使学生爱学武术,又能将传统文化中较为精华的部分表现出来。二是在师资的建设上要将可行性放到首位,使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教学。三是在制度层面给予一定帮助,并进行宏观规划,制定高校武术发展的长远规划,由“人治”转变为“法治”。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武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承载着传统文化传递的武术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以及责任。高校武术内容从单一到多元,从注重技法套路到身心统一、内外兼修。目前,高校武术教学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譬如竞技武术与大众武术教学传播相混淆,高校中武术教学只注重套路教学而忽视传统文化的传递等问题。基于此引发相应思考,武术的内涵的嬗变折射出对于武术的认识进而影响着高校武术教学的方向与内容,着力创设一批技能引发学生求知欲又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教学内容已成为目前的当务之急,与此同时,在教学内容中将传统文化贯穿于整个武术教学环节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师资情况进行升级改造都将成为高校武术改革的重要任务。endprint

參考文献:

[1]王建华. 学校武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黄力生.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演进与发展历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5):87- 89.

[3]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6.

[4]康戈武,洪 浩.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9(3) : 82-89.

[5]蔡 纲.中国武术的分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5):66- 67.

[6]王智慧,蔡宝忠.对我国近现代学校武术内容及活动变迁过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10):1399-1401.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ushu Teaching in Colleges

Zhang Lei

(Zaozhuang Childrens Athletic School, Zaozhuang Shandong 2770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the university Wushu teach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Wushu, Wushu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ist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mpetitive Wushu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he direction of public Wushu Promotion differences and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affecting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So, the formation of Wushu teaching cont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arrangement can not only meet the basic health needs of students, and refle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Wushu perfectly, then to explore the related personnel and training, which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goal of Wushu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ushu teaching developmentendprint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高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