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现象

2017-12-13

中国总会计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熊彼特经济周期资本主义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无论是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各经济体的经济无不在“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中周而复始和轮回。尽管每次周期或长或短,背后的支撑动力各有差异,但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是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事实,也是绝大多数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

一、经济周期理论

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经济学者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所吸引,孜孜不倦地探索和成年累月地研究,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经济周期性文献,更是诞生了无数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经济周期理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朱格拉经济周期理论、康德拉季耶夫经济周期理论、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库兹涅兹经济周期理论、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一)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

虽然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但其观点和立场对任何市场经济都有参考价值。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无法控制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劳动和资本反抗着生产条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危机的根源。并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

一是在《资本论》第1卷中,马克思重点论述了与生产过剩相对的“消费不足”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企业一方面不断增加资本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尽可能压低工人的工资。这样就形成了生产的无限扩大和普通劳动者购买力相对不足的矛盾,需求增长经常赶不上生产增长,从而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二是在《资本论》第2卷中,马克思论述了由资本主义两大部类生产的比例失调而出现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的社会化使各个企业和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紧密,要求资源在它们之间的分配或配置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在资本主义经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动却受私人利益支配和市场竞争调节,资源在不同部门和企业之间的配置比例容易被打破,进而产生经济危机。

三是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还论证了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对经济危机的影响。随着资本的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一方面使单位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导致劳动力相对过剩;另一方面使单位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率出现下降趋势,导致资本过剩。生产过剩、资本过剩和劳动力过剩之间互为补充、互为因果,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爆发。

(二)朱格拉周期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在1862出版的《法国、英国及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周期》一书中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被称为称为“朱格拉周期”。朱格拉认为社会经济运动中按照繁荣、危机与萧条三个阶段的反复出现为特征,形成周期现象。他认为,周期波动是经济自动发生的现象,与人民的行为、储蓄习惯以及他们对可利用的资本与信用的运用方式有直接联系。政治、战争、农业歉收以及气候恶化等因素并非周期波动的主要根源,它们只能加重经济恶化的趋势。朱格拉周期一般从设备投资占GDP的比例看出。对设备投资占GDP的名义上的比例,以及2年后的投资收益先行指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投资收益的走势。

(三)基钦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在1923年出版的《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倾向》提出了基钦周期理论。基钦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有大周期和小周期之分,小周期平均长度为40个月,而大周期通常由2个或3个小周期构成。基钦认为,小周期是心理原因所引起的有节奏的运动的结果,而这种心理原因又是由食物价格的波动造成的。

(四)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

前苏联学者康德拉季耶夫对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100多年的批发价格水平、利率、工资、对外贸易等36个系列统计项目进行了加工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可能存在3个长波。

(1)从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年,共60年;

(2)从1849年到1896年,上升为24年,下降为23年,共47年;

(3)从1896年起,上升24年,1920年以后是下降趋势。

康德拉季耶夫认为,生产技术的变革、战争和革命、新市场的开发、金矿的发现、黄金产量和储量的增加等因素都不是导致长波运动的根本原因。例如,新市场的扩大一般不会引起长时期的经济高涨,相反,经济高涨会使扩大新市场成为可能和必要。技术的新发现一般出现在长周期的下降阶段,这些新发现只会在下一个大的上升阶段开始时被大规模地应用。由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在扩大经济实力方面引起高度紧张的局势,因此,它又是挑起战争和革命的主要因素。康德拉季耶夫认为,长波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实质固有的那些东西,尤其与资本积累密切相关。

(五)库兹涅兹周期理论

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兹在《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一书中认为经济中存在长度为15-25年不等的长期波动。这种波动在美国的许多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建筑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库兹涅茨周期也称为建筑业周期。

他认为,现代经济体系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存在一种持续、不可逆转的变动,即“长期运动”。他根据对美、英、法、德、比利时等国19世纪初叶到20世纪初期60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生产量和35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价格变动的时间数列资料,剔除其间短周期和中周期的变动,着重分析了有关数列的长期消长过程,提出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长度从15年到20年不等、平均长度为20年的“长波”或“长期消长”的论点。

(六)熊彼特周期理论

1939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经济周期》一书中阐述了他自己的周期理论。熊彼特认为分析经济周期可分为“纯模式”和“四阶段模式”两个步骤,前者是排除了外来因素干扰的纯理论分析,后者的分析以现实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为基础。endprint

在“纯模式”中,熊彼特假定:在“创新”之前经济处于静态均衡,企业的支出等于收入,没有利息和利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重组,企业家为获得超额利润而努力创新,当创新浪潮出现时,社会上对银行信用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扩大,从而引起经济高涨。当创新扩展时,竞争使商品价格趋于下跌,盈利机会减少,银行信用收缩,于是经济从繁荣转入衰退。如此循环往复。

在“四阶段模式”分析中,熊彼特认为,现实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创新引起四个阶段的交替发生和转变。熊彼特认为,由于创新并不是平稳进行的,同时各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因而经济周期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

熊彼特在总结归纳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史中,同时存在着三种经济周期:为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朱格拉周期和基钦周期。熊彼特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长周期。

(1)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0年,是产业革命发展时期,纺织工业的“创新”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2)从1840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代;

(3)从1897年到20世纪50年代是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

熊彼特认为,从历史上看,一个长周期中有6个中周期和18个短周期。

(七)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以1936年现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论述为起始,后经历多位凯恩斯主义学者的努力而完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有主导地位。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国民收入的水平取决于总需求,因而引起国民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仍然在于总需求;

(2)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是以投资分析为中心的,以分析投资变动的原因来探讨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认为经济周期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的变动。

(八)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发展,超越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成为与新凯恩斯主义相抗衡的最主要的新自由主义流派。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真实因素冲击是经济周期的根源。

第二,波动的核心传播机制是劳动供给的跨时替代。当技术冲击引起全要素生产率波动时,理性预期经济主体会根据相对价格的变动来调整劳动供给和消费,从而会产生一个大的供给反应,导致产量和就业的波动。在跨时劳动替代的作用下,一次性技术冲击能够引起实际产量的持续波动。由于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发生于某一个部门的技术冲击也会引起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

第三,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基本趋势本身的波动,而不是实际经济围绕基本趋势波动,不是对均衡的偏离,而是均衡本身暂时在波动。经济波动不应被视为对经济增长长期趋势的暂时偏离,经济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趋势是统一的。这就把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整合在了一起,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说法。

第四,政府的反周期政策不起作用,政府没有干预经济的必要。产出和就业的波动是理性经济主体对冲击的最优反应,市场机制本身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而作为外生力量的经济政策则难以与实际周期达到时间一致,并且还会减少人们的福利水平。基于这些认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主张政府不应试图用稳定政策来消除波动。

第五,货币中性。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货币数量的变化对经济没有真实影响。在经济扩张期间对货币的需求会扩张并诱导货币供给的调整反应,货币政策不会影响实际变量,只有资本劳动和生产技术等真实变量的变动才是经济周期的根源。不应当用货币政策去刺激产出,货币政策只能以稳定物价作为单一目标。

二、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回顾

现在出现了一种论调,认为中国经济没有周期。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从历史数据来看,自“文革”结束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四个大的周期。

(一)第一个周期:1976年—1982年

第一个周期从1976年经济波谷开始,之后扩张,1978年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达到高点,继而开始衰退,1982年达到一轮周期的波谷,该轮周期持续6年。

(二)第二个周期:1982年—1991年

第二个周期是1982年之后经济开始扩张,1985年是扩张的小高潮,1986年短暂衰退,1987-1988年继续扩张,到1988年经济过热为波峰,宏观调控之后直线下行,1991年触及经济谷底,该轮周期持续9年。

(三)第三个周期:1992年—2004年

第三个周期始于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重启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得经济迅速反弹,到1995年达到顶点,1997年由于亚太金融危机陷入通货紧缩。2001年粮食库存开始下降预示总需求开始复苏,但经济回暖被非典打断,直到2004年触底反弹,该轮周期持续13年。

(四)第四个周期:2004年至今

2004年之后,中国经济强劲增长,2007年增速达到惊人的14.2%,2008-2009年全球金融經济危机来袭,虽然由于政府财政的强力刺激保持了2010-2011年的经济稳定,然而从2011年后持续下行至今,第四轮经济周期已经历时13年但尚未结束。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周期已经变得越来越长。经济周期的加长反映了历经三十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的潜在产出增长率正在缓慢下降。这一次漫长的经济衰退使得市场对经济周期复苏的幻想一次次被冰凉的数据浇灭,以至于有人提出周期已经不存在了。实际上是长时间的经济下行让人们有些不耐烦了。

为什么本轮经济复苏这么困难?主要原因就是过剩产能长期不能出清。2008年的四万亿的财政刺激以及更大规模的金融创新释放的流动性,主要是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获得的贷款,大部分流向了国有企业和房地产。这一政策的结果是逆转了之前资金流向效率高的出口企业的机制,而且使得过剩产能行业里的僵尸企业活了下来。而过剩产能不能出清,僵尸企业不能退出的直接结果就是投资增长率的降低。据统计,民间投资增长率从2011年的34.2%快速下降到2016年的3.2%,而国有投资的增长率则从2011年的11.1%回升到2016年的18.7%,目前其增速仍显著高于民间投资。

过去十年,民间投资曾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2006-2012年,民间投资增速保持在30%-50%的高水平,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十年的高速增长,民间投资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从2006年初的36%迅猛上升到2015年12月的64%,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民间投资的下降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民间投资增长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资本投资回报率下降,根本原因则是产能未出清导致的资源错配未能得到纠正。2012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逐年走低。按可比口径计算,2012-2014年,上市公司非金融企业平均ROIC从9.9%逐步下移至7.8%,随后一直保持在7%以上波动。

从目前的现状看,民间投资的增长率尚无明显改善,这或许是民间资本不看好未来经济形势,从而不愿意增加投资。但也不排除制约民间资本增加投资的制度安排。从某种角度来说,民间资本投资不改善,本轮下行周期何时结束将未可知。endprint

猜你喜欢

熊彼特经济周期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经济周期调整
美国经济数据背后:“拉长”的经济周期
跨越经济周期,中国企业如何创新成长
经济周期与宏观管理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