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性的昭示和信仰的力量
——谈郭平的敦煌壁画题材绘画创作
2017-12-13文/褚海
文/ 褚 海
神性的昭示和信仰的力量
——谈郭平的敦煌壁画题材绘画创作
文/ 褚 海
郭平 帝王图(敦煌莫高窟,二二○窟)
在多元主义和现代化盛行的当代语境中,我们一方面在追逐着具有时代特色的主流美术,另一方面又热衷于从传统文化构筑的美学背景中寻找资源和灵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的因素为当代绘画的创作提供了丰茂的学术支撑和持续的创作动力。甘肃画家郭平是一位以敦煌壁画为主要创作题材的青年画家,他的绘画既继承了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又体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创造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他的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完善,这位来自于敦煌的青年画家日益被国内艺术界以及收藏圈所关注。
郭平出生于甘肃省敦煌市,与大多数成功的书画艺术家一样,他自幼喜欢绘画、学习绘画。但他的更大优势还在于,他在少年时代刚刚开始学习绘画的时候,就有幸接触到敦煌莫高窟这座享誉世界的文化艺术宝库。20世纪80年代末,青年时代的郭平走遍大江南北,遍访名家,刻苦学习中国的传统工笔绘画,并借此不断校正自我美学意识上的偏差,丰富自己的艺术阅历、完善自己的绘画语言。到1990年初,他进入了敦煌书画院创作部工作,主要从事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临摹与创作。那时,郭平先后受教于天津美术学院李庆增先生、著名画家范有信先生,接受着严格的、系统的专业艺术训练。在这一时期,他又不断得到敦煌莫高窟美术研究所诸位前辈的点拨和指教,在敦煌壁画的临摹和创作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溯源郭平的艺术学习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在他的整个艺术认知成长期都没有离开过传统绘画、没有离开过敦煌壁画,可以说一直都在绘画艺术的正途与正脉上坚守和跋涉。这种特殊的经历让郭平自然而然地拥有了优于常人的先天优势和创作后劲。
郭平 文殊赴会图 (敦煌莫高窟,榆林三窟)
郭平 敦煌舞乐 (敦煌莫高窟,榆林二十五窟)
中国传统绘画自古以来就一直讲求“传移模写”。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对上古绘画进行梳理后总结出了“六法”,其中就有“传移,模写是也”。在强调形式和意气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仿习临摹是学习传统的主要方式,比如戏剧的唱念做打、书法的横平竖直、绘画的点厾提按,皆是从一招一式、一点一画中传承。郭平多年来一直在潜心于研究、整理、临摹敦煌壁画,对敦煌壁画的各种表现手法和技巧已然了熟于心。在此基础上,他从没有懈怠和停止对艺术创作的向前推进。从他近期的一些代表性作品中可以看出,在他的笔下所呈现的不再是静态的、刻板的、固定的绘画图式,而是在包容、吸纳和吞吐中不断拓展新的艺术疆域。从某种角度而言,我认为他的作品更注重在精神层面的认知。他善于把握“面”的稳定和“线”的张力,同时再利用象征性皴法以及线条的规则律动,最终形成一种完整而又持续的艺术体系。
走进郭平的艺术世界,扑面而来是浓郁的神性气息。在艺术的表现方式上,郭平习惯于从现实主义精神出发,不满足、不拘泥于陈法旧式,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艺术特长和聪明才智,尽量让表现技法千变万化、样式丰富,以此来弥补某种题材的单一性和单调性。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形象的塑造,还是表情的刻画、服饰的造型等,都运用了很多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技巧,或者是坚毅果敢的眼神,或者是柔美飘逸的形象,都渲染出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冲击力。在色彩的运用上,郭平善于采用敦煌壁画的敷色方法,或者单线平涂,或者是以色彩的浓淡体现出阴阳向背,色彩的对比十分强烈,富有生机。比如,在他的敦煌飞天、菩萨等系列作品中,通过饱满的色彩塑造了一个个奇幻而又通灵的神话世界,为敦煌壁画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当年,已经功成名就的张大千还要千里迢迢带着家人去敦煌临摹壁画,由此可见这片荒凉之地的艺术魅力和独特价值所在。虽偏居于祖国的大西北,但却能守护着、感召着、沐浴着敦煌的艺术之光,作为一位艺术家的郭平是幸福的,是让人羡慕的。但是我想,每当面对煌煌夺目的敦煌壁画、面对铺在案头的笔墨纸砚,郭平的内心一定是虔诚的、宁静的、是沐手敬仰的。在这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生发出一种信仰的力量、一种神性的昭示、一种来自于文化深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令人向往的同时也给人以警示。因此在郭平的笔下,很少见到那种庸俗化的程式和样式,也绝少有市井矫揉的习气,更没有那种讨巧取乖的油滑与浮佻,而是彰显出一种品格和品味,一种葆守传统文化的贞味,一种与“现代浮躁病”绝缘的安定与沉静。
郭平 普贤赴会图(局部)
遥接敦煌壁画、反复临摹琢磨,郭平在很多细节上已渐次打通,并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当然,艺术毕竟不是百米冲刺可以在短暂发力之后一劳永逸,艺术之路更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途跋涉,每一位艺术家都需要一个长期探索和不断探险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郭平先生要取得更大成就,还需要在艺术的精神内核产生一次裂变、巨变。我认为,下一步要就看他如何把握所掌握的传统技法与修养来表达自我,如何在艺术面貌方面丰富和完善自己了。
郭平 菩萨(敦煌莫高窟,五十七窟)
郭平 水月观音(敦煌莫高窟,榆林二窟)
郭平 水月观音(敦煌莫高窟,榆林二窟)
郭平 观无量寿经变(敦煌莫高窟,榆林二十五窟)
郭平 敦煌舞乐
郭 平
郭平,1970年生于甘肃省敦煌市。自幼习画,由于受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世界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的影响,为古人的艺术造诣所折服。20世纪80年代末远赴外地学习中国传统工笔画。90年代初进入敦煌书画院创作部工作,主要从事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临摹与创作,并受天津美术学院画家李庆增先生的启蒙和点拨,同年在敦煌莫高窟美术研究所诸先生的指导教诲下,深入学习敦煌壁画的临摹跟创作。1991年受聘于敦煌市工艺美术品公司担任设计师一职并从事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临摹与创作。1992年跟随著名画家范有信先生学习。 1998年为了纪念早年莫高窟藏经洞遭受浩劫应侨居美国洛杉矶的吴先生之邀,完成了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绢画临摹品《接引菩萨》及《说法图》等。2002年应日本德岛县中日艺术交流协会会长森正见先生之托,完成了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墓和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的壁画批量临摹。2003年受聘于香港国卫实业艺术品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任艺术总监一职;2003年10月在广州东方宾馆秋季东方轻工、工艺品展销会参展。2005年应日本东京浅草寺画僧主持所托完成日本(当麻曼荼萝)的原件摹本,同年并参与秋元了典大师投资的现代石窟设计工作。2014年作品(观无量寿经)入选第八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同年12月在宁夏自治区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
多年来专心研究、整理、临摹敦煌壁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笔下的敦煌飞天、菩萨,既保持了敦煌壁画的时代特点,又体现了画家再创作的新意。严谨的造型,娴熟的线条和讲究的敷色,为敦煌壁画赋予新的生命力。作品远销东南亚及港澳台,深受国内外友人的好评。现为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高级科技专家协会五届理事会理事,禅林书画院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