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届国际锻造会议报道
2017-12-13彭琳胡艳军中国锻压协会
文/彭琳,胡艳军·中国锻压协会
宋佳男·FM记者
第二十二届国际锻造会议报道
文/彭琳,胡艳军·中国锻压协会
宋佳男·FM记者
2017年9月17~22日,第二十二届国际锻造会议(22ndInternational Forging Congress)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锻造企业决策人员参加,其中国外代表近400人。
来自韩国、日本、印度、德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巴西等国以及欧洲地区、中国台北地区锻造协会的负责人以及会议特邀嘉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行业发展部主任李邵华出席了本次会议。出席大会的中国锻压协会领导有:中国锻压协会名誉理事长何光远,中国锻压协会理事长夏世维,中国锻压协会副理事长夏汉关、胡永毅、刘万荣、陈华军、牛余刚、隋玉田、严建文,中国锻压协会秘书长张金,中国锻压协会副秘书长韩木林。
会议现场
第二十二届国际锻造会议执行主席、中国锻压协会秘书长张金主持了开幕式,张金在主持中提到:“国际锻造会议十八年后再次在中国举行,这是中国锻造行业乃至世界锻造行业的一件大事,当下,我们处于物联网和大数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时代,交流与探讨、集中力量是我们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
中国锻压协会秘书长张金主持开幕式
中国锻压协会理事长夏世维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词,夏世维说到:“锻造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中国锻造业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将世界锻造业的文化、理念和技术融入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国际锻造会议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推动着行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建设好这个属于我们世界锻造同行共有的平台!”
中国锻压协会理事长夏世维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词
开幕式结束后,随即开始的是本届大会的行业报告和技术讲座环节。两天的会议共分8场论坛,分别由中国锻压协会7位副理事长和中国锻压协会副秘书长韩木林进行主持。
在第一场“综合报告”部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李邵华、中国锻压协会副秘书长韩木林分别介绍了中国汽车行业及中国锻造行业现状。
李邵华报告中提到,中国汽车行业产销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将突破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受政策刺激,增速必将高于行业整体。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韩木林报告中指出,2016年中国锻件总产量1016.84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锻造业具有了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大型模锻及精密环形锻件的生产能力。到2020年,锻造行业在精密锻造、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锻造等方面将有发展。
在第二场、第三场“国家及地区行业报告”部分,巴西锻造协会副会长Aquino Silvia、韩国锻造协会经理姜惠玟、日本锻造协会理事长Norihiro YAGI、美国锻造协会副会长Jeff Jones、欧洲锻造联盟主席Alper Kanca、印度锻造协会会长Muthiah Kanthimathinathan、台湾锻造协会(中国台北)秘书长谢佳惠、中国锻压协会秘书长张金分别就本国或地区锻造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Aquino Silvia指出巴西的锻造行业受其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目前正处于十年来的最低谷,税收、人工成本增加和汽车行业下行都是巴西锻造业面临的巨大考验;姜惠玟提到,韩国锻造行业的销售增长有限、成本持续增加、利润持续下降。但锻造企业在设备自动化、产品多样化、研发等方面有一定的进步;Norihiro YAGI谈到,日本闭式模锻产品占所有锻造产品的78.8%,73.3%的锻件产品应用于汽车领域;Alper Kanca分析说,欧洲国家锻造产品占世界锻造产品的23%,过去几年,欧盟国家在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方面,都有积极的表现,这也为锻造行业内的企业发展提供了基础;Muthiah Kanthimathinathan谈到,印度锻造企业面临着锻造人员缺乏、电力供应不足、国内钢材没有竞争力、锻造企业规模小、缺乏现代设备等等问题。
会议讲座环节
中国锻压协会秘书长张金在《中国锻造业》的报告中,介绍了中国锻压协会的会员组成、协会的服务内容以及锻造文化,分析了中国锻件和锻造设备的分布格局,指出中国主要锻造工业集中在江苏、上海、浙江、湖北、重庆、广东等地区。
在第四场“综述”部分,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汉关、Hirschvogel Automotive Group副董事长Raedt Hans-Will、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爱军、东风锻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玉坚、北京机电研究所工程技术中心总工程师蒋鹏等国内外同仁带来了关于新能源汽车、汽车轻量化等对锻造行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夏汉关在报告中指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突破将对传统锻造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锻造企业要积极应对,适时调整投资布局,自动化和智能化锻造工厂将成为锻造行业的必然趋势;龚爱军预测锻造行业后续发展方向将为轻量化、自动化、环保、智能化车间等;吴玉坚指出锻造企业要顺应发展大潮,从转型升级迈向创新驱动,促进锻造自动化、智能化进程,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蒋鹏报告中指出锻造工艺与模具的新需求是更精、更巧、更节省、更轻、更快、更智能。
现场听讲的代表
在第五场、第六场“锻造工艺与技术”部分,一汽锻造(吉林)有限公司技术质保部主管王建军、Hammerwerk Fridingen GmbH高级工程师Dr. Udo Zitz,Cardan、北京机电研究所锻压中心副主任孙国强(由他人代讲)、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庄晓伟(由他人代讲)、东风锻造有限公司原厂长、教授级高工赵一平先生(由他人代讲)、山东温岭精锻科技有限公司外贸经理周秀丽、Super Auto Forge公司高级经理Muthiah Kanthimathinathan就锻造工艺及技术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王建军在报告中展示了某发动机钢活塞产品锻造工艺研究过程;Dr. Udo Zitz,Cardan在报告中从弯曲梁力学模拟和几何优化角度详细阐述了十字轴的轻量化设计过程;孙国强在报告中提出高速伺服锻造液压机是铝合金锻造理想设备;Muthiah Kanthimathinathan在报告预测随着铝合金的发展,铝锻件在适用的情况下将取代钢锻件和铝铸件,在汽车行业,许多关键的钢锻件也将被铝锻件所取代。
在第七场“设备”部分,青岛宏达锻压机械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法泽程、The Schuler Group销售经理Ullrich Kienle、Fagor Arrasate S.Coop.总经理Bastida Iker、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铸锻中心卓伟从中国锻造设备现状、伺服技术在锻造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报告。
法泽程在报告中指出,未来锻造行业的三个发展方向是智能锻造装备的开发、改进现有锻造装备和锻压工艺、发展绿色锻造;Ullrich Kienle报告介绍了伺服技术在锻造中的应用特点,并列举了四个典型应用实例,总结出伺服压力机的实际应用优点;卓伟介绍了机械方式顶料、多液压缸顶料、单液压缸顶料三种顶料装置及各自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企业展示环节
在第八场“材料及模具”部分,北京新光凯乐汽车冷成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树明、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室科长韩怀宾、FINKL STEEL公司高级工程师Louis-Philippe Lapierre、太仓久信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胡红旗、南京康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斌、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齐作玉(由其他人代讲)就材料及模具相关情况作了报告。
企业参观环节
袁树明在报告提出通过运用Qform模拟成形方案确定合理的变形过程,可有效减少零件开发时间和零件开发模具成本;韩怀宾在报告中分享了热轧轴承钢共析碳化物析出条件-热轧组织及力学性能-热处理后组织、力学性能及疲劳寿命的系统研究;Louis-Philippe Lapierre 在报告中指出模具失效最主要的原因是磨损,影响磨损的原因有锻造压力、锻造速度、接触时间等诸多因素;胡红旗的报告介绍了汽车变速箱输出和输入轴、变速箱结合齿、汽车等速万向节、伞形齿轮等典型的精密锻造应用和关键工艺技术。
第二十二届国际锻造会议行业报告和技术讲座环节在中国锻压协会理事长夏世维的闭幕词中圆满结束。会议的最后,160位海外参会代表分赴吉林、湖北、浙江、江苏、河南、上海、重庆等省市分8条线路参观31家中国顶尖的锻造企业。至此,第二十二届国际锻造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