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与科技金融融合实证文献分析
2017-12-12李健民
李健民
摘要:地区的创新创业活动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活动依靠科技的创新,而科技的发展必须依靠金融的支持,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强科技金融的研究,让创新创业与科技金融紧密结合,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本文对有关科技金融定义、指标体系,以及所用数据的国外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为科技金融在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创新创业;科技金融;相对有效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一个地区的创新创业活动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活动如果想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就必须依靠科技的不断创新,而科技的发展必须依靠金融的力量支持,因此,科技和金融彼此相互融合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对科技金融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科技金融的含义有多种定义,还未达成共识,这样必然會影响科技金融在实际研究中应用。因此,需要我们对有关科技金融定义、指标体系,以及所用数据的国外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便于科技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实践中得到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科技金融的定义。国内学者对科技金融的定义一般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首先,科技和金融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影响、相互作用。也就是说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资金持续不断的支持,与此同时,金融的完善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科技发展这一强大动力。国内学者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科技创新这一重要的动力,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会促使金融系统的进一步改革创新。因此,加大金融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会进一步带动金融系统改革创新。其次,科技需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从最初的研究开发、到最初样品的产生,再到市场化推广等一系列创新产业,都需要有效的金融环境、金融产品以及相关的政策配合。这一方面需要政府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吸引资金投入科技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加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从而增加科技创新资金,帮助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成果,并帮助企业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最后,从产业的角度,将支持科技产业的金融称为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实证研究的指标选择和体系设计原则。为了对科技金融效率水平测量评估,必须选择合适的指标变量来反映科技金融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这些指标需要能够客观、完整地体现出科技金融投入量与科技金融的产出量的具体数据,同时因为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分析方法,因此在指标选择时要综合考虑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内在的特性。在构建金融科技评估指标系统时,需要考虑指标选择的几个原则,具体的说有五方面内容。首先,是科学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反映科技金融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的指标系统需要能够客观、全面地对反映科技金融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的经济活动变化,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出科技金融效率水平,从而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出研究对象的自身特性。其次,是可比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反映科技金融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的指标系统需要能够对各个评估对象从多个角度开展分析和对比,同时需要反映科技金融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的指标系统能够含义确切,并且符合指标选择要求,在规定的研究范畴以内需要具有一贯的特性。再次,是可行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反映科技金融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的指标系统需要具有实际的、方便获取的特性,相应的评估手段需要具备方便实践的特性,这样在获取相关反映科技金融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具体数据后,以此为依据,通过适当的评估方法,确保评估工作的可实践性。再次,是目标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反映科技金融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的指标系统需要能够满足科技金融效率水平测量评估的研究目标,能够客观、全面地对反映科技金融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的经济活动变化,可以据此分析出科技金融效率水平,准确的反映出研究对象的特性。最后,是适应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反映科技金融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的指标系统需要能够和研究科技金融效率水平的相关分析模型相匹配,因此需要依据研究科技金融效率水平的相关分析模型的具体规范来寻找适当的反映研究对象特性的指标。在国内外有关科技金融效率水平测量评估的研究中,为了有效反映科技金融的效率实际情况,同时能够较好的体现出科技金融投入在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地位,相关的指标系统一般包括科技金融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的两类指标。地方政府支持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财政款项一方面直接支持企业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也吸引社会其他渠道的投资资本来支持相关的科学技术创新。专利受理量主要是反映、计算科学研究结果的具体指标。技术市场总成交量主要是反映将科研成果具体产业化的数量。新产品生产总值主要是指科技创新企业进行科学研究,并且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活动中,其生产的产品进入市场后产生的价值。
科技金融实证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综合考虑科技金融效率水平测量评估的研究对象,以及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完整性、连续性、可比性,以及相关性等影响因素,科技金融效率水平研究一般选择统计年鉴和科技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比较完整的地区来进行研究。对于数据采集中发现存在相关数据有缺失,则不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对于某个研究对象某一年份数据缺失的情况,一般采用这一年份前后两年相关指标数值的平均数来补充。综上所述,因为受到统计年份的限制,研究对象的数据往往局限在一定的时段内,而且除主要影响因素外的其他因素未在研究范围内,这需要在将来的相关研究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Aghion P, Howitt P,Mayer-Foulkes.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Convergence: Theory and Evidenc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1):173-222.
[2] Ari Hyytinena, Toivanen O, Do Financial Constraints Hold Back Innovation and
Growth: Evidence on the Role of Public Policy. Research Policy,2005,34(9):1385-1403.
[3]首届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1994年理事扩大年会在南宁举行.中国科技产业月,(8):5-6.
[4]周毓萍,郭庆.2000.我国高科技产业化各阶段融资模式选择.中国科技论坛,(5).
[5]柏玲,姜磊,赵本福.金融发展体系、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及转化--来自省域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J]产经评论,2013(1).
[6]马卫刚,张红丽.我国科技与金融结合效益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4(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