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2017-12-12谭荣祥
谭荣祥
【摘要】物理是初中学生从初二年级才开始学习的一门学科,其中部分知识内容较为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众多困难。而且它是中考科目之一,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便被告知它对中考具有关键作用,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较大压力,多方面不良因素的聚集导致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存在较多的问题,使物理教师的教学面对困难。思维导图是当前最为流行的思维工具,它能够将人对问题的思考过程通过图像等方式进行展示,让人了解自己在面对问题时的所思所想,继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用正确的方法面对问题。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256-01
物理学科自身具有一定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其中某些内容,无法对成型的知识体系进行构建,这就导致自身学习效率偏低、学习质量偏差,因此,很多学生不能对物理学习端正学习态度,使自己在学习物理时逐渐陷入恶性循环。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无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致使自身教学逐渐面临困境。思维导图能够对物理教师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继而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产生影响。它能够将原本抽象化的思维进行具象化的体现,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与正确的思考过程进行对比,了解自身物理思维存在的偏差。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物理思维模型,更好的适应物理学习节奏,提升物理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继而提高物理成绩。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开始学习物理学科就意味着他们离中考又近了一步,自己将直接面临来自中考的压力,在父母与教师看来,自己的一切行为活动都需要以中考为核心而进行。课业与家长、教师会带给学生众多的压力,而压力会对学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有些学生会将这些压力作为自身前行的动力,在压力下努力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物理成绩,获得父母与教师的认可。但是大多数学生无法承担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在压力影响下,他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会逐渐降低。初中物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较为新鲜的学科,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会对它抱有兴趣,但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后,他们会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困难,但是面对着来自多方的压力,他們无法自我排解,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会逐渐丧失,物理学习也因此而陷入恶性循环。
(二)教师教学方法错误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只有两年,之后就将在中考考场上接受洗礼,因此,每个初中物理教师都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希望在两年时间内帮助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让他们能够在中考考场上拥有更好的发挥,可以升入理想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教学效率,他们会采取“填鸭式”教学,将物理知识强行对学生进行灌输。这些物理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内容丰富的物理知识,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很多初中学生在这样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不能准确的理解与记忆各个阶段的物理知识,导致自身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模棱两可,在应用上存在困难。师生间的交流是初中物理课堂上缺乏的,因为它被注重教学的教师人为的忽视了,学生有问题无法直接向教师提出,致使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存在困难。
(三)实验教学的缺少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很多物理现象都能够通过实验教学进行体现,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加强对物理知识的印象,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继而更加顺利的学习物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少会有物理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实验课程。虽然教育改革让初中物理教学出现了一定变化,但是并没有改变学生需要凭借中考成绩升入高中的现状。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一)在课前预习上应用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对于初中物理学习而言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将要学习的物理知识,分清物理课程层次,对部分物理课程内容进行思考,并且提出相关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听讲。对物理课程的预习效果往往决定了学生的物理课上学习质量,那么怎样的预习能够保证学生了解相应的物理知识?思维导图就是一个较好的方法。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如何在课前预习中对思维导图进行应用,即向学生展示通过思维导图预习物理的模板,将课程的公式、定理、概念作为学生的思维核心,要求学生以这些内容作为核心,去了解、探究课程中重点、要点,即课程具体内容、物理知识的适用条件,并且要求学生以此为依据,对课程中包含的各个例题进行分析,让学生针对这一部分知识建立成型的思维体系,保证学生能够在课上结合预习成果更好的获取物理知识。
(二)利用思维导图完成课堂笔记
在物理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在讲解课堂内容时,学生必然会针对教师教学记录课堂笔记,保证自身能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为以后的复习工作提供便利。如果学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完成课堂笔记,那么笔记内容会更加完善,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也会被进一步强化。思维导图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绘制时会出现多样的图形与线条,这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讲授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关系,以及凸透镜的具体使用方法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完成笔记,及时的对教师讲授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与记忆,让自身对这些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且使自身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在物理学习与现实生活中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教师在课程讲授完毕后,也应该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对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完善,这等于帮助学生复习了自己学习的知识。在第二节课开始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回顾上节课的思维导图,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复习
知识复习阶段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它能够健全学生的物理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各个知识点。思维导图在这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知识复习中使用思维导图。首先,物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就学习的整体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这一阶段的物理学习都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其次,教师要求学生对各个部分的知识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图中需要体现出各部分的知识点,并且标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说明知识点的具体应用方向以及相关公式等。这样的形式能够保证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具体内容,健全自身物理知识结构,知晓物理知识在习题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王金爱.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的实践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51+55.
[2]张允苓.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