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改革

2017-12-12李忠奇

南北桥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标教学改革

李忠奇

【摘 要】今天,初中历史的教学模式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对历史知识的考察不但更加灵活多样,而且更加注重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掌握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来正确的看待历史、热爱历史,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 新课标 教学改革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061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历史的学习主要以知识的记忆为主。新时期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不单单是学一些死知识。为了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发现、分析、综合、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以增强,教师就必须对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就行创新性改革。

一、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了对各学校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有更全面的了解,笔者旁听和调研了部分中学的历史课堂,发现了在各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育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弊端

现在的初中历史课堂存在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一是在课堂上完全以老师为主导,老师成为课堂的中心,负责滔滔不绝地在台上讲解历史知识,而学生只负责在课上认真做笔记,下课死记硬背老师划下的重点。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完全成为记忆的机器,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过的知识,主动性被完全抹杀,导致同学的积极性降低,对历史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而另一种与之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今天,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发挥其主体作用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老师由于缺乏经验或是矫枉过正,导致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没有老师的引导再加上学生自身能力的有限,导致学生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会出现课堂内容深入不下去,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使这种教学理念只是流于一种形式。

(二)教师团队不专业,素质能力较低

在人们的眼里,对历史这门学科一直抱有一种偏见。认为历史只是一门副课,不能与语数外这种主课比,只要在课下稍微抽出一点时间来背背就可以,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在上面。这导致学校在安排学科老师的时候,有可能出现别的科目的老师去代教历史的情况,而这些老师对历史这门学科本来就是一知半解,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培训。课堂上只负责给学生划划重点,然后就让学生自己去记忆,并没有对一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行系统的讲解,所以他们根本不能帮助学生去建立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记忆书本的知识。这既限制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又造成了历史课堂的枯燥无趣。

(三)忽视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我国的教育模式还存在应试教育的情况,社会普遍认为学习的各种知识最后都要反映在考试成绩上。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对历史试题的考查形式呈现越来越多样化的特点,并不是单纯的靠记忆就能获得高分。在实际的历史课堂上,部分老师发现了现在的历史考试对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为了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在相对应的策略转变上,出现了完全以能力提高为重点的教学方式。做大量的练习题来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变成题海战术,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忽视了学生高分的获得,是通过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两方面的协调作用才能达到的。

二、对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实质,教师要正视教学的目的,去除为了考试而教学的观念,在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上进行创新,激发初中生对历史的兴趣,鼓励他们对历史作出积极并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性见解,为他们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改进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方法

老师在面对各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冲击时,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结合自己课堂的实际情况,对以往传统僵化的课堂做出改变,不能一味地模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又要坚守老师的主导性,不能厚此薄彼。例如,中学生在骨子里仍然是活泼好动的,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课堂上中规中矩、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的。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成为课堂活动的中心。同时,老师要起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这将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也更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引进专业老师,提高老师的素质能力

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不可忽视教师是其教学理念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一环。由于现在历史老师队伍的不专业性,导致历史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师的素质上不去,如何能保证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才有可能对症下药,找出适合历史这门学科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学质量才可能得以提高。因此,我们必须从提高历史教师素质这一根源入手:一方面,引进历史方面的专业人才,做到术业有专攻,坚决避免出现非历史专业的老师代上历史课的情况。另一方面,定期举行专业老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会,多向优秀的历史老师学习,真正提高历史老师队伍的素质。

(三)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

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关键作用。现在的考试试题灵活性增大,不是通过单纯的记忆课本知识就能考得高分,但这并不是要求我们抛弃基础知识而一味追求能力的提高。要知道,学习就像是建楼,要想建得高、建得牢,根基必须要打牢。同样,要想学得好,学得精,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题型怎么变,都是对基础知识的变形考察。只有基础知识牢固,能将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全面的体系,运用能力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的得以提升,然后再结合一定的试题模拟和练习,提高一些答题的分析能力。

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创新,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养成规范的历史思维,为人格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来正视自己的得失,以史为鉴,养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不仅让学生获得历史素养和学习历史的技巧,更要让学生去汲取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让他们正视历史,学会做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新课标教学改革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